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课堂是培养学生理性思维的主阵地袁光菊
数学课堂是培养学生理性思维的主阵地
四川省岳池县响水小学校 袁光菊
摘要:小学数学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平台应充分发挥新课标所言的“数学在培养人的理性思维方面的不可替代的作用”的学科优势,让学生得到理性思维培养。落实到实践中,我们就应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而抓好学生好奇心激发、发展学生想象力、引导学生“再创造”等三个方面的培思教学。
关键词:小学数学 课堂教学 理性思维 培养 主阵地
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要让学生理性思维得到有效培养,而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平台的小学数学教学理所当然地要为学生具有较强的理性思考埋单。特别是数学作为一门奠基学科其所具有的“在培养人的理性思维和创新能力方面的不可替代的作用”的学科优势更是我们在当下不可错失的重要资源。因此,在倡导为学生全面发展奠基、促进多育融合的今天作为执教者应着力加强学生理性思维培养。而课堂教学就是这个目标达成---培养学生理性思维的主阵地。而传统教学,过多地为“应试”卖力,忽视了数学教育教学的根本目标,导致该有的优势没有得到发挥,却把学生“求分”的本领作为了主要实施目标。这样的教学虽然取得了分数上的优势,但如今看来这样的教学是不成功的,特别是思维方面。因此,而今天,逻辑思想、推理思维、范畴思维等众多思维品质在大数据来临下显得更加重要了。这些都属于理性思维。因此,我们要借数学学科优势而强化学生思维培养,使之在获得知识、方法、技能、情感的同时也能最大化地发展理性思维。
一、利用学生好奇心促进学生理性思维得到培养
学生创新源于好奇驱动,好奇是创新动机生成的前提,没有好奇的驱动就不会有创新发现,更不会产生积极探求的心理取向。理性思维的点燃与创新思维截然有关,是数学学习和实验必备品质。好奇源于对一件事情的浓厚的兴趣,这是一种创造性的潜能,也是一种理性思考的种子。必须重视对学生学习兴趣和探究热情的培育。这是一个开始,发展思维品质的诱发首要要求。我们都明白,思考是从问题开始的,通过问题情境促发学生对问题探索的好奇心,是促进学生积极学的有效手段。所以,在课堂上,我经常使用课本上的内容和生动的具体资料,通过问题情境地创设来引发他们对知识探索的好奇心,进而引发理性思维启动,在现象中去分析问题。例如,在“圆柱体积”的探索课堂中,我通过以下问题而构成情境来引导他们去实施:首先,在一个圆柱形的玻璃瓶里测量了一下水量。这个问题一出,同学们虽然很感兴趣,但也不知道该怎么去进行。有的同学说,把桶里的水转移到长方体容器中利用已学过的方法来求出。这个转化办法得到了其他同学的赞同。就在同学们感到有了可行方法高兴趣时我却把问题情境一改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如果这是一根圆柱状的混凝土柱子,你能不能这样算出来?这时,我们可以看到同学们的兴趣更加浓了。此时的我便乘胜追击,将他们的话题组织起来形成一个更能满足学生好奇心的教学情境,由此引导学生去探索、去分析长方体容器与圆柱体体积之间的关系转化,从而得到实验的结论。
二、以发展学生想象力促进学生理性思维得到培养
理性思维属于代理思维,代理思维需要借助介质和想象才能充分发挥作用。因此,在培养学生理性思维的过程中强化学生想象力的培养也是一种重要途径。心理学研究告诉我们,理性思维要有建立在证据和逻辑推理的基础。这种基础与再造想象就截然有关。因为,理性思考的结果同样属于创造,这和创新思想是相符合的。所以,在数学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就显得很顺乎自然了。例如,在教学“圆的面积公式”的推导中为了让学生快速获得公式作为执教者就可以搭建平台组织学生进行分组实验,把圆以圆心为切入点按直径切开分成两大块,再将两大块均分成4份、8份、16份等,并在此基础上把两大块交叉对应拼成近似的长方形,并要求学生在观察中发现其形状。在4份时学生发现有点近似长方形,8份时更像,16份更接近。这时我们引导学生想象如果分成64份,份数越大其形状就越接近什么?这时学生就会充分发挥想象力去寻找结论。这时学生就会在想象的空间中把圆进行了形的转化,转化成了长方形。
三、以引导学生“再创造”促进学生理性思维得到培养
数学实践中,每一次的问题解决实际上都是对现有知识进行的“再创造”。数学中的“再创造”是非常常见的数学实践。落实到教学中,就是要求学生创新发现数学问题解决的视角和途径,能从最便捷的途径上解决问题。但这样的效果需要教师强化过程指导,对于小学生,他们发现这种途径的能力还较弱,必须指导才能让他们自己去发掘和创造,对众多现有方法进行理性分析、从而选择最适合的方法路径去优化问题解决。传统数学教学由于过于注重结果正确性,忽视过程的创新性,导致学生思维多少受到僵化束缚。而今天,要求一线教师不能向他们灌输已有的东西。例如,“三角形的面积公式”的得来就通过学生在分析与平行四边形的相似中找到共同点,找到二者的不同处。学生经过比较、分析和推进,就会发现其面积刚好平行四边形的一半。
总之,培养理性思维,是我们这个时期数学教学的一个很大的课题。我们要把课堂作为主要的阵地来进行实施,让学生在获得最好的数学教育的同时也获得最好的理性思维培养。这就要求我们执教者首先要具备理性思维指导的教与学方法的选择能力,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方式和路径。这样才能使我们所教的学生获得良好的理性思维能力培养,进而使之成为大数据时代下的一名适应社会发展的优秀劳动者。
参考文献:
[1]陈鸿福,浅析小学数学教学中理性思维的培养[J].黑河教育,2019年。
[2]朱明莉,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理性思维的尝试[J].中外交流,202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