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强化常规管理为径提升教育质量严丽琴
以强化常规管理为径提升教育质量
四川省广安实验学校 严丽琴
摘要:初中数学由于抽象性,需要知识学力背景,部分学生因长期欠缺,越来越感到学习吃力,兴趣日渐趋弱。为提高教学质量,必然注重教学过程,加强课堂常规管理,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习主体参与性和自觉性。
关键词:初中数学 课堂常规 管理 强化 质量
初中数学具有高度的抽象性,需要学生智力支撑和知识背景,部分学生由于长期知识累积欠缺,无法与教学进度保持足够的学力同步,导致学习兴趣日渐趋弱,进入上课不用心、专做与学习无关的事情的恶性循环,与教师教学相背而行。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提高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同时,加强课堂常规教理仍然必要和紧迫。但部分教师由于观念滞后,方法简单粗暴,主要采取管、卡、压、罚、骂、甚至打等办法以控制学生的问题行为,而结果往往事与愿违,越管问题行为越来越多、越来越严重。而现代课堂教学管理观认为营造良好课堂教学秩序,预防学生问题行为的产生,主要应靠活动本身的有趣,通过活动吸引学生,让学生成为活动主体,教师应创设积极的课堂学习气氛,搭建活动成功平台。下面,我以自身多年的初中数学实践,谈谈以强化常规管理为径提升教育质量的实践策略。
一、维持秩序,建立课堂常规
课堂教学是一种有组织、有目的的师生双边活动。在教学活动中,有时难免会遇到一些问题或干扰。例如学生精神不振、打瞌睡、开小差、上课玩游戏、发短信、做怪相、哗众取宠等,这些情况如果不及时处理,必将造成课堂秩序混乱,甚至还会造成整个班级学习纪律的涣散。为此,一个切实有效的措施就是,在学生入学一开始,就应当制定为保证课堂教学顺利进行的行为准则,即课堂常规。它一方面有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课堂学习习惯;另一方面,对学生的违纪行为能起到预防作用。在制定课堂常规时,务必使全班每一位学生都认识到规则的意义,它是为了维护学生们自己的学习利益;同时,还应考虑到学生执行起来是否有困难,比如可以采取民主方式由师生共同来制定,这样的课堂常规才不致流于形式。学生在数学课堂上出现了问题行为,就应受到相应的常规约束,以激励为主,说服为主。
二、创造气氛,激发学习兴趣
制定了基本的教室常规以保证正常的课堂教学秩序,教师精心准备的教学内容、步骤才能得以实施,是否就一定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和优异的成绩呢?答案是显然的。因为上述因素仅仅是相对于学生的学习活动的外因,学生自己才是学习的主人,才是决定教学活动成败的关键。这就要求作为教师,还必须在课堂上营造出积极的课堂学习气氛,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努力追求学习的乐趣和成就感,尽力克服各种学习中的困难和挫折,真正将“要我学”变成“我要学”,那样教师的教学活动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所谓课堂气氛是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由师生相互作用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一种综合的心理状态。按照所表现出的不同特点,大体上可以分为积极的、消极的和对抗的三种类型。为了建立有利于教学的积极的课堂气氛,我们可采取有效组织策略。
“兴趣是最好的教师”,是持续学习动力。新课导入后的课堂教学过程,要使学生保持自始至终都积极参与的状态,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也是一名优秀教师每节课都应当追求的目标。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取各种必要的教学手段和组织策略:①提问难度应适宜。课堂提问是教学的重要环节,它是一种手段又是一种艺术。通过提问,可以了解学生的情况、激发兴趣等。教师所提问题必须有一定的难度和深度,必须经过学生的认真思考,动一番脑筋后才能做出回答。因此,问题的难度和深度应适宜。如果所提问题过于简单,就不能促进学生的思维活动;而难度过大,超越学生的智力范围太远,也会使学生丧失信心,减低学习兴趣。例如“一元二次函数的图像性质有什么特点?如何根据这些特点求最大值,最小值?”这样的问题可以从直观例子入手,分层次问。如可先问:“如何快速作出函数y=2x2,y=2(x-1)2及y=2(x-1)2-1的图像?”再问:“这些函数的最小值分别是多少?”及“若各小题中二次项系数分别是-2时,结果又如何呢?”等。②指定学生板演题目。数学课上,课堂练习必不可少。此时指定个别学生上台板演习题,同时要求台下的学生演算完后检查黑板上答案的对错,然后由老师评定。这样既可以节省时间,提高学生的参与性和动手能力,还能够对形式可能出现的问题给予规范的订正,一举多得;③组织多样教学活动。在教学过程中,为丰富学习内容、提高活动趣味性,使得教学过程更加生动活泼,富有吸引力,教师可组织学生开展速算赛、趣味故事演讲、数学阅读等。
三、采取有效激励,维护课堂纪律
及时评价激励学生展示个性风采,使学生更加热爱数学。什么是及时评价? 顾名思义,就是根据学生的表现教师立即做出的评价。及时评价的表现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比如教师经常用语言来肯定、鼓励学生。还有肢体语言、眼神、点头、微笑、竖大拇指、掌声及各种丰富的表情,等等。课堂上恰当的及时评价会激起学生学习热情,学生会兴奋、欣喜、自信。课堂上尽显学生的个性风采。
总之,课堂常规管理得当,组织有力,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数学活动的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在实施新课标的今天,更需要我们加强课堂常规管理,规范学生学习行为,提高学习主体的参与性、自觉性,只有这样的教学,才能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有效度,才能更好落实提高学生数学素养目标。
参考文献:
[1]张春露,初中数学课堂中的教学优化与管理[J].教育管理,2019年。
[2]陈建强,优化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对策[J].数学学习与研究,202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