• 1
  • 2
期刊浏览

国际刊号:ISSN 1672-5905

国内刊号:CN 11-5147/G4

邮发代号:2-418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教育部高校师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联系我们

投稿邮箱:jsjyyj218@163.com

网    址:www.jsjyyj.net

信息技术在化学提效教学中的实践应用余秋驰

信息技术在化学提效教学中的实践应用

四川省南充市嘉陵区安福镇小学  余秋驰

摘要:信息技术初中化学提效教学中的实践应用如果科学合理就会大放功能上的异彩作用,不仅能激发兴趣增带实验教学进度还可在提高课堂信息容量的过程中让学生获得更好素养培养

关键词:初中化学  信息技术  提效教学  实践应用

源于生活的化学,作为一种以实验要内容的研究物质组成、结构、性质、转化及应用的自然科学组成对象,它与人类在应对能源危机、环境污染、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等现实活动有着紧密的联系和不可替代在学校,其教学实施担当着学生化学观念、科学探究能力和科学态度、科学责任感的重要培养责任。但是我们发现,在初中短短一年的教学中这样的责任似乎并没有按课标要求的那样去落实,特别是过于注重“中考”成绩取向的“教以应试”做法,更没有真正让化学自身学科育人的作用发挥出来。如今,新课标再次发声,要求我们一线老师加强提效教学策略创新,以更高质量促进“双减”提效提质政策落实。在这两年的探究与反思中我发现,初中化学这门自然学科要实施提效教学就务必有精准化的实践方法和手段助力,其中,信息技术就不可或缺。接下来,我结合自身探索聊聊信息技术在化学提效教学中的实践应用话题。

一、应用信息技术展开提效教学,可有效激发学生的化学兴趣

兴趣是学生扎进化学学习中的动力内驱和内在强制,是学生自我认为不得不学和不学不快的合理解释。强烈兴趣的外化往往就是一种特别强的需要,即寻求了解或参与某些行为。因此,激兴培趣就成了很多老师在落实“双減”政策要求中的不自觉选择,而这样效果的实现其虽有多辙,但利用信息技术创设激趣教学情境是一线老师最容易实现的手段便捷。通过全方位立体的信息传递和图片、动画、声效等刺激,使学生的手、眼、耳、手等感官在得到大脑高度兴奋下的支持这样就加速了感知信息的收集,从而提高了学生理解和接受效果。比如,教学中我们在讲环境污染方面的时候,就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智能教学一体机呈现生活中的各种污染情况把现实中不良环境应用问题呈现出来学生自己去看看这样的直观更能触目惊心,使之产生极需改变环境、整治污染问题的科学责任感在接下来的学习中他们就会更有学习兴趣和探究动力,从而为提效教学提供动力支持。

二、利用信息技术展开实验教学,可有效助力课堂进度增速

虽然化学课程是以实验为主要载体进行教学实施的一门学科,但受到各种因素的制约,实验设备、仪器、药品等条件的制约,使其提效教学的实现受到了一定的局限。利用信息化技术来辅助展开实验教学则可以解决学校硬件上的诸多不利,而且在实现“微观”到“宏观”、“抽象”到“形象”转变的过程中更是起到了如虎添翼效果,从而加速了实验教学进度,提高了实验教学效率和质量。比如,在教学示范制取氧气实验装置时我们就可以利用智能教学一体机这样的信息化设备辅助实施在进行操作前我们老师的教学要有实际的装置或者有图画的帮助才能形象刺激学生感官,但是受限于装置设备的尺寸问题无法确保每个人都能看到,特别是关键部位和药品放入等细节不能触发学生清晰认知。这样的演示示范不仅耗时,而且作用也不大。当老师解释浓硫酸的稀释时我们一再地说,不要往浓硫酸中加水但是我们发现学生似乎对此并没有引起重视,还是一如既往地随意而为。而在实践中,老师又不能进行演示试验,怎样才能解决问题?教师可以利用计算机仿真技术进行仿真展开教学,并对其进行技术加工,从而达到我们预期之良好效果。再比如,我们在做一个关于铁锈蚀的验时,由于其过程是漫长的,在课内显然不可实现,这样就可利用信息技术来模拟演示金属的锈蚀,通过视频特奖渲染成有水有空气的效果,让学生目睹在其中的变化,得出氧化铁(Fe₂O₃)的由来认知同时我们还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开启比较模式,使同学了解钢铁生锈材的复杂的腐蚀历程和原因,从而在学习中懂得了钢腐蚀的预防措施实现了提效教学在这过程中,如果没有信息技术的加持帮助我们就难以在课堂上实现这样的实验教学效果,而且“纯口讲”过程还会增强课堂乏味感,提不起学生化学兴趣。

三、利用信息技术展开有效教学,可大幅提高课堂信息容量

在教学过程中,要把信息传递给更多学生的感官中,必须使用为教育定制的信息化设备才可实现预期。比如,老师在解释原子结构时,仅靠口头讲解难以奏效,而在实施时我们可以从互联网上查找有关的资料,比如文字、图片、甚至是动画片来取代课本中的静态文本,让同学对“原子”这样微观事物产生更深刻的感知兴趣,从而激起他们对“原子王国”的好奇和渴望。比如,在复习过程中,要对大量的知识进行归纳总结以帮助学生知识单元结构的形成同时还要实现知识内化与外化所必需要大量练习。如果我们光靠着课本,一节课的时间难以完成预期。在实践中,利用PPT的形式出现思维导图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如此进行,既节省了老师的教学设计时间又增加了教学进度和效率,又为同学们整理知识、内化成知识网提供了良好的教学环境和及时帮助,课堂信息容量大幅提升

当然,提效教学之路是漫长的,其所需教法和手段也是非常多的,作为一线老师不能局限现有思维指导下的教学方法,还要在充分阅读新课标的基础上创新自我教学实施行为,尽可能地使课堂提效,让学生获得作为一门自然学科学习应有的素养培养和能力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冰琴,信息技术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J].成才之路,2019年。

[2]刘红梅,信息技术在化学教学中的有效应用[J].教育学文摘,2019年。


点击次数:16  发布日期:2023/1/10 15:38:59  【打印此页】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