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期刊浏览

国际刊号:ISSN 1672-5905

国内刊号:CN 11-5147/G4

邮发代号:2-418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教育部高校师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联系我们

投稿邮箱:jsjyyj218@163.com

网    址:www.jsjyyj.net

谈谈农村初中数学教学质量的提高巫天生

 谈农村初中数学教学质量的提高

 

广东省五华县新新学校   巫天生

 

【摘要】在基础教育由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的今天,教师要更新传统观念,更要注重确立学生的主导地位,作为一名农村初中数学教师,既要做到减轻学生负担,又要提高数学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如何提高农村初中数学的教学质量?下面笔者结合多年在农村初中数学的教学实践及亲身体会作一些探

【关键词】  探究  农村初中  数学教学  质量提高

   一、提升教师的数学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

数学素养是数学学科所固有的内蕴特性,是在人的先天基础上,通过后天学习获得的数学知识技能、数学思想方法、数学能力、数学观念和数学品质融于身心的一种比较稳定的心理状态。教师数学专业素养的高低,也不能简单地用学了多少数学知识来衡量。对我们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教师而言,专业素养主要以两方面为其核心,一方面是良好的数学专业基本功,是对现代数学知识与方法的基本把握,对课程内容及其现代数学背景的准确把握;另一方面是以从教师任教基本功为主体的教学能力。如果教师的数学专业素养不及时提升,将会缺乏对相应领域有关内容的及时学习和基本把握对课程、教学内容中出现需要利用的信息在教学活动中会束手无策,导致本应该通过自学就能解决的一些现代新知识则无法应付。所以,数学教师要不断提升自身的数学素养。

教师的教学能力,其分类广泛,至于研究和处理教材能力、研究学生能力、组织教学活动能力是数学教师最基础的能力。

1、研究和组织教材的能力。教师要上好课,必须事先要备好课。所谓备好课,首先要深入钻研教材,把教材的知识弄懂,并融会贯通,使之转化为自己的知识;其次,要研究课程标准、教材内容和学生,明确教学目的、重点及关键,使之转化为教学的指导思想;再次,要进一步研究教学目的要求、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之间的内在联系,找到促进学生智力发展、实现教育目的的途径,要实现上述三个方面的转化,数学教师就更应该有一定的钻研和组织教材的能力。这种能力越强,备课的效果就越好,就越有利于提高数学教学质量。

2、研究学生的能力。学情是教师进行教育教学工作的出发点,教师要善于根据学生的外部表现了解他们的个性和心理状态,如思想状况、道德水平、知识基础、智力水平以及兴趣、爱好、性格等。要分析学生的认知特点,不同年龄的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的特点。只有了解学生的实际,才能做到有教无类,因材施教。

3、组织教学活动的能力。教学流程安排兼顾了知识逻辑和学生认知规律。活动要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启发学生思维。要根据教学目标内容,合理使用师生互动、小组合作、分组讨论、多媒体等多种教学形式,要灵活运用语言、板书、强化、反馈等基本教学技能,提高数学教学效果。

二、正确端正学生学习态度  

在平时的教育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利用本地生源多的优势,在家长会上与学生家长进行深层交流、讨论,就孩子的学习态度问题要与家长达成共识:

①家长在家中不当孩子的面谈论有关对孩子学习不利的话题;尽量不在家中开展娱乐活动,以免分散孩子的注意力;当家庭发生矛盾时,不当孩子的面进行争吵,避免影响孩子的学习情绪等。

②认真倾听孩子的心声,注意与孩子交流的方式方法。初中学生由于处于生理的转折点,所学的知识不断增加,对待事物的变化开始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尽管他们的认识比较幼稚、肤浅,但家长还是要并采取恰当的方法与他们交流,切不可操之过急,更不可态度粗暴,简单行事,造成孩子跟你无话可说。

③不要采取过分偏激的教育方式。每每孩子犯错误的时候,家长应耐心听取孩子的理由,帮助孩子分析犯错原因,切不可不问青红皂白胡乱批评一通,更不应该打骂孩子,这样很容易造成孩子的逆反心理,走上极端,导致厌学思想的萌芽。

