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实现初中数学高效教学的提效策略谢文娟
论实现初中数学高效教学的提效策略
四川省盐源县干海初级中学校 谢文娟
摘要:要实现初中数学教学有效性提高就需要执教者丰富的提效策略。而无论哪种策略的应用都应基于学生学习主体性调动,培养学生兴趣应是首始,转变教与学方法应是关键,精心设计课堂练习应是支撑点。
关键词:初中数学 高效教学 提效策略 实现
提效提质是近年来“双减”政策践行着力解决课堂问题的主要方向,也是一线教师孜孜不倦为之奋斗的工作目标。初中数学在这股政策落实洪流中也得到了众多专家的重点关注,也寻觅到了丰富的提高有效性的提效策略与方法。但落实到实际教学工作中,并未真正成为科学有效的提效途径。当然,这与教师对高效课堂的认识有关,也与他们理念分不开。作为践行者,在这几年探寻“双减”政策落实的过程中我开启了提效策略的探寻模式,经过反复实践与反思,我发现这几个效果的实现一定能使课堂教学质量大幅提升,变成新课标所说的最好的数学教育。下面,我结合实际聊聊实现初中数学高效教学的提效策略。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生主体性
作为一种自觉动机和认识倾向的兴趣是学生主体在持续学习过程中获得强劲动力的发动机,对学生能否在主体践行中充分发挥作用起到了“定向、推动和激励”等多重作用。学生是课堂主体,当他们对学习感兴趣时就会乐此不倦,并表现出强烈的主体性,其高度集中的注意力使其感知、理解更加敏锐有效。因此,我认为要提效,直奔主题式的课堂教学是不科学的,我们应该以激趣为首始,让学生具有强烈的学习积极性内驱他成为主人有主体性,能自觉参与并表现出强烈的学习欲望。此时才是使学生成为主体的最佳时机,他们才能积极建构,形成数学能力。在实践教学中,我们最好在开课伊始就注重激趣煽情,使学生一开始就保持较高兴趣并积极参与其中。当然,激趣方法很多,不同教师激趣的方法与策略也各不相同,不过,结合教学内容、学情考虑与选择激趣方法总是有利于学生主体性增强的。
二、转变教与学方法,增强过程新颖性
课堂是“双主”互动对话阵地,是教、学双边活动开展平台。有教师的教,也有学生的学,二者的关系应理解为学是主体,教致力于学。这是践行新课改的一条重要理念,也是提高教、学有效性的一种良好方法。不过这需要以教师转变观念为前提的实践行为,才能真正做到转变教的方式,优化学的方法。
(一)改变“满堂灌”多用启发式教学。传统数学课堂,教师总是独揽讲台,从开课到结课都是一个声音,那就是教师的“满堂讲”、“满堂灌”。在这种模式下,学生就养成了一种被动接受学习的态度与习惯,像襁褓中的婴儿只等教师“喂与灌”。这种教学模式,显然扼杀了学生主体性,学生形成知识、建构知识的能动作用被取代,这与现代心理学、教育学研究理论相悖的。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体。这是新课标给一线教师的明确践行要求。如何发挥学生主体性,那就是要把学习阵地---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从被动中站起来有“我要学”需求,真正成为学习主体。为此,执教者要转变观念,更新理念,充分发挥组织人、引导人角色作用改“灌”为“启”,启发学生去学,引导他们去学。只有这样,学为主体才能实现,以学的效果为主要的教学提效才能在教法得当中得以实现。
(二)授予方法转变学习方式。这是提效的关键,我们常说教得好不如学得好,会教不如会学。因此,我认为转变学生学习方式对于提效提效至关重要。新课标给出了新的学习方式,虽然不多,但他们相互组合又可创造出新的学习方式。在数学教学中,我们应经常采用自主探索和协作交流的方法来进行教学和数学实践,但这要求我们在教学中要主动地创造有利于他们主体作用挥的氛围环境,使他们愿意说、能交流;善于在合作分享、展示自己在自主学习中的所获。从实践来看,提效的实现过程显然是活泼的,积极主动的动态互动过程。这种教室、这样的课堂是属于学生的,是以学习为中心的教学实施。
三、精心设计课堂练习,增强应用实践性
“双减”下的课堂练习常常是延伸的,课内带课外是其根本特征。我们知道,精心设计的课堂练习流程有利于增强知识应用实践性,不仅能帮助学生消化知识、内化技能还能在促进智力发展、提升实践能力等奠基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故而,我认为要提效就应该强化设计。实践中我们可从这三个方面加以着力:首先应渗透数学思想方法,使生活和数学融为一体,增强学生数学应用意识。再次要启迪学生思维。训练设计要立足于当目所教,结合学生的数学现实情况和心理特征,并在一定程度上兼顾不同的学生的不同学力现实需求,为他们的学习创造更利于没有束缚的训练条件,让他们自行探究各种问题的解题方式,并能激起他们自己的求知欲,让他们在适应自己发展的舞台上获得更多更丰富的实践体验,并得到思维的深度和广度培养。实践中我们要把这三方面作为设计的依据或出发点,做到精心设计,把它变为集目的性、指导性、组织性一体的数学实践,让学生能从中获得真正的实践锻炼,能把所学知识转化学习技能和数学生活技能,能实实在在解决生活问题。
总之,要提效,实现“双减”要求,我们教师不但要转变教学观念和发挥自身主导作用,还要着力激发学生兴趣发挥他们主体作用,既要有明确的目标又要有灵活教与学方法,成效显著的教学措施,以及能帮助学生快速将知识转化为技能,形成生活能力和数学素养的实践练习平台。只有这样,我们提高教学有效性才能看到希望,才能为学生良好素养奠实基础,真正在“双减”中实现高效课堂教学之梦。
参考文献:
[1]周景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之我见[J].教育现代化,2019年。
[2]李林涛,初中数学教学有效性提高的策略探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2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