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期刊浏览

国际刊号:ISSN 1672-5905

国内刊号:CN 11-5147/G4

邮发代号:2-418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教育部高校师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联系我们

投稿邮箱:jsjyyj218@163.com

网    址:www.jsjyyj.net

品苏轼诗词文章,强德政思想侯昌林

品苏轼诗词文章,强德政思想

中国共产党武胜县委员会党校  侯昌林

 

今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再到来到四川考察,走进三苏祠,激起我们拜读苏轼的诗词文章的冲动,感悟他的德政思想的光茫

习总书记多次表示他很喜欢苏轼的文章,他曾在中央党校干部培训、中央纪委会议、中共中央政治局学习、十九届四中全会等会议上和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引用苏轼诗句,他也曾在印度世界事务委员会演讲、秘鲁国会演讲、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和第五轮中美人文交流高层磋商联合开幕式上致辞等演讲活动中引用苏轼名典。腹有诗书气自华”“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以至诚为道,以至仁为德”……这些都是习总书记在不同场所引用过的苏轼诗句。总书记此番寻访三苏祠,再一次向我们隆重地推介了苏轼 

一、博学广识,厚积薄发

苏轼是北宋文坛著名领袖,他无论在文学上的诗词、艺术上的法与绘、生活中的美食以及水利施工都有着极高的成就他是我史上少有这和他热爱读书学习和结合实际思考是密不可分的。

一生热爱学习,广泛地阅读诸子百家各类文章博众家所长,积累了相当深厚的文学修养

苏轼聪明伶俐不免也就有了骄傲,来遇到一位老指点,羞愧难当,于是写下了“发奋识尽天下字,立志读遍人间书对联他也曾写下“诗书不厌百读,熟读深思子自知”的诗句,强调文章要多读多思考才能理解其中的涵义。苏轼不仅爱学习,他也善学习。在获取进士功名后,在《送张琥》一文中写道:我从小的时候就立志做好学问侥幸的是比你早进士你考进士也还是很。我现在纵然看到自己的不足之处也不太容易了,现在大家虚妄地赞许我。唉!你如今应该注意克服这些不利因素的影响,脚踏实地地认真研究学问!通过大量、广泛地阅读各类书籍,简明扼要地吸取其中精华只有积累了大量的各类知识后你才能准、有力地表达出你的观点

2009年,时任中央党校校长的习近平同志在中央党校的春季专题研讨班开学典礼上引用苏轼的诗句——“腹有诗书气自华告诫我们的党员干部通过研读古人经典,陶冶情操、增加才情,通过读书提升个人的修养和境界。

我们的广大党员干部要学习苏轼的好学、善学精神。一切事物都是在发展变化的,特别是新时代各类知识日新月异,我们不能墨守成规,要活到老、学到老,只有不断地学习,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一是要爱读书、读好书,通过阅读古人的文学、哲学等各类经典、从优秀的传统文化之中汲取现代的治国理政的新理念、新思维,做一个腹有诗书气自华新时代党员干部。二是要从工作实践中学习。我们要在工作学会观察、善于观察、勤于总结,从成功中总结经验,从失误中总结教训。三是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人民群众里蕴藏着无尽智慧和力量,我们的干部要践行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理念,深入群众探寻解决问题的办法和思路,发现为人处世的博大智慧。

二、建立良好家风,厚植家国情怀

苏轼为官40一直都是勤勤恳恳、尽职尽责、关心百姓冷暖其良好人格的形成,得益于其良好家庭环境和教育。

苏轼父亲苏洵苏轼小候经外出游历,回到家中后就会给苏轼讲述名山大川、风土人情、人情世故等道理,这使得苏轼就有超凡见识,兼济天下的博大。苏洵对苏轼功课要求十分严格。苏轼在《夜梦》一文中,描写回忆父亲严厉监督他学习的场景:晚上梦见小时候很贪玩儿,按照父亲要求,当天应该把《春秋》这本书读完,结果只读到桓公庄公那一章,还没到全书三分之一。提心吊胆地担心父亲来检查的,好像一条嘴里挂了鱼钩的不安小鱼。

