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期刊浏览

国际刊号:ISSN 1672-5905

国内刊号:CN 11-5147/G4

邮发代号:2-418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教育部高校师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联系我们

投稿邮箱:jsjyyj218@163.com

网    址:www.jsjyyj.net

论小学数学教学实现提效增质效果的实践策略

论小学数学教学实现提效增质效果的实践策略

四川省武胜县金牛小学校  舒婷

摘要:欲实现提效增质效果需要我们数学教师创新实践策略,运用多种方法施教。本文探讨了数学教学实现提效增质效果的趣味化教学策略、生活化教学策略、信息化教学策略和赏识性教学策略。

关键词:小学数学  提效增质  实现  实践策略

实现提效增质效果是所有努力的着力点,也是我们一线教师的重要追求。而传统小学数学教学,高耗低效,让学生不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更不能促进学生在数学学习上获得有意义的技能培养和多育发展,主要是“教以应试”的功利主义思想所致。因,在全面践行“双减”政策提效提质要求的今天,我们如何将其实现并发挥数学在促进学生多育融合发展中的作用呢,多年实践告诉我们必须从满堂灌的实施中转变观念,创新实践策略,运用多种方法开启提效提质的课改教学之路。

一、创设愉悦和谐氛围,实施趣味化教学

多年实践告诉我,让教学在温馨的道路上前行依赖于和谐愉悦课堂气氛的环境支持。没有以此作基础的教学实施,提效增质是难以实现的。因此,在实施中我们首要任务不是抓进度而开课就讲,而且是创设愉悦氛围使课堂师生更和谐。而这样效果的实现不是强制也不是逼迫,而是基于趣味化教学实施下的兴趣培养。因为兴趣才是内驱的源头发动机。以此为径可以很好地让学生兴奋起来并积极发挥主体作用。因此,在数学课堂中我们就要在导入环节实施趣味化教学,让学生从“要我学”转变到“我要学”的“我要学”主体角色上来。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认为要让学生用全部精力去做学习之事就必须设法激趣。故而,在全面践行主体理念的今天我们积极创设愉悦课堂氛围以增趣,使其在兴趣内驱下自觉成为学习主体,能主动与教师配合构成双边活动。为此,我们可在教学中通过猜谜语、讲小故事、做小游戏等活动抽象出数学问题,激发他们兴趣。要用饱含情感的语言鼓励他们将学习的兴趣保持下去,让兴趣变成一种习惯。让我们的学生在“数一数”、“练一练”、“量一量”等活动中互相帮助,在共同完成任务中实现他们团队精神与合作意识的培养。不仅要让他们体会到互助带来的快乐,还要让他们意识到互助是一种责任。

二、结合学生数学现实,实施生活化教学

源于生活的数学强烈呼唤教学生活化。新课程改革不仅提高了师资队伍的整体水平,而且在教材编制上进行了大量修改也让我们一线教师有了更好的发挥空间。我们作为教材的执教者,首先要对所教内容有深入的理解和解读感悟,能找到生活化的衔接点与与之对应的生活实例。这样再结合学生数学现实进行适当调整,便可将内容“浅出”,符合学生认知需求。这样只要我们在导入实施时唤醒学生生活经验,就可快速让学生感受并理解我们所教的知识。例如,百分数问题,利用现实生活中的典型事例就可将整个课堂生活化,而且利于学生经验唤醒,快速发挥主体作用。实践证明,实施生活化教学既能使内容更贴近学生数学现实,又能使他们更好地认识到数学的实际意义、趣味和实用价值。而为此,我们应结合学生数学现实,实施生活化教学,这样才能更好地增强课堂趣味性和培养学生应用能力,实现数学育人的最佳效果。这与传统应试的追求是有所区别的,强调了数学的工具性和学习目的性。

三、更新教学手段方式,实施信息化教学

欲实现提效增质,传统“裸口教”显然不能埋单。当然,也不是“满堂灌”所能达到的。在全面践行信息化教育2.0的当下运用信息技术手段教学已成为现代课堂的一种重要特征。因为以多媒体为核心的信息技术手段具有传统手段不可比拟的优势,能营造出动静结合、图文并茂、影音辉映的教学情境来,这不仅有利于激发学生主体性还能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拓展教学内容,丰富学习途径,降低学习难度,提高学习时效。因此,在今天,我们要将信息化教学实施在数学课堂上,化抽象为直观,让学生在形象的感知中深化理解,获得有意义的认知。例如,行程问题,之中的“同时”、“相对”、“相遇”、“速度和”等好几个概念都是学生认知的拦路虎。破解这样的教学难题就可实施信息化。通过直观展开,学生自然就理解了,很快就实现了提效。

四、采取鼓励方式评价,实施赏识性教学

人不激不励。采取鼓励方式评价是让学生体验学习快乐的良好方法,也是一些教学大师们常做的事,他们善长以鼓励来鼓劲,让掌声和表扬来领跑学生。所以,对于新课改实践的我们,也要象他们时时把激励评价挂在嘴边不吝惜,任何教学方法运用中都将赏识性教学法融合其中,通过多鼓励少批评,或不批平的方式让我们孩子在课堂中“跑起来”。虽然我们学生大部分来自农村且多留守,但我们有责任鼓励他们增强他们数学学习自信,让他们知道只要努力同样可以成功。值得的注意的是,提效增质的高效课堂不是一节课或两节课便可让学生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而是一种教学常态。这样我们才能使学生在成功的体验中再次获得长跑动力,为他们启航增强起跑信心。

总之,欲实现提效提质,我们只有将高效课堂理念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而不是流于形式,才能得以实现。在全面践行新课改的今天,我们必须加强理论学习与教学实践,及时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加强学习分享,不断更新,以更高的要求、更新的理念来优化教学设计,利用最符合学生需要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来实施,才能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作为“双减”政策践行者,我们欲实现提效增质,就必须在教上作文章,在学上多优化,多丰富路径,这样才能真正教学互动,实现提效提质预期。

参考文献:

[1]张正辉,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策略探究[J].教育研究,2021年。

[2]李学春,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策略初探[J].教育科学,2019年。


点击次数:10  发布日期:2022/10/12 10:39:12  【打印此页】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