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期刊浏览

国际刊号:ISSN 1672-5905

国内刊号:CN 11-5147/G4

邮发代号:2-418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教育部高校师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联系我们

投稿邮箱:jsjyyj218@163.com

网    址:www.jsjyyj.net

浅议小学数学解题策略与方法郑 荣

浅议小学数学解题策略与方法

         陕西省岐山县蔡家坡第一小学      郑  荣

【摘要】小学数学是学生数学学习的入门,更注重通过基础知识教学,引导学生掌握与数学相关的思维定律和解题方法,并将其应用到实际学习生活中,促进其解题能力的提高,实现更高层次的发展。本文主要从小学数学解题策略与方法入手,探究如何促进学生厘清数量关系,提高对数学问题的分析和解答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培养目标;解题策略和方法
小学数学学习过程中,不同的数量之间的组合联系,可构成数量之间独特的数量关系。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学习小学数学中的四则运算关系等,可促进学生对不同数量单位以及其彼此间的联系加深理解,促进学生提高实际应用数学、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一、假设式解题策略
   当前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解题较为死板的现象,对数学学习中相关知识等的应用能力不足,更多是按照课本例题生搬硬套,其对数量关系的理解以及实际应用能力等也存在一定的缺陷。但是数学题目都是有一定的规律和方法可循的,更多是由简单的问题复合而成。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遇到相对较难的问题时,可以选择引入假设式的解题策略,促进学生使用疑问的方法,从问题的某一关键点出发,通过不断地提出问题、进行分析,继而得出问题的最终答案。学生可以就题目中的某一关键点展开思考,根据问题所在的具体情境,结合实际解题中的各项条件进行思考,进而找到与问题有关的条件关系和数字之间的内在联系,最终实现快速解题的最终目标。教师通过加强对学生的合理引导,使得学生从合适的角度出发,结合问题的关键点进行思考,继而实现数量关系认识与问题解决的双向联合发展,实现学生数学知识水平提高的最终目标。
如在学习距离相关知识时,可在假设法解题过程中引入数量关系中的乘除关系。

二、辅助线构图法
小学数学学习过程中,特别是在平面图形等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在面对相对复杂的图形构成时不能认清其内部蕴含的本质问题,因而在解题过程中容易遇到诸多困难。教师通过合理引导,使得学生逐渐掌握画图法,将不能想象出来以及相对复杂的图形利用辅助线等展示出来,促进解题过程中应用更为直观的图形,降低学生理解的难度,加快学生的解题速度。同时,在面对相对复杂的应用题时,学生也可以选择使用画图法,通过图形将文字表达的内容以合理方式展示出来,将复杂的问题变得直观,促进学生理解。同时使用画图法还可以使学生掌握数形结合等数学思想,有利于学生数学学习的长远发展,促进学生解题思路的拓宽。
   三、逆向思维策略
   在数学学习过程中,除锻炼学生的基础反应能力、教授学生数学基础知识外,还要培养学生不同形式的解题思维,促进学生在解题时对各种思维进行综合应用。学生在面对遇到的难题时,可以选择使用逆向思维进行解答,即考虑题目考察的意义是什么,就题目所问的问题进行反方向思考,探究要满足题目问法需要具备的条件。在学生通过逆向思维思考后,其对解答题目所需要的条件等即形成了相对完整的认识,此时再选择将逆向思维得到的解题需要的条件要求与题目表述过程中已给的题目条件相结合,得到解答题目的正确方法。在逆向思维得到的题目条件与已给的题目条件存在冲突时,可以选择重新审题以及构造条件等,促进题目的正确解读。逆向思维是学生数学学习的重要条件,对学生思维锻炼做出了重要贡献,可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等的激发。
    四、多样化解题,促进问题明了化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存在的较为显著的一个问题即学生认不清主干问题。学生过多重视题目的整体内容,特别是应用类的题目,在给出大量的题目内容时,学生容易将引题内容与实际问题内容弄混,不能认清问题的关键点,在问题解答时则容易出现答题的混乱,不能找到正确的答题方向。通过从直观的角度询问问题,可促进学生对加减乘除以及退位加减等一系列数量关系的综合应用,推动学生答题质量的提高,使其掌握正确的数量关系应用方法。在学生逐渐掌握把握问题主干的能力后,再根据实际逐渐加深题目的难度,可促进学生学习呈现阶梯式的提高。例如在学习退位减法相关问题时,教师可设置具体情境:每个学生,每天写二十个字,小明今天写了八个,小红今天写了十二个,问小明今天还需要写多少个。题目相对较为明显的展示出了小明的写字情况,只需要用二十减八即可得到答案。但此时修改条件说,小明比小红少写了四个字,去掉小明已经写了八个字这一已知条件,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则需要进行进一步的思考。学生可以选择先求出小红有多少个字没写,用小明没写的四个加上小红没写的字的个数即是小明没写的字的个数。学生也可选择用小红已经写的字数减去与小明的差值,得到小明已经写的字数后再与二十个字的要求进行加减运算,也可得到小明还未完成的字的具体个数。通过对题目进行由浅及深的设置,再利用具体需要的数量关系进行解题操作,学生解题的速度以及正确率即可得到有效提高。
   总之,小学数学相较于其他学科而言,其应用性相对较强,更多考察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应用能力。通过将逆向思维、找主干、画图法、假设法等与数学学习中的基础知识——数量关系应用等结合起来,可促进学生整体解题能力的提高,促进学生在此基础上掌握更多的解题方法。
【参考文献】
[1]王丽群.浅谈小学数学解题策略的有效提高[J].新课程·上旬,2015,(4):103-103.
[2]李梦源.小学数学解题策略[J].教育,2017,(4):32-33.
[3]白应霞.简议小学数学解题策略[J].读书文摘,2016,(13):238-238.

 


点击次数:15  发布日期:2023/1/10 15:27:38  【打印此页】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