苏轼母亲程夫人仁慈、善良、贤淑苏轼家院子边有很多树,其母亲平常把院子打扫得干干净净,很多鸟雀飞来筑巢,苏轼不让苏轼和家人捕鸟或上树鸟蛋慢慢地,院子里的鸟儿也不十分怕人。苏轼也常伙伴们围着这些吃食给它们。苏轼《异鹊》一文中,诗句“昔我先君子,仁孝行于家……是时与鹊,巢鷇可俯拏。忆我与诸儿,饲食观群呀……”记了这些有趣的场景。苏轼小时,母他读《后汉书·范滂传》,范滂被后世称为义士,因他遭受被通为不连累他人,他主动投案,以赴,年仅三十三岁。读罢文章,苏轼心生感触,十分认真地他母亲:我长大了也要做像范滂这样的人,母亲觉得可以吗?古人是十分讲究趋吉避凶的,有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之说。对苏轼这样的提问,其母很肯定地回答道,你能做范滂那样的人我就是范滂的母亲在苏轼父母的言传身教影响下,少年的苏轼就立下为国为民的远大志向,苏轼最终也是求仁得仁,在一生从政中践行着了自己儿时的梦想

良好的家风是一个家庭的无价之宝是留给后代子孙最为宝贵的遗产。习总书记特别注重家教家风工作,在很多会议和场和都提到家教家风教工作。

家庭是构成社会的细胞,良好家风是良好社会风气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人无论成绩多大、地位多高,“家”都是他最终要回归的地方。我们的党员干部用心用情去经营好自己的家庭,远离低级趣味,用自己良好的个人修养去影响家人,建立起良好的传世家教家风。我们要在忙碌的工作中抽出时间陪陪家人,一是处理好夫妻关系,因为夫妻是陪伴自己一生的人,良好的夫妻关系是幸福家庭的基础。二是教育好自己的子女。子女的健康成才是我们一个人这一生最大的成功。在对子女教育中既要严,更要爱,激励孩子树立爱国情怀,成一个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做一个利他的人

三、非吾所有 一毫不取的清廉

苏轼为官40载,之所以能名垂青史,还源于他为官清正廉洁。

苏轼《赤壁赋》中的 “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所有,虽一毫莫取”等诗句明确地表达了他清廉的观点在《宝绘堂记》一文写有“君子可以寓意于物,而不可以留意于物”的诗句表明一个品行高尚的君子能够将自己的情感寄托在美好的事物上面,但不能过于留意或沉溺这些身外之物的道理。在《六事廉为本赋》一文中他提出了“功废于贪,行成于廉”的廉政思想。在《后杞菊赋》一文里他记录了求杞菊食之,扪腹而笑密州为官生活。作为密州最高军政长官,他食枸杞野菊花,却能扪腹而笑,其廉洁奉公、超然物外的清廉政德节操为后世所景仰。

201211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第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中引用的用苏轼的诗文:物必先腐,而后虫生告诫腐败问题如不及时治理就越来越严严重,到最后将亡党亡国。

我们的党员干部要学习苏轼身上廉政爱民、慎思慎独的作风,防微杜渐,坚持反腐拒腐,廉洁自律,做到堂堂正正做人、勤勤恳恳做事,清清白白做官,坚守好名位关、权力关、金钱关、色情关、友情关,做一个忠诚干净担当新时代的好干部。

四、心系苍生的民本思想

苏轼一生都在践行着为民请命的民本情怀。无论在朝廷为官,还是被贬于朝野,他都践行着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思想

为治理水害泛滥,他潜心研究水利,最终在水上治理上取得重大成就。在杭州西湖疏浚造堤,在徐州奋战洪水,在惠州修桥治水。林语堂称之为:东坡简直是火命,一生不是治水就是救旱,不是在忧愁全城的用水,就是在担心水井和运河的开凿。”

