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期刊浏览

国际刊号:ISSN 1672-5905

国内刊号:CN 11-5147/G4

邮发代号:2-418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教育部高校师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联系我们

投稿邮箱:jsjyyj218@163.com

网    址:www.jsjyyj.net

浅谈“双减”背景下作文教学质量提升策略探究

浅谈“双减”背景下作文教学质策略探究

广西玉林市陆川县世客城小学  李姗鸿

内容摘要:

“双减”背景下如何提高作文课堂教学的质量?回归作文课堂教学的本质来思考,作文课是让学生学会作文,让学生由不会写变得会写,由写不好变得写得好。从教师角度讲,教师要基于单元整体建构,确定学习目标、聚焦学习重点、提炼作文技法,形成较为完整的知识体系,在作文课上教师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讲清重点难点,讲清知识体系;学生课做好前预习,课堂上在思考讨论中落实“学”,在修改展示和评析中落实“会”,亲历作文全过程,充分突显学生主体地位。只有这样,作文课堂教学的质量才能得以全面提升。  

关键词:“双减”、作文教学策略

 

“双减”是教育新时代的必然要求,面对“双减”带来的新变化、新冲击、新挑战,要真正有效减轻学生负担,帮助学生轻装前行,切实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切实提升学校育人水平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内容和任务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以中小学教材作文专题其中一个知识点《学会作文》教学为例,探究“双减”背景下提高作文教学质量的有效路径。  

一、单元整体建构,讲清知识体系  

(一)确定学习目标  

作文专题是“学会记事”,写什么事呢?主要表达什么情感呢?  教材在“写得有感情”这部分,建议写“自己亲身经历的、有真切感受的事,说发自内心的话”。知道了写什么,下一步便是具体如何写。《学会记事》专题的正文中强调了“学会记事”三个重点:一是写清楚,这是记事的基本要求;二是写得有感情,这是更高的要求;三是要锤炼语言,抓住细节,写得感人。  

(二)聚焦学习重点  

作文专题确定了“写什么”“怎么写”这两个学习目标,哪一个是重点呢?我想,“进一步体会加深对亲情的感受和理解,丰富自己的情感体验”要贯穿在作文的始终,而作文技巧的学习与运用则是学习的重点。  

教材上“学会记事”的作文技巧之一是“写清楚”。怎样写清楚呢?三个要点:一要写出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等要素;二要重点写、详细写事情的经过;三要按照一定的顺序有条理地写。  

第一个要点可以根据教材的提示,以《散步》为例,让学生填写表格,指出起因、出现矛盾和解决矛盾的过程、结局具体是什么。因为例子来自本单元阅读部分的课文,学生非常熟悉,理解非常透彻,学生能很快明确:事情写清楚,就要写出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等要素,难度不大。  

“写清楚”的第二个要点是“事情经过要重点写、详细写”,但是教材并没有对这个要点作出明确的指导。这个要点可从确定作文重点和详写重点两方面来理解,其中最难的应该是如何确定重点。怎样确定重点呢?与第一个要点的思路一样,进行单元整体建构:以《秋天的怀念》《散步》为例,分析事件的经过中详写了什么、为什么详写,最后提炼出确定重点的指导方法:“详写带给你的情感冲击最强烈的、让自己印象最深刻的、甚至是刻骨铭心的,最能表现亲情主题的情节,即围绕主题定重点”。这部分的教学非常重要,也有很大难度,应作为本专题课堂教学内容的重点。  

“写清楚”的第三个要点是按照合理的顺序作文,从本单元阅读部分中的课文来看,它们采用的叙述方式基本上都是顺叙在写作中学生能顺叙好一件事就很好了 

(三)提炼作文技法  

“学会记事”的一个重要技巧是“添枝加叶写细节”,怎样添枝加叶?根据单元整体建构的理念,回顾阅读部分的课文,分析其中有没有经典的细节很好地传情达意?答案非常肯定:有!查看本单元各课的助学系统,大家会有所发现。《散步》详写“我”面对矛盾的心理这个细节:“他们都听我的”—“走大路的好处”——“走小路的好处”——比较利弊得失——确定走大路。这个心理变化写得一波三折,生动有趣。再看《秋天的怀念》写到了母亲听到我的响声过来安慰我的过程:连用“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四个动词,作者将母亲过来安慰我的过程,通过动作分解的方式将瞬间拉长,写出了母亲的紧张、担当、坚强;作者用修饰词语“悄悄地”来修饰“走出去”,用“偷偷地”修饰“听”这个动作形成细节,写出母亲的细心、体贴、无奈、对儿子的不放心等,两处细节均极具表现力、感染力。通过对阅读部分典范文章的分析,添枝加叶的方法可以提炼出以下几种:“调动多种感官”,在详写事情经过的过程中,可以写自己看到了什么,还可以写听到了什么,还可以写心里想到了什么,每一种感官的过程都可以进行细节描写;将某一动作或经过“瞬间拉长”;将看、听、想等动作或经过用修饰语做到“对象细化”。

