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期刊浏览

国际刊号:ISSN 1672-5905

国内刊号:CN 11-5147/G4

邮发代号:2-418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教育部高校师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联系我们

投稿邮箱:jsjyyj218@163.com

网    址:www.jsjyyj.net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感恩教育探析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感恩教育探析

向登光     湖北省建始县官店镇民族小学

 【摘 要】 在初级教育的实施阶段,道德与法治学科作为基础课程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成就,以帮助学生建立对世界的初步认知,对生活和价值观的认知。因此,有必要整合感恩教育。笔者主要对小学道德与法治课中的感恩教育进行分析研究,提出了一些有效的教学方法,希望对其他教师有所帮助。
  【关键词】 探索;感恩教育;品德教学

  初级教育的阶段,特别是针对于小学生而言,德育教育重要内容之一就是感恩教育,新课程标准要求推进素质教育和学生整体发展的培养,学校教育也越来越重视品德、智力、体质等能力培养,尤为重要的是学生的感恩教育。因此,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中,教师应充分利用课本和现实生活的内容,深入研究有利于培养学生感恩行为习惯的资料,对学生循序渐进地实施感恩教育。
  一、小学生感恩教育的重要性
  (一)有利于完善小学生的人格品质
  古往今来中外成功人士指出,能够成功的人,都具备一颗感恩的心,都始终心存感恩之心;同时,也阐述了只有感恩才有真正的美德。当代的小学生从小就经历的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竞争气氛。此外,中国的素质教育改革还没有完全成功,应试教育在一定程度上仍然存在。自学生走入学校以来,学生就面临着学习比赛和测试的压力,缺乏了解中国传统的知恩图报等美德,因此,往往会出现以个人为中心的行为,自然会得到父母和他人的照顾和帮助。对小学生表示感恩的教育,增强了他们的感恩之情,有助于增进他们对父母和老师等人的关心和帮助的理解,能够做到感恩于父母、老师、学校、社会、国家与自然。从小懂得怎样孝敬父母,怎样尊重老师,怎么回馈母校和社会,以及如何关爱自然,是学生养成爱国情怀和责任心的基础。
  (二)有利于构建和谐的家庭环境
  我国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提出了建设和发展和谐社会主义社会,实现社会和国家的民主与法治、平等与正义、诚实与友善,凸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我国既要建设和谐的社会,不单单是社会的和谐,更为重要的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灵魂之间的和谐,这些和谐的支撑点在于感恩,只有把感恩之心体现在和谐社会之中,才能建构完善的和谐社会。而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组成单位,要建构和谐的社会,就必须建构和谐的家庭,家庭成员之间必须做到互相关心、融合、感恩。大部分小学生是家庭中独生子女,家庭对他们的期望值偏高,导致感恩教育没有在其成长过程中实现有效地培养。对小学生的感恩教育,增强他们的感恩之情,让他们从生活的细节中感受到父母、祖父、祖母和其他长者的关心和爱心,以及为自己的成长而付出的努力,让学生做到态度谦虚、温柔,言行举止谦逊,能主动为家长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通过自己的言行向长辈们表示感恩之情。这不仅可以使学生健康成长,还可以使父母和其他前辈感到满意,从而营造浓厚而和谐的家庭氛围。
  (三)有利于建设和谐的校园氛围
  校园是社会的一部分,和谐校园的建设自然已成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内容之一。加强小学生的感恩教育,对于优化学生在校园中行为表现具有积极的意义。增强学生的感恩之情,可以使学生更加了解教师的辛勤工作和同学在成长中的作用,从而为学生尊重教师和关爱同学奠定良好的基础;增强感恩之情,也可以加深学生对校园的了解,热爱学校的花草树木和公共财产,然后尽自己的一份力量保护校园环境。此外,仅通过实施感恩教育,就可以使每个学生都有感恩的意识,真正建立健康、积极的社会规范,培养学生快乐的情怀,以及乐于助人的性格特点,使学生的感恩之心获得形成。只有这样,才能促使学生进行人与人之间的了解,形成互帮互助的良好氛围,消除学生的自私,冷漠和自卑感,建立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关系。反过来,升华了学生个人的魅力,并弘扬了我们的民族精神。因此,小学阶段实施感恩教育,将促进建设和谐的校园氛围。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中感恩教育的有效开展途径
  (一)挖掘教材中的感恩教育内容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上有许多感恩之情,包括祖国的恩典,社会的恩典和父母的恩典。在新的课程标准中,需要着重培养小学生的感恩心和增加感恩教育。由于小学生的社会经验不够丰富,思维和认知能力不高,因此培养感恩之情需要教师作为主要引导者。通过思想和道德教学,教师帮助学生初步了解公民和家庭、公民和社会责任、公民和社会道德、公民和个人道德的美德。把孝敬父母、尊师重教、感恩教育等许多内容可以纳入小学思想教育。遵守纪律和法律,文明礼貌;热爱工作,努力工作;热爱科学,努力学习等。例如,当一名小学道德与法治老师讲授《祖国妈妈在我心中》时,根据教科书的具体内容,老师可以教给学生对家乡的感恩之情,培养他们对家园的感恩之情,认识伟大国土,让小学生体验祖国母亲的爱。
  (二)营造各种情境进行感恩教育
  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创造各种情境来开展感恩教育。感恩的情况包括社会生活的各种情况和人际交往的情况。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参考或设计感恩情境。例如,一些童话、伟人的故事或带有情感情节或生活哲学的寓言故事;让小学生体验感恩的情况,以说明感恩的重要性和意义。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更隐蔽的感恩情境,以使学生从感恩节的经历中获得一些教育。另外,在学校、社区、家庭或社会中发生各种人际互动事件。其中许多活动都包括感恩教育。通过创造一种情况,学生可以亲身体验感恩教育的重要性。
  感恩是每个人不可或缺的素质,是每个人完整个性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每个人精神生活的支柱。感恩教育是一项旨在使自己变得更好,实现建构完整的自我的教育活动。本文以小学教育为例,探讨和分析了近年来小学感恩教育实践的有效性,提出了在小学学段实施感恩教育的建议,加强学生的情感教育,建立感恩的体系,以实现学校、家庭和社会的统一。综上所述,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应充分了解感恩教育的重要性,帮助学习者建立良好的感恩意识和感恩习惯,认识到感恩的重要性。并合理利用教科书内容与现实生活之间的联系,让小学生在自己的特定生活中实现感恩,发现、学习感恩。
  

 


点击次数:44  发布日期:2022/10/11 10:40:49  【打印此页】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