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文教学中学生自学能力培养的有效方法
论语文教学中学生自学能力培养的有效方法
四川省武胜县仁和小学校 苟春红
摘要:作为奠基教育平台的小学语文要搭建以学生为主体的自学实践平台,引导他们充分经历学习实践,让学生想学习、能学习、尝试学和灵活学等在学习实践中形成,渐渐提升自学能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 自学能力 培养
随着竞争加剧,以自学为径获取信息的能力显得越来越重要。大量研究表明,人与人之间的差异不是基础文凭的差距而是后天学习的勤奋和学习方法的能不能有效运用之间的差距。过去,目不识丁的我们将其称之为“文盲”,现在的“文盲”也进行了“提档升级”,而是不会学之人。的确,随着“双减”政策全面展开学生有大量可以自主支配时间在手,假若他们没有以自学愿望和自学方法为主要的自学能力在身,那他们就不会使他们自主支配时间变成提升自我的有效时间,就不能起到发展自我的“提质”要求。因此,作为奠基的小学语文教学实施我们一定要为我们的学生多方面发展而奠基,不能仅将“教以应考”作为主要追求。而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无疑是其中一种良好解决之策略。这就要求我们一线执教者在教学实施中应高度重视自学能力的培养。下面,我结合多年教学以及课改推进实践谈谈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之道。
一、培养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想学习---这是动力
兴趣,自学动力的来源。没有强烈的自学兴趣就让学生去学习,很可能就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知愿望而使他们产生厌学情绪。因此,在培养自学能力时我们不能采取强制措施要求学生必须这样必须那样,要从兴趣培养入手使其产生“我要学”爱好,把我们的预期变成他们的需要这样才是最好的实施方法。这几年“五育合一”课改实践告诉我们,欲实现此目的就必须做好两个方面的落实,一是使之增强自主性,二是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前者是后者形成的基础,也是调动学生发挥作用的有效武器。因此,要使学生愿意学习语文我们首先就要让学生感到有趣有动力。我们知道,作为非智力因素排在“活力”首位的兴趣是学生对学习活动的一种积极的认识倾向,它是学生获取知识、拓宽眼界、丰富心理活动的最主要的推动力。教学中,我们可用谜语激趣、故事激趣、歌诀激趣、直观激趣、操作激趣、情境激趣、游戏激趣、悬念激趣等途径,来促成学生的自主参与。其中情境激趣应用最多,原因在于其更能激趣。有了“趣”的 内驱,“心求通”的愿望就越迫切,动力也就越足。
二、强化方法指导,让学生能学习---这是关键
授人鱼不及授人渔。在学习中没有良好方法常常使人事倍功半,而有效的方法则可以让学生尽早地体验到学习成功。作为一线教师一定要有方法比知识更重要的实践观念,一定要把培养能力与授予学法相结合,注重过程学法指导,让他们有法而学。为此,在语文教学实施中我们应加强方法渗透式授予,使“教学”变成“教学生学”或者“助学或帮学”,强化学法指导,让学生知道在自学过程中如何读文如何作记号、以及预习、积累、背诵、理解、分析、应用等一列方法。只有当他们能灵活运用教师所授的学习方法才能叫学会学习,才不会在学习过程中望而却步或束手无策。唯有如此,他们才能在自学过程中成为学习主体,才能发挥主体作用,从而让他们在实践锻炼中获得有效的语文自我学习实践效果。
三、搭建实践平台,让学生尝试学---这是重点
“把戏要过手”。作为一项能力综合性极强的实践能力要提高,就必然经过反复训练实践才能在滴水石穿中慢慢提升。自学能力的形成与提高也需这样。没有反复的自学训练,是不可能就学会了的。而传统课堂实施多是“组、复、新、巩、布”五段教学模式,或是更简单的“复习、新授、作业”三段教学模式,都是为强调教师讲解而忽略学生学习实践的教学模式,这些模式的实施都不是强调学生主体作用发挥的模式,也是不利于发展学生自学能力的教学做法。作为一线教师,在如今“五育合一”课改走向深水区的背景下就必须秉持“教育即解放”的实践观念,“以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核心”积极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主体性参与和个性化发展。这既是课改的需要,更是发展学生主体自学能力的迫切要求。因此,作为一线教师应积极搭建平台,根据学生语文学习需要努力搭建一种有利于学生自主探索、合作研讨、共同探究的学习实践平台,让他们有亲身接触语文材料、亲身经历学、做语文的过程。只有身体力行,方能有体验和探索,才能在反复尝试中发展自学能力,从而使他们得到锻炼,得到提升。这才是重点。
四、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灵活学---这是目的
教与学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得到更好的发展。提质的语文教学应坚持的是“从生活中来”,但我们要把良好的学习实践放到“生活中去”,让学生在解决生活问题中灵活运用所学方法并收获成功,特别是运用语文思想和语文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这样更能促进他们自学能力在实践中得到应用和提升机会。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将阅读课文的自学、预习机会交给学生,半阅读课文的教学就要做到教学生学,让学生把学到的方法进行语文实践,去解决这些课文后提出的一个个问题。当学生解决之后,我们在订正中要通过积极的表扬方式让学生感受到积极学的意义和效果。这样更能扬起他们自学信心。
总之,在奠基的小学语文教学中强化学生自学能力培养是奠基教育实施者的重要责任。作为语文教育人,我们不可推脱,在推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五育合一”课改中更要充分发挥他们自主学习主体性,以教给他们学习方法为重点过程教与学,引导他们在六年的语文学习过程中有足够的自学经历。这样才能使他们逐步发展成能自学、会自学的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陈世秀,奠基语文教学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方法探究[J].考试周刊,2019年。
[2]解红平,浅论学生语文自学能力培养的有效策略[J].新课程,201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