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手段在优化课堂提质教学中的运用
信息化手段在优化课堂提质教学中的运用
四川省岳池县教育技术装备所 岳池县电化教育馆 符蜜
摘要:运用信息化从手段上去优化课堂实现提质教学在如今“双主双优”和“双减”落实等背景下显得非常迫切。本文探讨了信息化手段在学科课堂中创设观察情境、引发求知欲望、突破教学难点、培养自学能力等优化提质方法。
关键词:信息化手段 课堂 提质教学 优化 运用
随着“双主双优”推进,提质教学的呼声一茬接一茬,特别是在促进教育高质量的“双减”政策实施过程中这种声音更为强烈。作为践行者,再蹈“教以应考”之辙只能重走“低、费、慢、差”之路,而要真正提质增效,就必须在理念、方法、手段等方面突破自我,着力在课堂实施这个重点上加强创新优化,使其新颖有趣,更利于学生主体性激发和教学互动性增强,这样才能使教与学都更能在高效上实现目标。在这几年探索中我发现,对于一个践行者来说,理念更新相对较难,手段更新相对容易。这一点我们也可以从目前我县教师整体上都能使用信息化手段助教得到答案。的确,信息化手段优教优学是很多容易实现的,其直观形象,能把抽象的知识通过具象化的方式展现在学生感知中,其生动感是“纯口讲”不可比拟的,更利于学生感知知选择和发生意义建构。特别是在拓展信息渠道、丰富学习方式更是一般手段不可相提并论的。下面,我结合自身多年工作实践和走访观感谈谈信息化手段在优化课堂提质教学中的运用。
一、巧用信息化手段创设观察情境
信息化手段的呈现更多的属于视觉媒体,教学情境的创设便是其拿手好戏,通过图文影并茂的直观呈现,搭建起易于学生感知的观察平台,其动感性,能很好地吸引学生视知觉注意和选择,从而产生感知兴奋,引发学生观察兴趣。这在导入教学中为聚焦学生视野是非常有作用的,也难怪众多教师在导入情境上花大力气去用心设计和制作。而且在这个阶段的媒体运用上也不需要教师用心地思考切入点,有时开课即播放,光、图、像、影多种刺激综合交互,效果也是很好的,不论是观察还是欣赏,都特别有利于学生身临其境,收心专注课堂,有效激趣促进学生主体性变成强烈的探究学习需要,实现师生互动,发展观察能力。这在自然学科教学中,如物理、化学、小学科学等学科的实验教学中创设观察情境引导学生观察应用更多,起到了培养观察兴趣和能力的作用。
二、巧用信息化手段催发学生求知欲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课堂上巧妙利用信息化手段激趣是大家公认的做法,但在实践中我们也发现有的教师就是把信息化手段变成了一种有色彩的“黑板”,就是把知识呈现、演示换了一个地方。实际上仍然走的“祼口教”之路,仍然是“满堂讲”。这样的教学是不难激趣的。也有的教师在导入环节利用信息化手段做到了激趣,但在新授、练习等过程中还是不自觉地将信息化手段利用成了“黑板”模样。要知道,激不了趣的教学学生求知欲望就会中断,积极性就会下降,就不利于我们提质教学的实现。因此,在利用信息化手段的课堂中我们不能忽视其直观形象、生动灵活的功能优势,要使其的激趣催求知欲望的功能充分发挥出来,特别是使其集成功能、动画能力和交互功能有效综合起来,通过生动的表现力深深地影响学生,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特别是在激发学生探究欲望的数学新知教学中,为了让学生产生探究动机常常利用信息化手段创设生活化问题情境,让学生面对生活问题产生问题意识。这样就可让他们在“愤悱”状态中不得不与教师、同伴进行互动,从而进入到提质教学中。
三、巧用信息化手段突破教学难点
无论哪个学科教学,只要有知识新授,就难免不进行教学难点突破。如何让这个目标迅速实现,达到有效率有效果,就必须在化难上想方设法。而巧用信息化手段,利用直观呈现的方式,可以把抽象的知识具象化,把原来只有想象、联想等思维活动才能解决的理解问题变成可以用肉眼观看的形象感知,这样就可以实现降低理解难度、提高建构效率的效果了。同时,也还可以利用信息化手段的再现功能,将与学生生活年代较为久远的事件呈现出来,可以让学生在设身处地中亲历其境,从而在有体验中去理解,也可以加快理解速度、实现高效提质教学。这在语文学科、历史学科、地理学科等学科提质教学中应用较多。如语文“开国大典”的教学、历史中的“七七事变”等,都需要信息化来再现那段影像助教。
四、巧用信息化手段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信息化手段的教学应用不仅能提教之“质”,也能实现学生学的“优”,体现在不止是上网查找资源这么简单,更重要的是能使学生在信息化的平台上实现数字化、无纸化、合作化学习。现实中,我们学生学习大多都只能通过独立自学或合作自学的方式进行,都是面对面的。而在信息化背景下,学习不止于眼前的局限,还可以通过网络平台与远程建立起互动对话和交流分享,甚至可以通过QQ、微信、钉钉、微博等与远程的老师进行“零距离”对话。这样的平台不仅起到了优学方式和效果的效果,而且在促进学生学习能力发展上的作用也是不可低估的,更对学生将来发展有利的,属于增质的教学实施。
总之,信息化手段只要巧妙应用都会给我们施教者带来提质增效的回报。在全面践行教育信息化2.0的今天我们拥有先进的优教助学工具“班班通”,一定要在创新应用上下力气用功夫,使其与学科提质教学科学整合实现优教优学,这样才能更我们的课堂既提效又提质,更利于学生培养和发展。当然,信息化手段同样具有两面性,相信它但不能依赖它,要好钢用在刀刃上,谨防跌入“电灌”误区,应在恰当、适时、科学上注重整合方式创新,使课堂教学过程优化、方式优化、效果优化。
参考文献:
[1]游春平,电教手段在现代学科教学中的积极作用[J].教育现代化,2020年。
[2]解赵括,信息化设备教学应用的几点注意[J].中小学电教,202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