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期刊浏览

国际刊号:ISSN 1672-5905

国内刊号:CN 11-5147/G4

邮发代号:2-418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教育部高校师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联系我们

投稿邮箱:jsjyyj218@163.com

网    址:www.jsjyyj.net

探讨构建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策略强少杰

探讨构建初中道德与法教学的策略

国营第七0二厂职工子弟学校     强少杰  

内容摘要:初中阶段的学生具有很强的可塑性。道德与法作为初中阶段的一门基础课程,在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培养上具有启蒙作用。在实践教学中充分渗透道德和法教育,使学生不断规范自己的行为,树立法制意识,不断提升教学实效性,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关键词:探讨 构建 初中 道德与法 教学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学的进步,教育教学的改革也在跟进,新的课程标准中,具体明确的提出初中道德与法的课程学习主要以学生为主导,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这是学生学好道德与法学科的重点也是关键点,作为道德与法老师不可忽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重要性。道法课程作为打开学生视野重要科目,道法老师在面对这样艰巨而又光荣的使命时,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就显得极为重要,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自觉参与到课程的学习中,教师教学也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教学重任,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中,创建高效课堂。

一、认识道德与法科的重要性

首先,我们要建立正确的价值观针对初中学生的思想教育而言,对其实施目的性、系统性的道德与法教育,可以增强学生本身的价值观,并且给学生的健康成长带来有利的影响。在现实的教学活动中,道德与法课程可以指导学生全面的认知事物的本质,这对于青少年来说是一个十分有意义的教育。他们可以通过法学习,了解作为一个优秀的学生应具备怎样的素质,并为了这个目标努力奋斗。

其次,我们要增强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加强和完善道德与法教育,可以增强学生对自身的保护能力,给学生的健康发展带来积极的影响,最近几年,学校的暴力事件、打架斗殴事件频频出现,无时无刻不牵动着社会各界人士的心,怎样加强对学生的保护措施,使学生不被恶性校园势力所威胁,一直是学校所追求和奋斗的目标,道德和法教育是初中教学环节非常重要的一个内容,教师运用书本上的知识,对学生实施思想与法教育,令学生了解什么是正确的,什么是错误的,怎样保证自身安全。增强对自身的保护能力,对于学生而言是非常关键的,可以加强学生的身心发展。

第三,我们要实施良好的素质教育在新课程标准的推行下,怎样完成素质教育是初中教学应努力的目标。思想与法教育作为初中阶段非常重要的学科,可以保证学生在思想道德、价值观、世界观等方面有很大的提高。这些都是素质教育重点环节,因此,如果实施好初中阶段的素质教育,也可以促进中学生的素质的全面提升

二、构建初中道德与法课有效策略

一是构建教学情境,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无论是哪一门学科都需要调动起学生的兴趣才能实现有效的课堂教学,对于道德与法这样的课程更需要教师用体验式的教学方法进行,把教学内容和实际情况联系起来,构建一个适合于学生的教学情境,对学生来说更有启发性,也更有兴趣去学习。在实施情境式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学会利用现代教育技术,用多媒体教学给学生播放一些图片、视频或者音乐等,在配合以提问、练习等方式对学生进行教学。比如教师在讲解珍惜时间,合理安排学习时间时,教师可以选择用一首《童年》作为课程的引入,在学生听歌的过程中,提示学生们注意歌词内容,调动起学生对本堂课内容的积极性,更愿意跟着教师进行课程的学习。而且听歌让学生感到舒服自在,自然就营造了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再比如对学生进行考试前的心情疏导,教师可以利用提问的方式进行,让学生回答一下现在自己的心情和在考试中自己的心情,教师再对学生们的回答进行总结和归纳,引导学生在面对考试的时候要摆正心态,因为这节课临近考试,所以学生对心态的调整更迅速有效。

二是开展课外实践活动道德与法治课与其他专业课程不同的是,一个与实际生活联系比较密切的社会性质的学科,学科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锻炼学生的道德品行。所以道德与法的课程重点在课外活动而不是课堂的讲解教学。所以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加强课外实践教学的机会,让学生到社会环境中去,在实际生活去感受道德,建立自己的道德标准和法意识。比如要培养学会尊老爱幼的道德品行,教师就要定期带学生们去参观养老院,带领学生在养老院做义工,邀请家长和自己兄弟姐妹来学校参加亲子活动,在这些实实在在的活动中感受这些道德品行,树立自己的道德观念。这样比起传统课堂上的道德说教要更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是赏识教育,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赏识对于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可能会改变学生的一生,而对于教师来说,就是给学生一个激励的目光或一句由衷的赞美。所以教师对于学生应大方,不要吝啬自己对学生激励的目光或由衷的赞美,因为每个适时的赏识举动都是兴奋剂,让学生发现自己的潜能从而树立自信。如果教师在与学生接触交往中,多说你能行,你做得很好,你说得真好,只要努力就能成功等这些鼓励的话,学生就会在教师的赏识中,多一份自信,多一份面对困难的勇气,从而增强学习的浓厚兴趣。教师一定要努力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尤其是后进生一定要及时给予他们充分的肯定,让每一个学生都感受到自己的潜能很大,体验成功的快乐,从而使学习兴趣得到加强,激起更深入学习的强烈愿望。

综上所述,只要教师善于钻研,不断创新教学模式,优化教学课堂,就能够使教材中固定的文字内容转变为丰富多彩的、动态的生活,使学生深刻感受到学习这些知识的意义所在,并且将所学知识反作用于生活,自觉运用于生活中,促使学生能够感受到学习的意义以及道德与法治课在生活中的力量,自觉养成良好的道德素质与法素养。

参考文献

[1] 马龙门.初中道德与法治有效教学策略探究[J].旅游纵览(下半月),201708):260.

[2] 莫素斌.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生活化教学的探索与实践研究[J].教育观察(下半月),2017604):134-135.

 


点击次数:17  发布日期:2022/9/1 14:17:08  【打印此页】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