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期刊浏览

国际刊号:ISSN 1672-5905

国内刊号:CN 11-5147/G4

邮发代号:2-418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教育部高校师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联系我们

投稿邮箱:jsjyyj218@163.com

网    址:www.jsjyyj.net

论小学数学实施生活化教学的有效方法陈丽旭

小学数学实施生活化教学有效方法

 四川省广安市广安区龙台镇小学校  陈丽旭

摘要:生活化理念的教学应用是源自生活的数学学科在教学实施中不可缺少的应有做法。本文探讨了数学教学中要有效实施生活化理念就必须从理念生活化、内容生活化、过程生活化和策略生活化四个途径去进行。

关健词:小学数学  生活化教学  实施  有效方法

“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这句源自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话可以说是我们实施源自生活的数学学科教学采取生活化策略最坚实的理论后盾。落实到现实中,就是要求我们实施者在数学课堂中不论哪个环节的实施都体现这种理念。为此,作为执教者要努力在数学和现实之间建立起互通桥梁,搭建一个看似简单的生活问题呈现平台,让学生通过生活问题的解决或激励获得利用数学知识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锻炼,从而实现新课标所说的应用能力得到培养和发展的目的。因此,在全面践行“双主双优”的课改实践中我们务必将这种生活化理念物本归原,使其回到课堂指导于教,实现数学教育提质,促进受益者得到数学素养培养。接下来,笔者结合多年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锻炼所获谈谈如何在数学课堂中实施生活化教学的有效方法。

一、要有生活化的实施理念

理念是行动的指南。我们在教学实施中选择什么的内容以及什么样的教学方法手段完全取决于自身的教育观念。观念新颖,不论什么样的内容都可以找到适合的方法来进行,反之,不论是操作的内容还是探究的实验都可以变成“背以应考”的做法。实施生活化也是如此,必须要有与之相关的思想作引导,才能把生活化实施的需求、效果和目标与真正课堂内容的教学相结合起来,实现生活味和数学味都较足的课堂建构。所以,在实施过程中,我们执教者应首先要具有这种理念,淡化“应试”思想,一切从促进学生应用能力和创新进行生活反哺的能力培养出发,让生活化理念落实到数学教学的方方面面。这样才能更好地组织内容和选择方法实现优教优学。落实到实践中,就要在学情分析上更加注重学生身边生活分析,特别是他们身处的班级生活、校园生活以及家庭、社区生活,只有这样,才能使我们引入课堂的生活载体才是学生经历的“似曾相识”,这样易于唤醒他们体验,增强铺垫效果,才能为接下来的新知接受和理解提供必要的潜在经验。

二、要有生活化的实施内容

教学生学最好的刺激就是让我们的学生对要学习的内容产生强烈的探究兴趣。从众多教学反思中我发现,生活化理念的实施在教学内容选择、组合、优化的过程中占有决定性意义,能够让学生在亲历体验或探索中对数学有一种真实的认同,并能保持对知识的无限渴望。所以,作为实施者要将教学的内容与学生现有生活有机地结合起来,让枯燥乏味的课本(如计算、问题解决、几何基础知识)变成有形、可触摸、可听的直观课程,通过学生感触其价值获得实用性强的认知。例如,在“小数的性质”教学导入时就可利用两家超市对同一冷饮---可爱多的标价不同来引发学生探究兴趣,一个2.5元,一个是2.50元,要求学生选择到哪个超市去买更合算。这样一个由于写法不一致现象的引发的认知矛盾自然容易成为学生探究新知的兴趣。而且,经过这样处理,也使我们所教的数学问题来自于现实,更利于激趣,有很大实用性。

三、要有生活化的实施过程

生活化的实施过程是体现生活化理念教学应用的一个最主要平台。在教学过程中,作为执教者要把新知识根据其性质与教学方法、手段相结合,尽可能地使其融入到生活现象之中,通过生活问题或披生活的外衣变得生动真实起来。这样,无论是在教学导入还是新授这个主节点上我们都可以看出围绕的中心没有改变。在新课标践行中,我们经常看到一些教师为了更好地体现生活化理念而将课堂通过生活情境这个策略来展开,同样是一个很好地生活化实施过程。而且效果喜人。有的除了生活情境应用的同时还抓住小学生年龄特征而将实物演示,游戏,多媒体教学等引入其中,更能使数学有效教学与生活化现实经验之间的建构起铺垫意义。例如,在教学“梯形”时我们就可以将这个过程进行生活化处理,要求学生动手去检测度量一个四边形的四条边,发现其特点。学生在分组操作中再加上他们对教材的阅读,自然就对梯形的概念和各部分的名称有了正确的认知。这样的教学既体现了生活化理念又让学生在实际例子中操作动手,获得了技能培养。

四、要有生活化的实施策略

传统数学教学之所以不能脱离效果的“低、差、慢、费”,原因就在于其方法单一,大多采取 “强灌硬塞”的说教方式,而且,不注重,学的策略应用,造成教与学脱节,没有互动。而在生活化理念践行中就要求实施者必须要有互动化策略,因为这种生活化理念最前提的资源选择与利用都是基于学生数学现实的,而新课标要求实施者务必从学生的数学现实出发进行实施。这儿的数学现实就包括了现有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这二者也合称“最近发展区”,生活化理念的教学应用就是要为学生搭建数学活动平台为他们提供交流机会,帮助他们在学习或应用过程中能更好地感受实用性而增强实践反哺能力。因此,在践行生活化这一理念时我们要积极选择富有生活性的教学策略,如情境策略、驱动策略、媒体直观策略,同时还可以将这些策略与生活背景相结合,提供的平台更具现实性和趣味性,更能促进学生主体作用在操作、探索、发现、解决问题中得到充分发挥的机会,从而形成实践反哺能力。

总之,生活化理念的教学应用是源自生活的数学学科在教学实施中不可缺少的应有做法。在全面探索提效提质的“双减”政策下这种理念更有其实践市场。作为执教者更要有将其进行到底的思想,从而更助力学生良好数学素养的形成。

参考文献:

[1]刘秀梅,探寻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途径和策略[J].科教文汇,2021年。

[2]陈景顺,生活化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应用中的研究[J].中小学管理,2017年。

 


点击次数:20  发布日期:2022/8/13 12:44:26  【打印此页】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