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期刊浏览

国际刊号:ISSN 1672-5905

国内刊号:CN 11-5147/G4

邮发代号:2-418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教育部高校师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联系我们

投稿邮箱:jsjyyj218@163.com

网    址:www.jsjyyj.net

论语文教学中学生探究能力培养的有效策略伍莉容

语文学中学生探究能力培养有效策略

四川省岳池县花园小学校  伍莉容

摘要:探究能力作为一种学习能力在信息多元且短暂的今天是何等的重要。作为奠基语文的教学自然就应重视并加以培养。这几年实践告诉我,有效培养学生探究学习能力需要我们通过不断的氛围营造和练习平台搭建,让学生在我们引导下反复经历课前阅读自主探究、课上阅读合作探究和课后阅读延伸探究才能实现。

关键词:小学语文  探究能力  培养  有效策略

探究学习作为一种需要充分发挥主体作用的学习方式,在如今信息多元且短暂的社会中有这样的学习能力是非常重要的。不仅能获取更多知识信息还能满足自我“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的精神需要。眼下,新课标倡导探究学习。作为奠基的语文教学自然就应顺着新课标要求而引导学生通过自主独立地实践方式去发现、搜集、处理信息、资料,并从中获得知识收获和情感体验。当然,这个过程不是一两次的,而且循环如此,让学生反复经历。这样他们才能拥有方法获得能力培养。下面,我聊聊其培养的有效策略。

一、营造氛围,让学生乐于自主探究学习而发挥主体作用

要使学生获得充分的自觉性和主体性,使其成为学习主体,并乐于探究这种方式的应用,就离不开氛围营造。因为有了氛围的愉悦,带给学生的就是心理自由、思维自由和想象自由,这样背景下学生自然就乐于探究而有主体性了。我们身为执教者,应该完全相信他们,放手让他们主动去学,教会他们阅读的方式;给孩子自由阅读空间,营造独立的环境,使他们有强烈的学习兴趣作为动力而参与,有较强的自我发展责任心,能最大化地激发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只有如此,他们才有机会学习,学会探索。要实现这一目标,我们必须在实践中达到这样两个效果。一是要营造自主学习和探索的气氛,传授学习的方式。要使学生进行探究学习不吃力有方法,在自主学习之前,老师要教会他们利用现有方法和知识进行探究学习的方法。教师要充分地起到指导和示范的作用,而不是“替代照包”。二是要搭建平台给予空间,放手让学生去做。一些老师怕用了时没有效果,故而在课堂上只是蜻蜓点水式的一呼即停,导致学生未进入便已结束。这种只能起到装点课堂的作用而没有实际意义,不能帮助学生发展探究学习能力。实践证明,只要我们营造氛围给足锻炼时间,学生反复经历实践,自然就可实现我们预期,为学生发展奠好基。

二、授予方法,让学生能在自主探究中有法可用

方法决定效果。小学生在探究学习能力发展过程中既缺乏知识又少方法支撑。所以,在教学中我们结合内容而授予方法,让学生在经历时有法可用而不是咬笔杆。现实中我们看到一些小学生在老师发出自主探究学习要求时往往只能发愣。这就是缺少方法的表现,不知如何做,也不知道用什么方法去做。对此,我们可在实施探究学习之前重视方法教给,不能只提要求不见方法授予,引导学生拿着我们给出的方法去尝试实践。这样多经历几次,一个好的探究方法便成为了他们自身的拥有。这样,在接下来的实践中他们就可以以径为此去获取新知发展新能力了。而且,在有法可用的学习中还能自信满满。例如,在教学《小木船》的课文中我就是让学生沿着课本注释和提问去初读和精读课文学习的,让他们在细读静思中去学习编写作文提纲。这样学生很快就达到了我们提出的要求,而且对文本中的“转眼几个月过去了”进行了思考和探究,获得了较为深入的理解。

三、搭建平台,让学生反复在探究学习实践中形成能力

每一种技能的提高,都是在不断地练习尝试中完成的。自我探索的学习能力形成和发展也是如此,必须通过练习来磨砺锻炼自己。因此,作为执教者就是要创造一个让学生得到这样的反复的锻炼平台和充足实践的机会。

(一)课前阅读自主探究。课前阅读主要是把预习文本的事交给学生去感知,通过提前布置的方式要求学生去预习课文。这样的预习不能说就是读读课文则已,而且要求他们沿着我们给出的导学案去实现,顺着导学流程去感知文本并完成相应的前置作业。只有完成了如此流程和达到要求,学生才算真正经历了课文阅读自主探究。

(二)课上阅读合作探究。进入课堂后,我们同样要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学习。只是这个时期的探究不再以自主独立的方式展开,而且合作交流式的探究。作为老师,不要认为学生合作交流探究只是摆龙门阵,要知道,深度交流往往都是从形式开始的,没有多次实践又怎能一下子就达到了深度交流的效果了呢。因此,我们老师要相信课堂是学生的,时间也属于他们的,我们要把这种课堂还给他们让他们围绕主题进行交流探究,同时还要让他们在边读边思中去找答案,而不是只说不读不思考。文本深层的含义往往都是说着说着就明白了。而且,在以说为径的交流探究中往往能给学生更强烈的体验和情绪促进,在促进知识转化为能力的过程中更能起到提高效率的作用。

(三)课后阅读延伸探究。培养学生探究学习能力我们应在得法于课内的基础上还要抓好课后阅读,让学生在广泛的课后阅读中“得益”。这样他们广积博取,在兼收并蓄中实现自我语文素养的提升。在这一引导中,作为老师在语文课上应多作课后阅读引荐和推崇,激发他们阅读兴趣,让他们在内引外联的过程中不是拓展自我阅读视野,发展阅读见闻。

总之,新课标背景下的语文教学是一个为学生全面发展而奠基的教学实施,应该重视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的意识和探究学习实践的能力,使其在接受语言技能的过程中得到发展。这样才能为他们将来在信息社会的竞争中赢得更多的胜算筹码打下坚实的根基。

参考文献:

[1]陈淑平,论学生自主探究能力培养的策略[J].魅力中国,2021年。

[2]李玉华,谈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J].学生之友,2019年。

 


点击次数:28  发布日期:2022/12/5 9:33:30  【打印此页】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