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背景下如何开展小学课外音乐活动梁 瑾
“双减”背景下如何开展小学课外音乐活动
云南省文山州广南县城区第三小学校 梁 瑾
摘 要:传统的音乐课外活动,大多是为了应付学校的各项竞赛,组建音乐团队进行活动参与面也非常窄,只培养了一部分的尖子生,内容也只是局限在合唱、舞蹈与器乐方面,忽略了音乐课外活动在育人方面的巨大功效。“双减”背景下,应充分利用课外音乐活动激发和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和爱好,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和表现能力,还可以使学生获得更多审美体验,养成良好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关 键 词:双减 现状分析 活动形式 学习方式
随着“双减”政策的提出,小学音乐教师在日常教学工作中的积极探索,能够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可以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课外音乐活动是学校音乐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的全面发展产生不可替代的作用。它不仅可以激发和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和爱好,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和表现能力,还可以使学生获得更多审美体验,养成良好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那么如何有效地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音乐活动?我们针对学校的实际情况做了一些实践与探索。
一、现状分析
传统的音乐课外活动,大多是为了应付学校的各项竞赛,组建音乐团队进行活动参与面也非常窄,只培养了一部分的尖子生,内容也只是局限在合唱、舞蹈与器乐方面,忽略了音乐课外活动在育人方面的巨大功效。因此,从学生成长的需要考虑,从学校的实际情况出发,先让教师与学生自主选择相应的音乐活动,然后根据教师的特长确定各个项目的指导老师、活动场地、活动时间。再根据学生的选择确定参加人员。参与面广了,学生的积极性就更高了。
二、形式多样、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主动性
(1)比赛性音乐活动
激发学生积极参与、选拔音乐特长生的最佳载体,比赛既有合作,也有分工,既紧张又刺激,达到了很好的复习效果。最后通过集体的互评和讨论,评出优胜小组和优秀个人,这样的活动,为有一技之长的学生提供最佳的表现舞台,同时也进一步激励他们在学唱过程中磨炼意志和毅力,增强参与竞争的意识和能力。
(2)游戏性音乐活动
学会调动起学生参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艺术实践中,学生的听、唱、奏、跳等兴趣得到满足,才智才能得到有效发挥。形式类似于游园:先在每个教室里设置关卡,然后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水平、兴趣和爱好选择闯相应的关,顺利通过的可以得到一定的奖励。
(3)表演性音乐活动
音乐活动不仅能让自己得到快乐,同时也能服务于他人,服务于社会,这样就能真正做到学有所用,发挥音乐本身的服务性功能。由教师带领各班的学生,根据本班的特点编排一套具有本班特色、与众不同的舞蹈,参加一些演出,如“手拉手”文艺演出、“宣传环保”演出活动等。这此活动可以培养学生关心他人的良好品质,培养学生高度的社会责任感。
三、运用多媒体,创设活动情景,使音乐形象更鲜明
课外音乐活动的开展,首先要充分调动所有教师的积极性。引导学生对音乐最初的良好接触和愉快的体验。同时,也对教师们进行一些音乐知识与技能的培训,如小学生合唱的训练与指挥、集体舞编排、中外音乐欣赏等,从而提高教师的音乐素养,活动开展更加顺利了,质量也明显提高。运用多媒体,可以把音乐所要表现的情境用直观的形式表现出来,使学生对音乐形象一目了然,参加组织活动的老师也不会觉得累。如上合唱课《红星歌》一课时,我先让学生看有关歌曲的一些历史简介让学生对歌曲有所了解,学生对《红星歌》所要表达的故事一看便知,音乐形象展现在学生的脑海里,为表现与创造音乐形象提供了素材。这样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就能带着所理解的故事内容和鲜明的音乐形象,有感情地演唱歌曲《红星歌》,并能很好的进行合唱训练,分块让每一个教师编排,学生不累老师也不觉得累。
(四)、注重个性、培养独特的合作学习方式
《音乐课程标准》指出:要“注重个性发展。每一个学生都有权利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学习音乐,享受音乐的乐趣,参与各种音乐活动,表达个人的情智”。因此,教师要注重学生的个体发展,设法使学生处于丰富多彩的生活背景和轻松和谐的学习背景中,使其个性得到张扬,聪明才智与优良个性以及音乐潜能才能得到发挥。
(1)针对学生个性特长,强项评价在音乐学习中,学生根据自身条件,其特长也各不相同,有的同学音色美,有的节奏感强,有的有拿手的器乐演奏能力,而有的表演能力强。如《我有一只小羊羔》是一首深受小朋友喜欢的儿童歌曲,歌词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他们对小动物天生就有一种特殊的情感。在教学中,我故意改编成音乐活动,让同学们在操场上根据音乐自由创编动作,表演与歌曲有关的故事。有个小朋友说:“老师我想把歌词内容改一改,因为我有一只可爱的小花猫,行吗?我还能画给大家看呢。”听了孩子真诚而幼稚的话语,我欣喜地笑了:“怎么不行,大家都可以画一画、改一改。”于是,活动气氛活跃了,或三人一组,或五人一组,纷纷当起了小小音乐家,画的画、唱的唱、奏的奏、演的演,学生情绪达到了极点。在教师的鼓励下,引导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
(2)要引导学生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例如:在训练鼓号队时候我来范唱,故意要求学生用十分音符来打节奏,还没等我示范好有的孩子就发现了问题“老师,太快了,我跟不上”,我就此让学生开展讨论“是不是你们自己出了问题呢?用什么方法来学会记得更快,还能把十六分音符处理好呢?”当我再次示范时候很多学生就能跟着我的节奏敲打了起来。我们常说的“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在学的过程中不段的得到提高,还有独立锻炼的能力,为终身学习音乐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1册——12册小学音乐课本(人教版)
2、祝智庭《信息教育技术走向信息化教育》
3、《全日制九年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稿)
4、《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