苏轼爱民如子。在密州期间收养救济婴儿数千人,他在《与朱鄂州书》一文中写下 “轼向在密州,遇饥年,民多弃子。……所活亦数千人” 记录了这一经过。后,苏轼路过密州赴任登州,当年那些被他收养活下来的弃儿纷纷前来叩拜感谢。他在《谏买浙灯状》一文中呼吁当朝皇帝深计远虑,割爱为民,在《黄楼致语口号百川反壑,五稼登场·初成百尺》中也发出谁凭阑干赏风月,使君留意在斯民的关注老百姓的呼喊

苏轼以实际行动践行了本”这一儒家的核心思想。习总书记在海南视察时引用苏轼《赐新除中大夫守尚书右丞王存辞免恩命不允诏》中享天下之利者,任天下之患;居天下之乐者,同天下之忧一语来勉励领导干部要胸怀天下,为民服务的重要性。

新时代的党员干部要传承苏轼的爱民精神牢记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为人民谋幸福初心使命,深刻理解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的内涵,把人民群众利益在首位,用心用情帮助解决好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把人民至上真真切切践行在我们的行动中,落实到人民群众的心坎上。

五、不计个人得失,坚守担当初心

苏轼一生既反对王安石为代表的新党激进的变法改革,也不赞成以司马光为代表的旧党一味的顽固保守,最终成为新旧两党争斗的牺牲品一生三度遭贬。即便远在外,他也坚守着自己的初心,一个个毫不起眼地方出了不平凡的业绩。

举大体而不论小事,务实效而不为虚名(《贺杨龙图启》)就是苏轼以终生践行的座右铭。他在杭州通过对西湖疏浚淤泥筑牢才有了后世西湖淡妆浓抹总相宜,今天我们称西湖湖堤为“苏堤“这即是美称,也是对人们对苏轼的怀念;在密州苏轼通过施行抗旱灭蝗、厉行法治等系列政策使得人民生活稳定、安居乐业。在徐州,他通过观察分析,提前预判,通过大力修建坝防御并开仓放来救济提出筑堤防水,利在百世的主张,为后世抗洪赈灾提供了借鉴。

苏轼身上这种不计个人得失,坚守担当初心,敢于直面现实,不当两面人,不趋炎附势以从容态度去应对基层的复杂环境与各种风险挑战的精神值得我们每一名党员干部去深入学习

六、面对逆境挫折的勇气

苏轼一生官运坎坷,不仅是官越做越小,而且是人越贬越远但他从没有用消极的心情去放任自己的人生。在贬谪漫长路上,他以文抒情、以苦做乐。遭遇人生最大挫折乌台诗案,差点丢掉性命被贬黄州后写写下了《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诗句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让人感受到的是一个挺身面立、潇洒从容的侠士,丝毫没有一点畏惧颓废之情。初贬的日子里他依旧泰然自若、洒脱前行,品尝慢著火,少著水,火候足时自然美的东坡肉的美味生活,寄予着千里共婵娟默默祝愿,依然保持着射天狼的雄心壮志。

让人分明地感受到的是无论他哪里,他的生活里处处都充满了生活的趣味,他是把苦难的日子活出了一道明亮的、把苦难的日子酿成了芳香的酒。在我们的人生道路上,定然会遇到各种烦恼、矛盾的碰撞、利益的冲突甚至挫折的考验……。我们要学会身处逆境也不气馁,在艰难的时光里保持豁达从容的心态,打破固定思维,找到突破工作困境的路。

苏轼为万世后人所景仰,不仅仅有他出类拔萃的诗文,还有他博大的胸襟、一生不变的为民的情怀。古之大事情者,不惟超世之才,亦有坚韧不拔之志是苏轼一生最真实的写照。我们的党员干部锤炼自己的德政修为,保持内心的强大和坚定,坚守初心使命,对党无比忠诚、对人民赤诚热爱,做一个有才气、有使命担当、新时期人民的好干部。

 


点击次数:26  发布日期:2022/9/1 14:21:29  【打印此页】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