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期刊浏览

国际刊号:ISSN 1672-5905

国内刊号:CN 11-5147/G4

邮发代号:2-418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教育部高校师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联系我们

投稿邮箱:jsjyyj218@163.com

网    址:www.jsjyyj.net

关于国学经典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研究林爱玉


 

 

 

关于国学经典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研究

林爱玉

福山区城关中学 

    

 

摘要:中国传统文化如何在当代语文教学中渗透发展,是现今语文教学的重大命题。目前,全国许多中小学已经将国学经典诵读纳入语文教学体系,但国学经典教育仍处于探索阶段,因此,如何让国学经典在语文教学中理性繁荣,成为许多老师关心的问题。基于此,本文将国学经典在语文教学中的渗透方式作为研究问题,对国学经典如何走进语文课堂,营造国学教育氛围做了主要研究。

关键词:语文;国学经典;语文教学;渗透方式;传统文化;

 

国学经典是人类精神领域成果的结晶,贯穿人类社会活动交往,显示人的本质力量,是人们本性愿望的集中体现,在人类的精神领域中伴随人类发展而发展,是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文学财富。

国学经典有助于语言表达能力的提升、人文精神的养成、思想境界的形成、传统文化的传承。国学教学进语文课堂是为了国学经典的延续,也是为了充实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如何在不挤压当代语言智慧空间的前提下将高深复杂的传统文化趣味性导入当前语文课堂,是国学经典走进课堂面临的主要问题。

在传统教学理念中,课堂核心是教师,教材以及课堂,在国学教学中,一味秉承传统的教学理念容易忽略学生个体的差异性,不能培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学生只能通过死记硬背表面掌握知识点,而不能从中获得学习乐趣,无法激发学生对国学经典的兴趣。在此提出几种关于国学经典的兴趣教学方式,以使国学经典能更好的渗透到课堂中。

兴趣教学方式的根本教学宗旨是——以人为本,把学生作为学习的中心,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要教学方式为:诵读教学,情景模拟教学,趣味引导教学,多媒体教学。

(一)诵读教学

诵读是我国文学教育中不可或缺的语文学习方式,对于国学经典教育有着事半功倍的效果。中国古诗文讲究声律和韵律,诵读起来朗朗上口。清代散文家刘大櫆在《论文偶记》中说"积字成句,积句成章,积章成篇,合而读之,音节见矣,歌而咏之,神气出矣。”通过诵读能训练语音,再现文字情境,加深理解,培养记忆力,语言感受力,口头表达力,增强语感,有助于学生阅读和写作能力的提高。诵读方式采用配乐示范朗读进行引导,让学生带着感情色彩自己朗读,通过反复诵读体会作者创作的情怀,陶冶情操,培养学生的欣赏和理解能力,以读代讲,以读促悟,以读激情。

(二)情景模拟教学

情景教学可以将学生引入特定的生活场景和思想情景中,把抽象的语言作为一个特定情节展示给学生,使学习内容更具生命力,表达思想更鲜活具体。教师在教学设计中,需将学生已有的思想层面作为基础点来还原文章的情景。在教学中,将音乐、图像、诵读相结合,通过适当的背景音乐、文章所处时代的图片信息或文章所描述的情景,富有感情色彩的准确诵读,让深奥且抽象的经典内容变得生动形象,更易理解。让学生跟随音乐和朗诵,在脑海中构画自己联想到的课文描述的情景,通过自由发言和小组讨论交流想法,教师针对学生的想法进行正确引导和点评,与学生加深交流,拉近学生和教师及课堂的距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把学生作为课堂的核心,却不丢失自己对于课堂的引导方向。

(三)趣味引导教学

兴趣是提高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的关键因素,英国教育家斯宾塞说:“孩子在快乐的时候,他学习任何东西都比较容易”。国学经典因为语言相对深奥,且都具有各自的时代背景,与学生的生活存在一定距离,学习起来难免让学生觉得枯燥难懂。因此,激发学生的兴趣,让他们在学习中得到快乐,是最有效的教学方式。在国学经典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通过对句、话剧表演、小组竞赛、情景绘画、flash动画展示等方式,让生动的学习过程代替枯燥的死背硬记。

(四)多媒体教学

当前教育中“多媒体辅助教学模式”是教学中不可或缺的教学方式,通过现代科学展现传统文化,对国学经典教育大有裨益。依托多媒体,将文章以图片、声音、动画等形式展现出来,图文声像并茂能更生动的诠释文章,让学生更易理解,能够更快的进入学习状态。通过多媒体,创造反思的环境,有利于学生对文章形成新的认知结构。

国学经典在语文教学中的渗透是一个需要不断发掘和探索的过程,学生时期是一个人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形成的启蒙时期,国学启蒙教育讲授传统美德,在此阶段向学生传授国学,就是教他们用传统文化做生命的底色,因此国学经典教育是语文课堂必不可少的学习内容,只有将国学经典教学渗透到语文课堂中,才能真正的将国学经典发扬广大,弘扬我国文学史上的文化瑰宝,也才能够真正推动新课改对传统应试教育的改造与创新。

 

点击次数:19  发布日期:2022/8/13 12:43:50  【打印此页】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