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在学前幼儿教育中的有效运用
信息技术在学前幼儿教育中的有效运用
四川省武胜县烈面第一幼儿园 舒润东
摘要:有效运用信息技术助力学前幼儿教育的实践意义是多方面的,不仅有利于教学手段的灵活,而且促进了教育观念的更新和实现教师角色的转变。
关键词:学前幼儿教育 信息技术 运用 有效
随着信息化发展,信息技术入驻校园与学科教学进行结缘整合而进行创新实践越来越有深度和效果。学前幼儿教育作为人生启蒙教育的重要实施平台运用科技成果惠及实施,通过更新幼儿教育手段也是加强幼儿教育的强烈呼声之后的重要变化。现在信息技术入园已成为学前幼儿教育普及普中装备检查的重要内容,其重要性就在于这种科技物化设备是幼儿教育获得高效实施在手段上的重要保障。传统幼儿教育由于教学方式简单,加之学前儿童年龄较小注意力不能较长时间集中,课堂上容易出现东张西望,缺乏自律性。如果我们不能探寻到能让幼儿注意力更长时间集中到所学内容上,就无法实现有效教学。而运用信息技术整合成为新手段来进行学前幼儿教育,不仅能营造出一个愉快的生动活泼的学习气氛还能有效调动幼儿学习主体性,能聚焦幼儿视野,将其易分散的注意力再次回到课堂上来,能更好地成为学习主体。
一、信息技术的有效运用,有利于促进教学手段的灵活
信息技术运用于课堂上,成为教学的重要辅助手段,这是不争的事实。由于其具有传统媒体手段不可比肩的巨大优势,又成为我们教师创建高效课堂的不可或缺的重要支撑。对于幼儿教育来说,由于信息技术呈现方式多样化,能将知识寓于图片、声音、动画之中,能将静态知识转变化动态的,符合幼儿视觉需要的学习进行,故受也深受幼儿青睐。我们知道,幼儿毕竟处于启蒙期而知识浅薄,单一的学习方式不仅让他们感到枯燥乏味,而且对他们学习兴趣的奠基培养也很不好。因此,我们教学时,尽可能运用多媒体呈现动态的知识,通过绘本方式的呈现,在图文结合的感知中使他们获得更多的善恶、对错、美与丑等基本伦理观念和科学常识的认知,这样就有助于这群儿童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以及帮助他们形成认识的理性结构。以往,我们对幼儿的教育方式,多是通过在教室里用一些具有哲学意味的小故事来吸引他们眼球的,或是通过音乐、挂图、舞蹈等来促使他们注意力不分散的。随着科技的进步,许多幼儿的知识水平和认知能力都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传统的故事、挂图等方法无法满足他们的好奇心,因此传统的教育方式需要革新式的变化,要利用现代手段来更新。而信息技术的到来,无疑实现了这个促进。
二、信息技术的有效运用,有利于促进教育观念的更新
新手段必然会引起新观念,形成新手段支撑下的新的理念的产生。从信息的传播与教育的发展历程来看,教学内容的传递方式和效果取决于某种技术手段对教育的支持度,而技术对助教优学的科技性对教学效果的实现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毫无疑问,随着现代技术的发展,新媒体、新手段的出现带给了教师观念上的巨大冲击,以手段促教改,实现了观念上的更新,这是“以物推人”的做法,也是我县“五育合一”教改聚焦课堂求质量的政策要求。作为幼儿教育实施者必然要在观念上作出调整和转变,要接受种新事物,从认知上要理解这种手段。只有基于观念的更新实施,我们才能在设计与教学展开时才能主动地用这样的先进手段,才能有创新地去优化教学。而且,经达实践加探索,人们就会发现在幼儿教育中运用这种手段还可以有效调动幼儿参与和积极对话,更利于我们提质增效的实现。
三、信息技术的有效运用,有利于实现教师角色的转变
幼儿教育的主体是谁?课堂上对话的双方是教师还是学生?曾经我们为此争论不休。随着新“纲要”的颁布,我们明确了课堂应该是谁服务于谁了,也就是我们是主导,幼儿在课堂上就是学习主体。基于这样的角色划分,我们在课堂上乃至课外的一日活动我们都得致力于为幼儿学习服务、发展服务。而传统教学,强调师道尊严,教师扮演的不是“主导”而是“主宰”,课堂上教师“说了算”。就像韩愈对“师者”的定义,其表明教师就是教材知识的持有者、传播者和解惑人,更是权力的标志。而在幼儿教育中,教师是他们的楷模,教师的举手投足都会对我们的孩子产生影响。而在信息化时代,教师的作用也会随之改变。在这种情况下教师也不再是幼儿获得知识的惟一渠道,而老师的权威感也随之而降低。幼儿知道的,老师未必知晓。老师这种角色的改变,并非因为教育科技导致了“主人”的角色作用的退化,而是让教师角色更丰富了。发生这种改变,正是对教师这个职业的深掘和发展,使得老师的作用更加多样化。首先,作为教育的传播者,作为区角活动的组织者和园内生活的管理者,作为幼儿一言一行的榜样,老师的作用并没有改变,反而更需要。其次,要逐步从“知识的灌入者”向“引导型”的角色转换。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知识和信息的在类别和数量上的不断增长,这种变化的到来对幼儿的学习策略和学习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需求。幼儿虽然还基础差,自学能力还不具备,但我们适当渗透是必需的。从小培养幼儿自主学习意识,提高他们学习兴趣是我们幼儿教育为为他们以后长远发展奠基情感支撑应成为幼儿教育的最大贡献。这一点,是我们学前幼儿教育实施者们应着力思考并实践探索的课题,千万不要急于授知识,教师的“主导”作用不能体现的知识的传多传少上。
当然,信息技术的作用还有很多,我们不可能一一论述。在实践运用中,我们一定要结合实情运用,注意不要长时间运用,容易给幼儿视觉带来伤害。科学,适时的运用才是有效的,对幼儿发展才是有利的。
参考文献:
[1]蔡好莉,多媒体技术在幼儿园教学中的运用[J].学周刊,2018年。
[2]钟静勤,浅谈多媒体技术在幼儿园教学中的运用与思考[J].读与写,202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