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期刊浏览

国际刊号:ISSN 1672-5905

国内刊号:CN 11-5147/G4

邮发代号:2-418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教育部高校师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联系我们

投稿邮箱:jsjyyj218@163.com

网    址:www.jsjyyj.net

论数学教学中“优学提质”的有效实践刘 聪

论数学教学中“优学提质”有效实践

四川省邻水县鼎屏小学  刘聪

摘要:在数学教学中要实现“优学提质”我们就必须从学生情况分析出发,基于学生数学现实创新策略,特别是运用能激趣法、生活化、分层化的教学方法进行施教,在提高学生主体性的基础上才能从根本上达到“优学提质”目的。

关键词:小学数学  “优学提质”  有效  实践策略

“优学提质”,让学生获得更好的数学教学培养是我们数学教学践行“双主双优”新课改和“双减”政策提效提质要求的重要追求,也是我们为之努力、强化数学育人的目的所在。在全面促进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当前我们如何从传统高耗低效的教学中走出来,创新“优学”策略,达到提质育人,就成为我们一线数学老师提高教学有效性和学生数学成绩的重要追求。我们知道,在以学彰教的今天教的有效性源于学的有效性,反过来,优化了教的方法自然也优化了学的路径,提高了教的效果自然学生学的效果也得到了提高。因此,从这两方面讲,教与学有效性具有了共同指向性、目的也有一致性。但多年实践告诉我们,只有加强教学针对性,从多方面进行学情研究并采取因材施教策略才能真正让学生获得发展机会。因此,我们要“优学提质”,就需要先从学情分析着手,找到基于学生数学现实的实践策略而实施。

一、影响数学教学“优学提质”的原因分析

影响主体学数学实现“优学提质”效果的因素不止一两项,概括起来讲,是两个大方面,一是自身内部原因,另一个是外部原因。

(一)内部原因。学生是学习主体,影响他们“优学”的方法和效果就是他们自身在提高学习效果过程中主体性不强,导致提质难以实现,没有受到很好的数学教育。在这几年研究中我们发现影响学生“优学提质”的内部原因这样几种,一是目的不明,学习缺乏兴趣和进取心;二是有自卑障碍,因没有体验成功缺乏勇气;三是学法缺乏,不能学以致用;四是自主力不够,依赖心理强。正是因为这些主观因素,导致学生主体作用未在提高自身数学学习效果和成绩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出来,故而无法体验到数学学习成功带来的愉悦体验和由此生成的满足感与愉悦感,信心渐失,动力与日下降。

(二)外部原因。不能促使学法优化和提质效果实现除了学生自身主观原因外就是外部原因所致了。在这几年“双主”研究中我发现影响学生主体作用充分发挥的外部因素有这样几种:一是不良家庭环境影响;二是教师方面因素影响。这当中既有情感问题也有教法问题,更多的是老师没有在“亲其师乐其学”这个方面作文章,导致教学分离。三是新教材内容与学生发展水平不适应也是不能“优学提质”的重要外部原因。现行西师版教材与过去老教材相比既增添了一些新内容又将后面内容作了前置处理,在难度上有所加大,抽象性增强,同样不利于“优学提质”效果的实现。

二、数学教学中实现“优学提质”的实践策略

要实现“优学提质”,就应在分析学生现有学情基础上创新实践策略,针对造成学生不能“优学提质”的内部原因和外部原因而不断优化教法和学法,使教更助力于学,“质”更利于育人。

(一)实施趣味性教学。教学艺术的真谛就是激发兴趣,使学生在兴趣内驱上充分发挥主体作用。基于此,要“优学提质”提高学生数学学习成绩我们就必须想方设法培养能给学生带来强劲学习动力的兴趣,使之在其内驱下自觉成为学习主体,进而“我要学”。在数学教学实践中能激发学生主体充分发挥作用的兴趣的方法很多,如直观化教学、寓游戏于教学中、讲故事、开展竞赛活动等,都是有效的激趣策略且都能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学习的乐趣,进而主动学数学。

(二)实施生活化教学。生活化教学是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实用性的良好策略,也是激趣的有效方法。新课程理念要求人人学习有价值的数学。我们知道,数学的价值源于从生活中来又到生活中去的应用有着非常大的广泛性。我们教学实例可采撷现实生活中的例子,鼓励学生把习得的知识和发展的技能又反哺于生活,去解决生活问题。这就是有价值。为此,我们教师要有这种教学意识和卓识远见并主动地让他们在自己所熟知的生存环境中发现数学、掌握数学、运用数学,使他们体会数学的价值以及体会数学与自身的发展之间的联系,进而提高自己对数学的自信心;学习以数学的视角来看待和思考周围的事情,运用自己的数学方法来处理现实中的问题。通过这样练习,不仅激发了学生兴趣,激活了他们想象,巩固了知识,还使我们的学习主体充分体验到了生活无处不有数学的普遍性,在增强他们数学应用意识的基础上还提高了灵活运用数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创新实践能力。

(三)实施分层式教学。“优学提质”效果的实现在新课标中应理解为让学生“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我们知道,这是一个理想目标,在实际中,学生因个体差异,学力不同,接受力不同,而在班级授课制背景下,要获得“齐步走”效果,是很难的。要解决这个问题,有效的方法就是实施分层式教学,让不同学生学同一教学内容下的不同要求的知识,这样,就可满足学生多方面的学习需求而且能让不同层次的他们都能获得更好发展,实现“跳一跳”效果,进而获得的成功体验又催发他们再次努力的学习兴趣。

当然,“优学提质”的实现之匙还有很多,如励志教育、强化学法指导、直观化教学等手段都是有效策略。但我认为从学生数学现实出发施教、注重兴趣激发才是主要的,而且提质效果也非常明显。

参考文献:

[1]覃玉英,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方法探索[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9年。

[2]王智平,探究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突破重难点的方法[J].科学咨询,2016年。

 


点击次数:26  发布日期:2022/10/5 8:43:19  【打印此页】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