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期刊浏览

国际刊号:ISSN 1672-5905

国内刊号:CN 11-5147/G4

邮发代号:2-418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教育部高校师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联系我们

投稿邮箱:jsjyyj218@163.com

网    址:www.jsjyyj.net

高中语文有效阅读教学策略研究夏远学

高中语文有效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重庆市铜梁一中    夏远学

摘 要:在现阶段高中语文教學之中,阅读作为主要的教学方式,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和作用。有效阅读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而且还能够培养高中生的语文综合素养,随着教育教学模式的不断更新与改革,当前高中语文阅读教学面临多种挑战和压力。
关键词: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研究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是其中最为重要的部分,对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提高具有决定性作用。因此,高中语文教师要开展有效的阅读教学活动,帮助学生掌握相应的阅读技巧,拓宽学生的眼界,提高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以阅读带动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这样才能挖掘学生的潜能,达到高中语文的教学目标,提高高中语文课堂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一、教学内容多样化
教学载体的单一化与教学内容的有限性导致了学生在学习高中语文的过程中,阅读面狭窄,知识积累不够丰富,所以促使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内容的多样化,同时也是提升阅读教学实效性的有效途径。让经典的课外书籍走进课堂。课本上的阅读文章是教育专家挑选的经典文学作品,但是这些对于提升高中生的阅读能力,培养其较高的文学素养还是远远不够的。教师应该积极引导学生在完成对于课本经典文章的品读时,推荐优秀的时代新著与名著,比如世界汉译英经典文学作品、诺贝尔文学奖大师的优秀作品等,不断丰富学生的阅读范围。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在老师推荐的书里选择感兴趣的作品进行品味,分为不同的兴趣小组进行讨论与交流。同时语文教师还可以在推荐优秀文学作品的基础上,制定详细的阅读计划,这样有利于督促学生进行有效阅读。在计划完成后,安排一定的课堂时间,组织学生就自己所读的作品进行问题的讨论与经验、心得的交流与分享。最后教师对于同学们的阅读结果,收获等进行点评与鼓励。这样不仅仅可以培养高中学生阅读的积极性与兴趣,而且有利于扩大学生的阅读面,拓展视野,还可以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与思辨能力,不断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与综合素质。
、课堂中合理设置问题
教师课堂问题的设置是阅读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教学过程能否顺利地推进。合理设置问题,需要教师准确把握文本特点,抓住教学重难点,达成教学目标。阅读教学中,教师设计的问题至少应该具备三个特点:一是问题要有明确的指向性,给学生的阅读思考提供线索,即问题要有暗示性;二是问题要有层次性,由简到难,由表及里,前一个问题是后一个问题的铺垫,环环相扣,层层深入,不断激发学生思考,有序推进阅读教学;三是问题要区分难易度,要符合教学进程,要符合不同学生的个体差异,让不同层次学生都能够回答,都有话可说,让学生在原有水平的基础上跳一跳,并把果子摘下来,而不是望果兴叹。教师合理有效的提问,能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的活跃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阅读教学的质量,真正实现语文阅读教学的实效性。例如,在鲁迅拿来主义教学中,教师可以设置这样的问题:文章的题目是拿来主义,作者为什么要写送去主义闭关主义?实际上是在引导学生认识送去主义闭关主义的危害,为学生理解实行拿来主义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作铺垫,既体现问题暗示性,又降低了学生思考的难度。
、合理运用多媒体提高阅读教学效果
随着教育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教学已经被广泛应用于课堂教学中。有的学校、教师甚至将是否使用多媒体作为课堂教学成功与否的重要评价标准。多媒体技术是现代教育中的重要辅助教学手段,它使课堂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不再是单一的书本文字。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利用图片、音频、视频等多媒体形式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使课堂教学变得更加直观,更加生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内容。教师也可以运用多媒体技术收集更丰富的课堂资料,给学生展示更丰富,更直观的教学内容。此外,多媒体技术的运用大大增加了课堂教学信息的获取量。例如,笔者在教学南州六月荔枝丹时,如果学生没有见过新鲜荔枝,就很难想象出荔枝的颜色、形状等方面的细节形象,而利用多媒体技术播放荔枝的图片、视频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因而,合理运用多媒体可以有效提高阅读教学的效果,获得传统教学模式下无法获得的教学效果。
、科学培养学生课外阅读习惯
课本是课堂教学的内容基础,但教师在进行具体的内容讲解时,也不能仅限于课本内容,应适时增添与课文相关的知识内容,从而扩充学生的知识容量,提升其阅读效率。例如,在对英国诗人劳伦斯的作品鸟啼一文进行讲解时,首先,教师就可以为学生介绍文章的历史背景:第一次世界大战致使整个欧洲陷入了一片阴霾之中,战争牵连人口高达十几亿,使得几千万人民惨遭不幸,当时的欧洲几乎为一片废墟,而战争不但使人们的肉体受尽折磨,同时也为其心灵带来了不可弥补的伤害以及挥之不去的阴影。面对此种惨状,劳伦斯感慨万分,不久后便写下了鸟啼这篇文章,其对严冬以及初春的鸟儿啼鸣之声进行了详细的描写,借此表达自己对死亡以及新生的独特思考以及对生命衷情的赞美。其次,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根据上述背景对文章进行深入分析,如鸟儿之所以啼鸣,体现的是对生命的渴望,同时死亡并不仅仅代表结束,也意味着新生。最后,引导学生分析文章的主旨内容,启发学生珍惜有限的生命时光。教师通过循序渐进的引导式教学,让学生对文章拥有逐渐深入的了解,对培养其自主阅读习惯具有促进意义。
   总之,有效阅读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深入贯彻其实是一个很有必要的举措,它能够帮助学生进行更多理性而有逻辑的思考,从而使他们的语文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并促进高中语文教学工作的科学开展。
参考文献:
[1]陈庆新.既要读进去,又要读出来:对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思考[J].学科教育,2004.
[2]张莉.论高中语文阅读教学课堂提问现状及有效提问设计的原则[J].考试周刊,2015.

 


点击次数:18  发布日期:2023/1/10 15:38:49  【打印此页】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