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期刊浏览

国际刊号:ISSN 1672-5905

国内刊号:CN 11-5147/G4

邮发代号:2-418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教育部高校师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联系我们

投稿邮箱:jsjyyj218@163.com

网    址:www.jsjyyj.net

六步教学法构建初中生物实验教学新模式李晓梅

六步教学法构建初中生物实验教学新模式

 重庆市铜梁中学校      李晓梅

为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我国全面贯彻素质教育,并颁布实施了新课程标准,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的全面展开之下,教师的课堂教学面临着新的挑战,构建适应课改新要求的初中生物课堂教学势在必行。
一、六步教学法的提出背景
初中生物六步教学法是基于布鲁姆的教育目标分类法的启发,在魏书生六步教学法的基础上,结合初中生物的教学实际所提出的。魏书生是我国当代一位成功的语文教育改革家。在新课改背景下,通过对魏书生教育思想、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的研究,给了广大教师诸多启示。
二、六步教学法教学流程
六步教学法按照:导入——探索——质疑——交流——巩固——总结六个步骤进行。
1、导入(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在导入环节首先要注意教学目标的设计。在设计学习目标时,教师首先要弄清本节教学的内容,准确把握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合理的设计教学目标,安排好课堂的容量。同时教学目标要符合课程标准、教情、学情。情感目标要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在设计教学目标时既要面向全体学生同时也要考虑到不同学生的差异。要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发展。
在导入环节教师还要做到导入自然,同时导入环节的设计要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一下子被教师所讲内容吸引,使学生更快的进入教学情境中来。导入可采用多种方法,如口述、小黑板、多媒体等形式,可采用故事悬念导入,音乐导入或播放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视频等等。比如在讲授《昆虫的生殖和发育》一节时可播放毛毛虫变成蝴蝶的视频,并提出问题:蝴蝶是由毛毛虫变得你相信吗?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快的让学生把注意力集中到所学内容上。
2、探索(自主学习,探索发现)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这一环节教师要充分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教师可让学生按照预先设计好的学案,结合课本或收集的资料进行自学。自学指导要简洁、明了。能从学什么怎么学多长时间达到什么程度等方面提出具体要求。同时教师要充分发挥其主导作用,找准知识的生长点,在新旧知识的衔接处或思维方式上加以点拨,通过自学使学生理解大部分内容。
3、质疑(发现问题,大胆质疑)
在学生自学的部分新知识的前提下,在一些难点问题上肯定还存在疑问,这时候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提出问题,向老师或同学质疑。在本环节教师要及时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要充分考虑不同层次的学生之间的差异,既要考虑到成绩好的学生同时也要兼顾后进生。保障学生自主探究式学习的开展,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
4、交流(讨论交流,答疑释难)
针对上一环节学生提出的问题,创造学生与学生,学生与老师之间讨论交流的机会,可通过小组讨论、同桌讨论等多种方式让学生充分发言,通过思维火花的碰撞,让学生自行解决遇到的问题,对于不能解决的问题教师再进行点拨。把学生零碎的、不完整的、模糊不清的易混易错点的知识进行整理、归纳、概括上升为具体的、理性的、完整的知识,并将新旧知识同化,使学生清晰、正确理解掌握新的知识,形成知识结构。
5、巩固(巩固强化,运用新知)
在掌握了新知的基础上,教师可以有目的的设计不同层次的习题,让学生进行练习。在练习中巩固新知,内化新知,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各种情况对反馈练习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发现及时解决。
6、总结(师生总结,不断反思)
教师引导学生对本节内容进行总结反思,可让学生先自己总结,独立构建知识网络,并要求学生以一定的方式表达出来。教师的点拨能帮助学生完善知识体系。可采取多种总结反思的方式,如:小组内一个成员先进性总结反思,其他成员进行补充,比一比哪个小组总结的最准确最完整,通过这些方式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三、六步教学法的实践应用
初中生物六步教学法是笔者在多年的生物教学实践中总结和发现一种教学模式,意在通过这种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生物课堂上敢想、敢问、敢说、敢做,真正成为生物课堂上的小主人,提高学习兴趣,发现生物学习之美。同时通过这种创先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沟通能力、动手能力、创先精神和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卢江峰.浅谈初中生物课的几种教学方法[J].今日南国:理论创新版,2009(9):70
[2]唐生发.浅谈生物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J].学生之友:初中版(),2010(3):32
[3]马麦友.谈初中生物学案导学六步教学[J].西部素质教育:教学实践,20161:158
[4]董丽萍.创新学习六步教学模式的构建[J].黑河教育:教学研究

 


点击次数:17  发布日期:2022/12/5 9:25:19  【打印此页】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