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与现代信息技术整合的策略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与现代信息技术整合的策略
四川省南充市高坪区会龙第二小学 刘虎林
信息技术和语文阅读教学整合,就是在语文阅读课程教学中将信息资料、方法、技术、教学内容进行有效的结合,进而高效实现教学目标。教师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能够给学生展现出自然情境、文化情景、社会情境等丰富的内容,有效地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还能够培养和加强他们的观察以及思考能力,让学生能够形成科学的学习探究态度,学会科学探索的方法以及途径。为此,我就现代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整合的策略进行探究。
1制作CAI课件——创设多种情境
1.1创设生活情境,优化阅读教学的效果。
教师可以结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在教学过程中利用信息技术对生活场景进行还原和再现,进而激活学生大脑中已有的知识储备,让学生能够一起回忆自身的亲身经历,还可以在新知识和旧知识之间进行连接,这样就可以缩短学生和文本间的距离,给学生和文本、学生和学生、学生和教师间的对话奠定了有效的基础[1]。
比如,在学习《雷雨》文章时,其中就描述了雷雨不同阶段的自然现象,教师在教学中就可以先播放一段雷雨视频片段,让学生说一说在视频中看到的景象。之后教师可以引导他们回忆,想一想在夏季看到的相似的情境,在班级中和同学一起分享。这样的教学能够营造一个活跃的课堂氛围,学生能够积极的发言,阐述自己的生活经历,这能够有效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分别说出自己看到的雷雨景象。这篇文章是第四册中的文章,而二年级的学生对其也比较熟悉,教师只需要制定并播放相应的课件,给学生展示雷雨的情境,就能够简单的唤起学生的记忆。学生带着生活经验阅读文本,就可以感受到文章中阐述的情境是亲切的,提升他们的阅读效果,更好的感受其中的情境和感情[2]。
1.2巧设疑问,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
在教材中有很多的文章都具有较强的故事性,教师就可以对这一点进行利用,搜集相关的动画片、影像资料,进而整合成课件,在教学中给学生展示[3]。信息技术具有其显著的优势,能够通过不同的形式展现教学内容,让文字变成生动形象的影像,教师能够更好的创设教学情境,这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产生探究的欲望。比如,在《丑小鸭》教学中,这篇文章就是基于安徒生童话进行改编的。在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利用动画片资料配上相应的导语,制作成课件,在教学导入时,教师可以把文章开头描述的情境展现给学生看,学生在看完这部分内容之后就会自然的对丑小鸭产生同情心,也都会想知道其最后的结局。这时,教师就要让学生阐述一下观看后的感受,再让他们说说自己的疑问,学生们肯定都会想知道为什么大家都欺负丑小鸭,想知道其在离家出走后是不是能够生存等,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让他们在阅读的过程中找出问题的答案,这样就能够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他们就能够积极的阅读文章。
2利用网络资源——感悟语言文字
2.1巧补空白,架设理解桥梁。
阅读活动其实就是作者和读者相融合的一种对话或者是交流。对于小学生来说,在课前教师需要让他们查找文章的有关资料,清楚文章的写作时代背景、作者的生平;在课程教学中,需要让学生阅读教师提供的专题学习网页,对文本内容进行补充,进而更加深入的阅读文本,独立解决问题,锻炼他们的思维,还能够得到审美体验。比如,在学习《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时,作者就提出了“要和平、不要战争”的呼吁,教师在教学中就需要以“为什么要发出这样的呼声”为中心引导学生研究阅读文章。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去感受作者在失去父亲之后的心里面的悲痛情绪,体会战争让作者参与维和活动的父亲再也没有回来和父亲逝去给家人带去的思念,之后对文章中的重点段落进行研究和阅读。教学中,可以组织学生观看“战争档案”栏目视频,其中就可以看到很多和战争相关的资料,刺激着学生的感官,学生在看到因为战争失去亲人的儿童的悲伤痛苦形象之后会感受到触动,进而真正意识到战争的不利影响,深入的感受和平的重要性[4]。
2.2模拟实验,自主探究买践。
比如,在学习《农业的变化真大》时,文章中就描述了先进的科学技术给农业生产带去的重要影响。要想让学生更好的掌握蔬菜大棚中植物生长所需的湿度以及温度知识,教师就可以制作出课件,创设一个实验环境,在画面中能够看到一共有三个按钮,分别是:湿度、温度和结果,学生可以按不同的按钮,进而观察“植物”的生长过程和情况,通过学生自己进行操作,如果选择的湿度或者是温度和植物生长条件不适应的情况下,点击“按钮”,就能够看到植物在逐渐的变枯萎;而二者都符合植物生长条件时,按“结果”按钮,就能够看到“植物”生长的很好,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能够观察虚拟实验的过程、数据,分析结果,可以了解温度和湿度是植物生长中不可或缺的条件,进而对学生的探究能力进行培养。
通过这样的学习方式,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改变以往教学模式,加强了互动性,形成开放课堂,提升教学的效率和效果。将信息技术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进行结合,能够让语言文字也有图文声像并茂的特点,进而为建立新型三维教学模式奠定良好的基础,充分体现出学生的主体性,这能够让教学变得更加有趣,让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进去。
综上所述,在教学中进行信息技术,能够丰富教学内容、创设有效的情境,让抽象的知识变得生动形象具体,降低学生的学习和理解难度,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进而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趣味性和有效性,有效的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党爱红.信息技术与小学中段语文阅读教学整合的双赢[J].学周刊.2018(01)
[2]张强.浅议现代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整合[J].教学理论.2018(21)
[3]李小苗,寇大波.浅谈现代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整合[J].小学教学研究.201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