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情境在数学教学中的创设应用
问题情境在数学教学中的创设应用
四川省邻水实验学校 余静
摘要:创设问题情境进行提效提质是新课改倡导有效教学重要的实施方法。在推进“双减”政策的今天我们可根据教学内容实际选择具体方法,但一定要注意其有效性,能让学生在动脑思考的积极投入中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
关键词:初中数学 问题情境 创设 应用
“知识问题化,问题情境化”是问题情境创设的重要思想和方法,也是新课改倡导情境教学的具体实践策略。但问题情境不是问题与情境的简单相加,而是让学生在体验情境所营造的氛围中获得“问”的诱导与启发,进而主动思考或质疑,产生探究学习之欲望。初中数学作为培养学生理性思维的重要平台运用问题情境辅助教学,更有积极意义。下面,我结合“双减”背景下这两年的初中数学教学实践谈谈问题情境在其中的创设与应用。
一、运用趣味游戏创设问题情境
爱游戏是人之常情,初中学生也不例外。可以说,运用趣味游戏作为教学载体而创设问题情境,把知识寓于其中,是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和心理需求的,更利于学生好游戏需求的满足和“做中学”爱好的实现。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可以根据教学内容之需设置丰富多彩的游戏活动作为情境来引导学生在“玩中学”,体验数学学习的趣味性,从而让他们在数学知识学习过程中获得发展智力、交际能力和情感的培养。我们知道,数学中有很多益智游戏,也称思维游戏。在教学时将其引进课堂成为情境载体,就可让学生很好入境而收心,并在问题诱发下产生解开“为什么”如此的原因探析之需,从而兴趣大增,动力十足。比如,在学旋转这一内容时为了让学生产生良好主体性我们实施者就可在课前准备一副纸牌,情境时从中选择梅花、红心和黑桃的1,3,5,7,9这五个数字牌,然后调整三者的方向,使其朝一个方向。这时可让坐在前面的学生随便选一张,并要求其他学生记下这张扑克的花色和数字。这时我们再将牌作一百八十度的旋转。由于这副牌在转动之后,与其他牌的位置并不相同,所以我们老师很容易就发现了。然而,这位同学并不了解这一点。经过教师的讲解和示范,学生才恍然大悟,原来是老师利用“旋转”的知识“欺骗”了他们。学生们顿时来了兴致,觉得数学好有乐趣,从而有了主体性,积极参与进来。
二、运用实验操作创设问题情境
随着“双减”推进,数学教学实施要实现增质效果,数学实验也随此多了起来。新课程标准要求数学教学要遵循学生的认识和思维的特性,让他们从真实的情境中提取数学问题,构建数学模型。作为教学实施者就可搭建平台引导学生在实验中参与观察、不断猜想,从而发展分析、归纳等思维能力。所以,在数学教学中,教师不可将教材上的实验探究内容置于忽视中,应将有效利用起来,可以通过课后或托管时间去指导他们进行实际的探索实施,让他们在亲身体验中体会到数学探究学习的快乐。比如关于“轴对称”的实验,作为教师就可以先要求同学先准备一张空白纸,并将其折叠起来,再在上面勾勒出自己喜爱的图形。同学们有的在画纸上绘着一只蜻蜓,有的画着蝴蝶,也有的画了一个长方形,还有个别学生画写了一个字母“M”。在这之后,我们又鼓励学生用剪子将这张有“画作”的纸剪断,引导他们动手去感受“轴对称”。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在对其概念的认识上就不会像以前那样一头雾水,反而会从折纸中构造出一个真实的“轴”来。这样的实验问题情境的实施更能激发学生动手操作和动脑思考的同时发生,实现提质增智效果。
三、运用生活实例创设问题情境
数学源于生活。新课标在其“教学建议”是中明确要求我们实施者“应当努力创设源于学生生活的现实情境”来进行教学。而且,其还在接下来的篇幅中还对这样的“现实情境”作为明确阐述,那就是学生身边的、熟悉的、真实的生活问题。因此,我们应选择学生身边的、生活中的现实例子来进行创设教学情境,即生活实例情境,从而激发了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应用的积极性。同时,我们这两年的经验也表明,数学必须与真实的生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这样,它就会变得鲜活起来。在数学教学中,老师通过适当的问题情境的创设应用来接近学生的真实生活,并引进新的课程实施中,使学生感到更加有亲切感,感受到数学近在咫尺,由此引发了对数学的浓厚兴趣,开启了思维之窗,挖掘了创作之源。比如,在公交站台的门口,往往会在1米1和1米4的地方画出一条红色的线,当孩子经过此处时,就可以看到自己的高度是否超出了免费的范围。或半票或全免,可以确定小孩是否要买一张全票。这时我们就可通过“一问”来促使学生点燃思考的火焰,从而让他们自己去想问题的答案。这样更利于学生反哺生活的意识增强。
四、运用典故轶事创设问题情境
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数学积累了大量的故事,其中不乏著名的数学家故事,也有许多有趣的传说、名人轶事等。历史上的一些数学典故,有时候可以用来创设问题情境以反映知识的发现或形成。因此,在课堂上,我们可以通过讲故事的方法来创设问题情境进行应用,从而使他们更好地了解所学的内容,使他们更好地学习数学历史。不仅如此,还可增强他们的学习能力。比如在“相似三角形的应用”教学中为了让学生思维投入其中发挥作用,我们就可以利用古代希腊的泰勒斯如何测量金字塔的高度的故事来创设情境,同时又用各种形象图像演示来增强直观性,这样就把学生学习兴趣很好地调整到了一个极浓的状态中,学习求知欲大增。另外,利用典故轶事创设问题情境进行数学教学还可以增强学生民族自豪感和培养爱国主义精神。
总而言之,问题情境创设之匙很多。作为一线教师,在“双减”推进提质中,要积极创新创设方法,并探索出有效的应用途径,使问题情境更好地为教学提质服务。
参考文献:
[1]李永富,初中数学问题情境创设的几种方法[J].黑河教育,2020年。
[2]王桂鑫,创设问题情境助力初中数学有效教学[J].学周刊,202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