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期刊浏览

国际刊号:ISSN 1672-5905

国内刊号:CN 11-5147/G4

邮发代号:2-418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教育部高校师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联系我们

投稿邮箱:jsjyyj218@163.com

网    址:www.jsjyyj.net

小学数学作业设计浅探

小学数学作业设计浅探

韦庆菊       湖北省巴东县茶店子镇中心小学

  当前形势下,中学生的课业负担有加重的趋势,小学也不例外,除了作业量大,还存在着作业形式单一、作业内容缺乏多样性等问题,鉴于此,我们开展了以《义务教育阶段数学作业设计的改进策略》为题的课题研究。着眼于初中和小学数学课堂,通过调查及分析,提出改进策略,为作业设计的研究提供可参考的资料,为共同减轻中小学数学课业负担尽绵薄之力。
  一、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现状的调查
  为了解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现状,我们采取了问卷调查的形式,对本地几所小学生和小学数学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整理数据后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发现如下问题:基础知识作业形式单一,书面作业多,非书面形式的作业很少。对数学概念的辨析题比较少,对概念重视不足,弱化对基础知识的辨析。灵活计算的作业欠缺,估算题和一题多解题等较少,动手操作的作业也比较欠缺。图形与几何作业中忽视数形结合思想的渗透,综合作业中忽视渗透分类思想,应用作业中忽视渗透转化思想。忽略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的积累训练。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评价比较单一。
  二、小学数学作业设计中存在问题的成因
  教师缺乏数学作业设计的专业知识,从而影响了教师进行设计作业的能力,这就导致了小学数学作业设计中存在了一定的问题。教师缺乏数学作业设计的意识,多数教师认为作为就是完成数学课本的习题或教辅材料即可。教师缺乏数学作业设计的精力,调查中发现,小学的数学老师基本都担任着班主任的角色,这就更容易使得小学数学教师工作很繁琐,在身心都耗费的情况下,没有精力去设计作业。
  三、数学作业设计的改进策略
  小学数学作业设计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改进,以提高数学作业设计的有效性,提升中小学数学教学质量。
  1.在基础知识训练时满足不同的要求
  首先,为了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可以设计分层型作业。具体地说,在设计数学作业时,对于基础差的学生要注重设计基础题,对于数学较好的学生要注重设计变式题、综合题、应用创新题等。其次,为了改变作业形式单一的现状,可以设计多样性的作业。例如用数学口记的形式描绘学生的数学世界。又如设计小组作业,实验性作业,数学小报等形式,让学生发挥各个方面的天赋。可以在题型上进行变式,比如判断题,选择题,趣味题等,利用这些题型加深对概念的辨析,让学生记住最基本的概念的同时,增加对数学概念的理解能力。例如,关于找质数的学习,可以设计判断题“质数只有两个因数,这种说法是否正确?”可以设计趣味题“将20化成几个质数的和:20=()+()+()+()”。通过对20以内的质数的回忆,加深学生对20以内质数的印象,强化概念。
  2.在强化基本技能时要注重能力的培养
  首先,通过灵活型作业,培养计算能力。可以通过估算题的设计,让学生对计算的结果做初步的预测,形成对数据的初步估计,让学生对计算的结果有一个初步的判断,同时完成验算的过程,从而提高计算的准确性。最后,通过实践型作业,培养统计分析能力。在设计实践型作业时,教师要重点关注学生的亲身参与性。例如关于家中水费电费的调查与统计的习题,可培养学生收集数据和统计分析能力,培养学生节约水电的意识,对学生情感和价值观的教育。
  3.注重基本思想的渗透
  培养学生的数形结合、分类等思想可以通过迁移型作业来实现。例如异分母分数比较大小的问题,可以运用数形结合的思想画出相应的图形进行比较。再例如关于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以及工程完工等问题。培养学生的转化思想可以通过生活型作业来实现,让学生将生活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例如让学生帮家长完成一天厨房用菜采购任务。在作业设计时,要意识到内容来源的广泛性,可以是身边的生活,可以是正在发生的时事热点,从而多方位的学习知识,达到学生的全面发展。
  4.注重基本活动经验的积累
  通过合作型作业,培养交流能力。例如找质数,可以让学生分小组进行找出100以内的质数,以一个班40人可以分为10组。又如可以设计制作作息时间表的习题,让学生建立一定的时间观念,同时督促学生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还需要教师、学生和家长共同参与完成。通过实验型作业,培养探究能力。例如,测量不规则物体(如西红柿)体积。怎样去测量,如何测量,用什么记录等,此作业的解答需要一系列思维活动。通过游戏型作业,培养实践能力。在数学的教学的过程中让学生快乐地学习。例如对路程、速度和时间的学习中,一个小游戏或者小的竞赛,通过努力进行加分或者赢小红旗等。
  5.构建小学数学作业的多方位评价体系
  数学作业的评价中教师要从增加评价的形式,评价的内容等方面进行改革。评价的形式应该体现多样化,要深刻地意识到评价形式中不只是有分数的形式。在小学数学的作业中,增加等级式的评价。这是采用“ABCD”的方式,或者采用“优秀、良好、合格、待合格”的方式,代替分数的一种评价方式。在小学数学作业的评价中,适当增加评语评价。在数学评价的过程中也可以增加评语的评价。例如在学生取得进步时,教师们可以写出来对他的鼓励,表达对他进步的肯定。例如,“这次的作业你做得很好”,“这次的作业你进步了很多”等等。
  在小学数学作业设计中还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它们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小学数学学科的发展,但是任何问题的解决都不是一蹦而就的,而是需要多方位和长时间的努力。相信在數学学科改革的进程下,我们会找到更加合适的方向,让学生们在掌握数学基础知识的情况下,增加了对数学的兴趣,从而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出具有数学能力的人,为今后的科学事业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单方军.小学数学教材习题的有效利用[J].教学与管理,2014,(11):37-38.
  [2]傅玲燕.提高作业讲评有效性的探索[J].教学与管理,2009,(09):63.

 


点击次数:66  发布日期:2022/10/11 10:40:27  【打印此页】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