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议“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改进措施
小议“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改进措施
广西玉林市陆川县世客城小学 丘冬锦
摘要:
“双减政策”目的是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在“双减政策”的实施下,小学语文学科要在作文教学环节加强对“双减政策”的落实,制定完善的作文教学计划,优化作文教学方案,改变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学生对语文作文教学认知,使学生在有针对性的个性作文、教学计划下,分层次实现学习目标,在减轻学生负担的同时,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加强对作文知识要点的掌握,提高作文能力,增强语文学科综合素养,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
关键词:双减背景、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改进措施
随着“双减政策”的实施,小学语文作文的教学要改变学生对语文作文教学认知,使学生在有针对性的个性作文、教学计划下,分层次实现学习目标,提高写作水平。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实际学情,将“双减政策”的指导思想贯穿到作文教学的全过程中,培养学生语文作文能力,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达到快乐写作、快乐学习、快乐成长的育人目标。下面结合本人的作文教学实践经验就此开展探讨。
一、“双减”政策的内涵
在应试教育背景下,为了使学生的语文成绩获得有效提高,很多学生已经进入题海战术中,无论是身体还是心理都感到疲惫,产生了沉重的学业负担。但是,结合学生的情况也可以发现,有些学生即便做了很多重复性练习,但其成绩还是无法获得有效提高。所以,若想将小学语文教育的成效增强,不仅不能将学生休息的时间占用,也不能随意为学生布置大量的作业,将学生的学习压力降低是必须要落实的。在“双减”背景下,需要为学生减去语文教学中缺乏科学性的相关内容,减少对学生知识探索所形成的消极影响。在教育工作中,教师应合理减少学生的学习压力,增强学生单位时间的学习成效,保证教学的合理性,也要做到对知识教学与能力培养之间的有效协调。但是,“双减”政策的落实并不代表为学生随意减负,这并不是开展语文教育的目标。教师应结合语文教育的人文性与工具性进行深入思考,通过工具性让学生学会有效的学习方法,加强教学效率,利用人文性让学生获得知识、情感等多方面的发展,使学生更愿意开展语文知识的学习。
二、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改进措施
1、提升学生写作素材积累能力。小学生在进行写作练习时通常出现提笔忘词、不敢下笔等问题,主要原因在于学生头脑中的写作素材积累不够。教师要帮助学生锻炼素材积累能力,引导学生在生活中细心观察。针对低年级学生,在大课间,教师可以让学生对同学游戏时的表情、神态和动作进行观察。上课时让学生将自己所听所看尽情表述出来,通过观察培养帮助低年龄段学生加深记忆,积累写作素材。通过边玩边学的方式,勇敢表达,帮助学生在“说”中提升写作素材积累能力。因此,要注重给予适当引导,让其对生活观察更加深入、更加细致。生活中很多平凡之物均是写作素材。
2、促进作文生活化。小学语文的作文教学要结合“双减政策”,促进作文的生活化。小学生通常认知能力有限,生活经验不足,对于生活中新鲜的事物有着浓烈的好奇心,教师要结合作文的生活化发展方向,用丰富多彩的生活实践,让学生们从生活中挖掘写作素材,养成良好的思考习惯、写作习惯。教师要培养小学生的写作意识,养成积累生活素材的习惯,实现作文的生活化,教师要引领小学生体会生活中的场景,积累更多的素材用于写作,使学生主动地发现美、挖掘美、利用美,进行作文练习。
3、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若想有力提高学生写作能力,必须让学生心中拥有大量美词、美句储备。当前“双减政策”正在落实,学生可以有效利用课余时间进行课外阅读,多积累作文素材,同时教师指导其准确应用,以此创作出高质量文章。然而,语句积累是一个长期性过程。写作练习也需要在学习、生活中不断练习。
在小学时期,学生对于课外书籍普遍停留在故事绘本等形式,对于文学性阅读体验比较少。教师应让学生准备一个专门用来摘抄的本子,在看到优美的语句时立即抄写下来,长期坚持就会让学生拥有一定语句储备量。在学生上升至高学段后就可以鼓励其阅读一些文学性质书籍,为日后深层次写作奠定基础。
4、锻炼学生作文批改与评价能力。作文修改与评价可以让学生亲身经历。教师要引导学生在每次完成写作后养成自主检查的良好习惯,将文章中错字、病句加以改正,缕清语句逻辑。还可以让同学之间交换文章阅读并修改。在学生批改后,教师要进行二次批阅,指出优缺点。要注意教师在评价时要以鼓励为主,教师评价直接影响学生写作积极性。教学时要多注意学困生,及时发现其作文中的优秀部分,通过表扬和认可提升其写作信心,调动其主动写作兴趣。
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可以尝试将看、说、写、改有效结合,先观察、再描写,完成写作后教师选出不同类型作文进行阅读,让学生在读完后进行点评,指出文章的优点与不足。通过有效结合训练,帮助学生获得多维度练习。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作文在教学阶段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作文训练不光在于培养小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更在于培养其书面表达能力,这也是提升小学生逻辑思维能力有力途径。在“双减政策”下,教师要鼓励学生在课后多进行拓展阅读,多参加课外活动以此积累写作素材。学校教师要创新教学方法提升学生写作兴趣,引导学生间相互评价、修改作文,有效提升课上教学质量,做到减负不减质,切实提高学生写作能力。
参考文献:
[1] 吴敏.“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增效减负的措施[J].小学生作文辅导(语文园地),2021,(12):3-5.
[2] 张玉芳.“双减”背景下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整合运用[J].数据,2021,(12):149-150.
[3]宋红影. 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思考与实践[J]. 当代家庭教育,2021,(27):125-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