另外,上文提到的“写全要素”“围绕主题定重点”,这些作文技法均可以从本单元阅读部分的课文提炼出来。  

教学目标、教学重点、作文技法,这三方面学习内容的确定,均基于单元整体建构,形成了较为完整的有关“学会记事”的相关重点、难点知识体系。课文的阅读、专题的作文二者紧密结合,学生的写可以变得有必要,有依据;有参照,有指导;有内容,有方法;学以致用,学而能用;作文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有了坚实的保障。单元整体建构,形成知识体系是作文教学能够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策略之一。  

二、学生亲历作文,彰显主体地位  

学生的主作用主要表现在课前预习,课堂上主动思考、积极提问、自主探究,进行合作式学习,整个学习过程务实扎实。  

(一)在思考探究中真去“学”  

在“事情经过重点写”这个学习过程中,学生的主动思考与合作探究应贯穿始终。

学生首先回顾《散步》,独立思考本文重点写、详细写了什么内容;经过分析和讨论,学生基本上能明确回答详写散步经过中“出现矛盾、解决矛盾”这部分内容;接着请学生思考为什么要重点写、详细写这部分内容,经过交流研讨,学生明确“可以使文章一波三折”是其中一个原因,为了更好地突出亲情、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敢于担当的主题是详写更重要的目的;继而师生可共同提炼出“围绕主题定重点”的作文技法。至此,学生的活动并不能结束,学生应迅速进入实践演练和修改提升的环节。在这个环节中,学生首先阅读某例文的前半部分,说说作品详写了什么,讨论应该怎么结尾;之后阅读例文的结尾;将大家研讨出来的结尾与例文原来的结尾相比,学生就能明确例文详写部分与主题不一致的问题。教师点出这是个普遍的问题后,同学们讨论假如例文主题不变,详写的内容应该是什么。当完成例文的主题与详写内容保持一致的修改任务后,学生不能停止实践活动,而是要再读、再改自己的作文,看自己作文的主题是否与详写的内容一致。如果一致,给大家展示表达的主题是什么,详写了什么;如果不一致,假如主题不变的情况下,应该详写什么。最终形成较为丰富的成果:写母爱父爱,可详写父母对孩子的付出;写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重点写晚辈对长辈的关怀……  同样,在“事情经过重点写”“添枝加叶写细节”这两个环节,学生也要在思考和研讨中经历品析范文、提炼技法、修改作品、展示成果等各个环节,真正做到作文课是让学生学主动思考、积极讨论,而不是教师“讲”作文。  

(二)作文、修改、展示、评析中真学“会”  

谁学会“学会记事”?当然是学生学会。教师要在课堂上充分发挥主导作用,但并不是以讲代学,尤其是作文课上,学生的写应该是作文课上最主要的活动。  

在“添枝加叶写细节”这个环节中,师生根据《散步》《秋天的怀念》提炼出了调动多种感官、瞬间拉长、对象细化三种技法。之后每位同学都重新阅读自己的作品,找出自己认为重点写、详细写的部分,找出最能触动自己的一个地方,运用学到的三种方法进行细节描写。这个环节完成之后,要有多位同学交流展示的环节,说说自己原来是怎么写的,现在是怎么写的,用到了哪种技法。之后全体师生再评析、再修改,真正地落实“学会”。  

在“写清楚”的“写全要素”“围绕中心确定重点”这两个重要环节,学生也都有足够的时间,提笔在自己的作品上进行勾画、修改、调整、补充,有足够的时间由部分学生展示自己修改的结果,学生在作文、修改、展示、评析中学写,进而学会写。  

总之,学生课前做好预习、课上在思考研究落实“学”、在修改展示和评析中落实“会”,是作文课上突出学生主体地位的重要途径,突出学生主体地位是提高作文课堂教学质量的又一重要策略。  

 

参考文献:

[1] 任梅. 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创新方法探究[J]. 格言(校园版),2021,(27):52-53. 

[2] 宋红影. 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思考与实践[J]. 当代家庭教育,2021,(27):125-126.

[3] 吴平平.浅议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方法的创新研究[J].作文成功之路(中),2017,000(011):180-182.

 


点击次数:33  发布日期:2022/10/11 10:43:39  【打印此页】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