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趣,让学生成为语文学习主体
激趣,让学生成为语文学习主体
四川省岳池县恐龙小学校 罗梦娟
摘要:加强兴趣激发是转“要我学”为“我要学”让学生成为学习主体的直接途径。要发挥学生语文学习主体作用我们就必须在激趣这种路径上充分做文章。实践中我们可运用建立良好师生关系、创设愉悦和谐环境、灵活运用教学手段、巧用诙谐幽默语言等多样的方法以践之。
关键词:小学语文 激趣 学习主体 成为
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这是新课标在“基本理念”栏目中的首要要求。但这要求的落实并非轻意能实现,特别是小学生,其习惯了“要我学”下的“被动”,如果我们要让他们“我要学”,多年的教学实践告诉我所需要的并非强制而是激趣。因为作为最非智力因素中最为活跃的兴趣能为他们自身积极学提供源源不断的内驱力。这几年“双主双优”课改实践也证明,激趣是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实现语文提效提质教学的良好方法。故而,在全面推进“双减”政策、促进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当下作为执教者必须把培养学生兴趣作为语文教学的首要目标来抓,促使学生成为主体,与教师共同对话,实现教学提质。下面,我聊聊让学生成为语文学习主体的激趣策略的实施。
一、建立良好师生关系激趣
实践中我们发现,在小学阶段,即使到了我们六年级的小学生同样具有强烈的学习倾向,即“信其道”只能建立在“亲其师”之上。正因如此,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良好的师生情谊才能使学生获得更多的快乐,这也是他们“我要学”和“乐其学”的主要理由。因此,在语文教学实施中,要在平等对待的基础上给予他们更多的关怀;将亲切的教学姿态与爱心的情绪撒满教学空间,让学生在被传染的过程中体会到老师对他们无微不至的关怀和爱护。实际上,我们许多老师都能对优秀学生产生好感,但是对学困生,却总有一种无法抑制的感伤,想说爱你真的很难。事实上,在小学生中,尤其是我们六年级的同学,不管是对待优等生的态度,或是对待成绩不好的学生,他们都能在观察中获得感受。所以,我们不能对差生进行区别对待,只对他们进行批评而没有鼓舞和激励,这样他们就没有自信了,也就没了兴趣不能成为学习主体了。反之,我们若能善待他们,纵然他们有过失,也要特别忍让;不要对他们发火,要亲切地引导多鼓励。即便是被人指责他们也会觉得老师很关心他们,爱护他们。通过这种方式,师生之间就可以形成很好的互动,让同学们爱你敬你,乐于听讲。这样基础上的语文教学自然就有更多的主体参与到师生对话中来了。
二、创设愉悦和谐环境激趣
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创设愉悦和谐的教学环境不但可以使学生获得精神上的自由与安全,而且可以激活他们思维,使他们想象能够自由地放飞。所以,大凡成功的语文课堂都是建立在具有愉悦和谐气氛的基础之上的。而且,课堂中的“趣味”并非为哗众取宠,而是与知识性、思想性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一并实施”。例如《詹天佑》的教学我们就不能直接施教,而是要将创设愉悦和谐氛围作为首始,并在此基础上去探讨詹天佑为什么被称之为杰出的爱国工程师这问题蕴藏的思想性和创造性。这样去实施,学生自然乐在其中,特别是在詹天佑开凿隧道时的两端凿井法的动画播放下更是兴趣倍增,课堂有了更多活力。实践证明,让“趣”填满教室充满课堂,就要先了解学生语文现实和发掘他们汗潜能需求,给予他们适当的“阳光”与“养料”,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增强他们主体性,让他们产生对知识获得的渴望。这样才能更好地促使他们成为学习主体并充分发挥作用。
三、灵活运用教学手段激趣
灵活的教学手段可以使我们学生对语言的好奇心更加强烈和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变得更加浓烈。传统语文课堂,由于在“教以应试”思想指导下方法过于简单,“一言堂”过多,使互动缺乏,使学生无法体会到学习语文有什么乐趣。在“双主双优”课改实施过程中,作为执教者要充分重视教学手段、方法的多样化,才能在充分发挥教师主导性的基础上发挥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主体作用。首先,要在“教学做合一”思想指导下搭建活动平台,精心设计语文实践,利用分层问题使那些有困难但成绩差的同学可以用自己的力量去思考,鼓励他们质疑,敢想敢表达,能把自己的阅读心得说出来。其次要利用多种形式的教学手段,如今利用声光、色彩、动态画面等多种形式来刺激学生的多种感觉的智能教学一体机的教学实践成为很多教师热爱,实践也证明其良好的教学意义能持续地激发我们学生学习热情,让他们的思想在直观刺激下变得更加活跃。通过这种软体的教学实施,做到了视听结合,声像并用,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之成为语文学习主体,又能让他们更好地投入到语文实践中去发挥主体作用,实现教学提质。
四、巧用诙谐幽默语言激趣
诙谐幽默是一个优秀教师在教学语言方面应具有的良好特质,原因在这样的特质运用除了能让学生开心一笑、激发兴趣外,有助于学生产生感悟、加快对知识的理解和巩固,起到促进学生思维活跃的效果。现实中我们发现,大凡具有良好教学艺术的教师都是幽默的强者,他们为了激趣、增强课堂活力常常开口便来幽默一会。因此,在语文教学中为了让学生成为学习主体有必要将此运用到课堂中,使其发挥作用,助力学生增趣。
激趣,让学生成为语文学习主体,应贯穿在整个教学流程中。作为执教者,在学生参与中要满足他们好奇心、求知欲和好学好问的积极需求,这样才能在语文学习中得到感情、态度和智力的培养发展,并能让他们成为积极的“乐其学”主体而提供良好的培养保证。
参考文献:
[1]刘立春,小学生语文学习兴趣培养策略[J].教学与研究,2019年。
[2]李武玲,语文教学应加强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J].学周刊,202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