④关注孩子的心理感受。孩子数学成绩不理想,心里一定很难过,这时家长应该多关心孩子,千万不要挖苦、讽刺,帮助分析失利的原因。如果是态度不端正造成的,则应进行严厉的批评、教育,必要时请求老师的帮忙。

⑤形成积极的心理暗示。在平时的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把一些比较难的计算题或应用题进行分析、讲评,提炼成一种简洁的思维及计算方法,告诉学生只要你注意认真听讲,跟上老师的节奏,保证你会学得很好。

  三、如何激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对学习数学尤其重要,因为数学是一门抽象性很强的学科,目前,“讨厌数学”,“不愿意学数学”的学生越来越多。特别是广大的农村初中,每年有不少学生因对数学学习失去了信心而辍学。要想激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在教学活动中不妨做到:

1、坚决贯彻直观性和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原则。我们必须坚持直观性教学原则,这是初中学生心理发展阶段决定的。他们对具体、直观性有很强的依赖性,但对抽象思维却又有一定的局限性。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一定要尽可能地进行直观教学。要充分运用实物直观、模型直观、图形直观、言语直观,以形成学生鲜明的表象,为他们掌握基础理论提供必要的感性材料。还要根据数学本身的特点,采用数形结合的方法,这样可以使较为抽象的数量关系通过直观的几何图形将其性质反映出来,使抽象的概念关系得以直观化、形象化,有利于分析、发现和理解它们。

2、坚持改进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如果想让学生获得持久的学习数学的兴趣,改进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势在必行。教师让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教师要力求转变角色,变数学知识的传授者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参与者,让学生成为学习数学的主体。教师要激励学生每一个微小的进步,而切忌责怪学生。同时要要创设情境,培养学生的意志和自信心。当学生不能解决所提问时,可先设计一些他们当时能解的问题让他们做,并在他们取得初步成功时积极鼓励他们。当学生求解那些对他们来讲并不太容易的问题时,要让他们学会败而不馁,学会开拓思路并积极进取。 

3、充分借助现代化的教学设备提高课堂教学质量。首先可利用幻灯和投影教学。因为幻灯和投影设备简单,制作方便,操作方便,操作容易,成本低廉,能够提供大量色彩鲜艳而真实的图像画面,教师能灵活地控制教学信息的传递,能够提高学生的兴趣,有利于突出教学重点,突破难点。其次是电影、电视教学媒体也容易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注意力集中。 事实上,青少年都比较爱看电影、电视,一些好的电影、电视片看过之后,长久不忘。在放电影或电视时,学生的注意力不约而同地集中到屏幕上,由于画面、色彩、解说、音响及其变化都会在学生的大脑皮层的一定部位上引起兴奋,因此,学生的注意力也就特别集中,兴趣也就悄然而生。

4、经常举办丰富的数学课外活动激发和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 教师指导学生学写数学小论文,让一部分学有余力的学生课外开展课题研究。学生在开展课题研究时,引导他们自学有关的书籍,广泛地收集与课题有关的信息和数据,并对这些信息和数据进行去粗取精、去伪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提炼和概括此外,经常开展数学游戏活动,能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比如:让学生任意写一个100以内且个位是5的数字,教师立刻说出其平方的结果,学生会认为老师是神算,然后告诉学生神算的规律,只要将5前的数字与其大1的数字相乘在其后补上25,即得结果。数学游戏将科学知识和游戏结合起来,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寓教于乐,都能大大地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总之,培养学生的能力,关键在教师,要让学生有创造精神,教师首先要施以创造性的教学,在教学中发展学生的创造思维。当然,提高农村初中数学的教学质量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也有待于所有在农村初中数学教学前沿阵地的老师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 罗小伟,《中学数学教学论》,广西民族出版社,2000.

[2] 张奠宙,《数学素质教育设计》,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6.

[3]李玉琪,《中学数学教学与实践研究》,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点击次数:19  发布日期:2022/12/5 9:33:21  【打印此页】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