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手段在高中语文提质教学中的应用陈利萍
信息化手段在高中语文提质教学中的应用
四川省资阳市外国语实验学校 陈利萍
摘要:信息化手段在高中语文提质教学中具有多重实施意义,但前提需要应用者将其功能优势转化为提效优势。本文探讨了信息化手段在语文提质教学中具有激发学习兴趣、促使思维启动和引发情感共鸣等重要作用。
关键词:高中语文 信息化手段 提效提质 应用
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以信息化手段以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也就越来越紧密。我们知道,教育现代化的推进落实离不开教育信息化的支撑和帮助,而信息化在教育教学实施上就体现为信息化手段的应用,物化为智能教学一体机或其他智能媒体化设备。在全面促进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高中语文教学要实现提效提质,就必须借助功能强大的信息化手段来支撑,在恰当使用这种手段的前提下使其功能优势尽快转化为教学需要的目的,或刺激感官或激趣催欲或化难为易,突破时空限制,以达到我们预期的促进学生成为学习主体的效果,进而最大限度地提效提质,帮助学生“得语文”,内化素质发展语文核心素养,促进信息化手段的功能优势变成提效提质的育人优势。下面,我结合多年实践的高中语文教学谈谈信息化手段在其中的应用。
一、信息化手段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生成器”
有了兴趣,学生就会学与乐不分。加强学习兴趣激发是聚焦学生注意力的有效调控方式,有助于提高收心速度增强实施效率。因此,一个善于上课的老师,首先应是一个善于激趣的教师。他们常在开课伊始便落实这一任务,为了上好每堂课,他们从设计开始就一直在想方找策略来激趣。在应用信息化手段教学的当下,信息化手段无疑是帮助我们解决这个问题的最有效的工具。通过这个直观形象的激趣工具创设情境来促进导入这个环节重要的目标--收心促聚焦,促进课堂生成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变成实现动机激励的有 效平台,让学生“我要学”兴趣生成。当然,除了开课能带来直观的图文并茂的情境激趣之外,我们更多的是利用其来设置教学悬念,促使学生主体作用变成急于探究的学习实践,产生一种想学的迫切心理,激发学生“下水”学习动力,积极地进行探究。如教学《孔雀东南飞》第二场“誓别”时,我们就可以应用信息化手段大屏幕显示PPT制作化蝶的画面,并配有背景音乐古筝《梁祝》,在此基础上,我们设置疑问---这首诗叙述了一个爱情悲剧故事。这场悲剧产生有哪些原因?由于视听感官的刺激,学生兴趣已促使探究心理生成,自然要去寻找原因:一是封建专制制度及家长式是造成刘兰芝、焦仲卿爱情悲剧的根本原因。二是焦仲卿母亲的野蛮专横、刘兰芝兄长的凶暴无情是活生生地拆散他们二人的直接原因。
二、信息化手段是促使学生积极思维的“启动器”
信息化手段最突出的功能就是化抽象为直观,能降低知识学习难度。在阅读过程中,我们发现学生由于对教材中重难点的理解存在着一定的困难,造成了“思维受阻”的现象,应适时运用“信息技术”的优势作用来助力,将文章中的思想具体化、角色化,以达到事半功倍的目的。比如《空城计》一节,在谈到诸葛亮遇到强大的敌人时有好几次大笑,请同学们找到描述诸葛亮的“笑”字的语句并考虑其其背后所隐藏的特点。在找出文本提供的“笑容可掬”,“抚掌而笑”,“拍手大笑”等词汇后,我们就可以引导学生思考诸葛亮“三笑”有何区别?同学们一片哗然,不知所措。这时我将预设的视频剪辑调出来播放,让同学们在观看中启动思维积极思考,去感受笑声的真实意义:孔明最初的笑声是为了欺骗对手而故意装出来的,假装轻松,是故作虚伪的笑容;第二次是魏军离开后,他很开心,很欣慰,很开心而笑。第三次是在说明了计划之后,因司马懿的猜忌而傻乎乎地鼓掌,于是就成了笑话;那是一种骄傲的笑容。从这“三笑”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临危不乱的诸葛亮、一个足智多谋的诸葛亮。而我们就要引导学生结合语境思维,才能深刻悟出其中一些内涵。
三、信息化手段是引发学生情感共鸣的“催化剂”
情感所引发的情绪变化,在人的认知、表情、行为中都可以得到体现,当然积极的情感是一种内在动力,但这种动力的生成需要“催化剂”,即融情于景产生共鸣。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真正地把学习变成学生内需,从而促使他们实现阅读、培养、提升情感优化情绪。实践中,我们可通过再现情境,以境激情的方式,让学生身临其境,触境生情。而信息化手段应用就在于此,还原当时情形,再现当时事件,营造氛围,让学生置身,受此感染,从而产生情感。比如,《最后一次讲演》这篇课文的教学我们要让学生理解其内容---美国南北战争,那是一个距离现在还很遥远时代。对于高中生而言也是很陌生的。对于这样有难度的课文学习又怎能让学生尽快入景生情?过程中我们唯有再现当时出现情境,让学生如临其中而自然催化情绪产生,将教育推向高潮,从而引发学生对应的爱国主义情绪,产生情感共鸣。实践证明,语文课堂特别是阅读中人实现情感共鸣很多时候需要教师充分借助信息化手段的再现功能才能达到目的,不是教师讲得多,而是要让学生身临其境的感同身受文本中的此时引景,才能唤醒情感底处的情怜悯之心和理解。
总之,为教量身打造而来的信息化手段在语文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是推进高中语文全面提高教学有效性的重要工具。在接下来的语文教学实践中,我们在创新教学方法的同时更要灵活应用信息化手段这种科技手段,让学生成为信息化手段实施背景下语文学习的“得道者”,并获得生动而全面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聂小霞,信息化手段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作用浅析[J].新课程,2021年。
[2]刘菲玲,信息化手段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学周刊,202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