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期刊浏览

国际刊号:ISSN 1672-5905

国内刊号:CN 11-5147/G4

邮发代号:2-418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教育部高校师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联系我们

投稿邮箱:jsjyyj218@163.com

网    址:www.jsjyyj.net

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策略

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策略

四川省平昌县第二小学      

摘要:在新形势下,优化教学策略是很有必要的,对提高教学质量,优化课堂教学、培养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都有很大的帮助。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优化;策略
“优化”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可以有效地分析和解决问题。现在这些思想已经形成了数学中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分支――运筹学。人教版课程标准数学实验教材在某些年级安排了“优化”思想的内容。其目的是通过简单的事例,让学生尝试在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案中寻找最优的方案,初步体会优化思想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有效性,初步形成“优化”的意识。
引进竞争意识,营造进取氛围。当今社会是竞争的社会,竞争已无处不在。课堂教学中适时采取竞争策略,可以促进群体参与,使课堂气氛活跃,激发学生积极进取。课堂上,教师运用激励性的语言进行教学,能促使学生积极思考,参与竞争。如“看谁最先想出来?”“看谁说得更好?”“看谁做得最好?”“看谁解决问题的策略更好?”“比比谁最聪明?”“看哪一组表现最棒?”等等。教师可采取练习比赛的形式进行练习与巩固新知。练习时可设计A、B题组,A组是必做题,B组是选做题,让学有余力的学生完成A组题后争取完成。看全班谁完成B组题最多最好,练习后及时表扬、奖励。这样,既可让“吃不消”和“吃不饱”的两类学生各有所得,又能使他们积极进取,主动竞争。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优化策略。课程导入要富有趣味,激发学生兴趣。课程的导入,是课堂教学一个起始环节,优秀的导入过程,会给课程的开始奠定一个良好的氛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老师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激励学生学习动机和挖掘学生的学习潜力,那么这堂课,学生的学习状态就会非常好。老师可以采用游戏、寓言故事、笑话等形式,创设生动有趣的环境,使得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欲望。以一个有趣的“开场白”更容易形成一种轻松、愉悦的学习气氛,容易形成一种最佳课堂氛围,而且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初步感知小学数学基本概念和逻辑,使学生觉得很有意思,就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数学的兴趣;课程的学习过程要“一波多折”。平静的学习过程会让学生迅速产生枯燥感,烦躁感,学生的注意力会慢慢转移,学习效率也会降低。因此,教学的老师要不断采用各种方法,激起学生的注意和兴趣,使平静的课堂“热闹”起来。首先,提及旧知识,使学生回想旧知识。把前面学习的数学知识和新的数学知识进行连接,找准知识之间的衔接点,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把这些数学知识形成一个网络图,形象生动的网络图必然会让学生的记忆更加深刻。展开新知识时,学习必然迫不及待,渴望知道要学习的新知识与之前的联系。其次,鼓励学生自己动手。例如在教“圆的周长”时,可以让学生用细线拴住一支铅笔在草稿纸上画圆,让学生亲身经历圆的产生过程,引发他们探究圆的周长的奥秘。在这种情境中,他们会开发自己的思维,认真思考,开动脑筋,由让我学变为我要学。再次,自主探索,分组讨论。数学的教学过程中,一些数学题目是必不可少的。在学生做这些题目后,一般都会得出不同的解答,如果老师随便的给出答案。做错的学生难免心中愤愤不平,也不会认清自己到底哪里出现了错误。这时,可以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相互辩解,分析分析题目,分析自己的答案,叙述自己的解题思路。这样的辩解,往往会使学生有种求真的目的心,激发了他们的求知心。知识会不知不觉的进入他们的脑海,想忘都难。当老师揭露正确的思路时又能帮助错误的学生纠正他们的思维误区,认清自己错误的地方,这样在以后的考试和实际问题时,他们就能运用正确的思维过程解决问题。最后,举一反三,深化总结。学生学习到一些知识或者解决了一道难题后,他会迫不及待的想要自己独立的解决同样的问题。这时候老师顺应他们的这种心理,举出一些同样类型的问题给他们解决,学生们不仅不会反感,反而很高兴,想要第一个得出答案。这样的训练方式,促使学生把所学的知识用出来,培养了学生思维的创造性和灵活性,而且开拓了他们的知识面。把所学的知识和问题结合在一起,进行归纳总结,让学生思维清晰,解题思路正确。
留给学生一定的“质疑问难”时间。每一堂课,都会有学生对有些问题不能彻底了解,提供给他们质疑问难的时间,这会让他们感觉到老师的关心,不会对数学学习失去信心。质疑问难时间,可以让学生尽情地畅想,大胆求知。学生提出的问题,可以很好的反应出他们这堂课遇到的难题,展现出不同的思维,不同的看问题角度,这是让学生学会创新的一次诱导。老师对不同的看问题角度给出不同的答复,也能树立一个博学的教师形象。
关于课学进度与学生接受度关系的思考。课堂教学的实质是教与学的协同共进,唯有师生步调一致,才能教学相长,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奥数辅导班教学中,通常是一味的让学生适应教师的教,大部分学生经过短期挣扎后,最终兴味索然,因教学进度超过学习接受度思维疲软而掉队,因此只能是精英教学。现行教材安排的奥数内容目的在于实现数学的价值――训练思维、感悟数学思想、获得成功体验,但如果一味迁就学生的学,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可能会得到激发与维持,但学习进度又该如何调控呢?本节课的调整后的实际教学效果非常好,教师较好把握了师生的合作度。课堂学习速度与学生接受速度相得益彰。通过这样的教学,学生经历、感受和体会了运用优化思想和策略解决问题的有效性,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以及数学优化思想在生活中的应用,培养了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同时,通过生动、有趣的数学故事,让学生学会了如何进行估算,使学生感受到了数学的神奇和魅力,提高了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
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需要一线小学数学教师更加注重教学方法,突出教学重点、难点,有针对性的采取不同方法,激励和唤醒小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渴望,让每一个小学生的数学课过得不但获益匪浅又开开心心,让他们为以后的数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点击次数:16  发布日期:2022/10/11 10:42:34  【打印此页】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