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期刊浏览

国际刊号:ISSN 1672-5905

国内刊号:CN 11-5147/G4

邮发代号:2-418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教育部高校师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联系我们

投稿邮箱:jsjyyj218@163.com

网    址:www.jsjyyj.net

浅谈初中物理教学质量激励措施的研究陈 明

浅谈初中物理教学质量激励措施的研究

         重庆市铜梁实验中学校      陈  明

【摘要】自新课改实施以来,初中物理课程就非常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除了教授学生科学知识和技能训练以外,还增加了培养学生探索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教学目标。而实验探究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方式,所以教师要学会有效组织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从而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提升。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物理;课堂教学
    自从新课程改革推出以后,社会大力倡导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这就要求每一科的教师要承担起素质教育、人文教育和文化教育的责任。初中是一门与生活实践紧密联系的学科,又是以实验为基础的探究性学科,因此,教师在开展物理教学时应充分呢利用实验开展教学,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但是,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实验探究形同虚设,即使开展实验教学也只是停留在表面,对于启发学生的思维并没有起到多大的作用。因此,教师要努力提升自己组织实验活动的能力,让物理实验发挥出真正的效用,推动学生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提高。
    一、初中物理教学要引人深思
    首先可以利用物理学的发展史开展教育,物理学的发展进程就是人类对自然进行认识的每一个阶段,同时也见证了一代代科学家的艰苦奋斗历程。以英国的物理学家牛顿为例,他曾经说过一句话:我之所以能够看得很远,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从这句话中我们可以看出他的良好品行,他充分尊重别人的劳动成果,而且秉承着实事求是的原则说出实情,从此诚实成为他的一个标签。再比如法拉第,他多年坚持研究一个物体,学生在听过他的故事以后就会了解到物理学家不为人知的艰辛。又如居里夫妇潜心研究镭元素,为了科学研究甘愿忍受镭元素带来的危害。这些科学家的故事让学生感触良多,也让学生感受到科学家为人类造福而献身的伟大精神。通过学习物理发展史,不仅可以让学生掌握一定的物理知识,还可以让他们学习科学家坚持不懈、勇敢探索的精神,从而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格,实现教书育人的教育目标[1]。其次,从客观的角度评价他人。我们在评价科学家的时候多少都会带有主观意识,很容易得出片面的结论,往往会忽视事情的另一面。比如说,我们在介绍牛顿、法拉第、伽利略和开普勒的时候,会罗列他们取得的科学成果,但在介绍亚里士多德的时候,很可能会把他作为反面教材,甚至嘲笑他的某些做法。其实,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时期比较著名的一位思想家,他提出来的思想观点至今还影响着全世界的人类。所以,教师在介绍他的时候可以适当引入一些关于他的正面评价,以防学生形成错误的观念。只有站在客观的角度去评价他人,学生才能学会用宽容的心去包容他人。
     二、初中物理教学要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亲身体验过的东西总是会让人印象深刻、难以忘怀。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因为涉及到很多方面的知识,概念的表述也比较抽象,物理考试题型多变,如果只是通过教师的课堂讲解,学生是无法完全理解物理公式和定理的形成过程的。因此,物理教师要为学生创造探索知识的机会,让学生通过实验进行自主探究,在积极思考中找到知识的规律,使其变得具体化,把感性思维转换成理性思维[2]。比如说在探究怎样产生感应电流时,教师可以设计一个摇绳发电的实验,让两位同学一人拿着导线的一端,然后同时摇动导线,其他同学一起观察电流表的变化情况,然后判断地磁场是否存在以及电流的流动方向。在学习自感现象时,教师可以让学生体验千人震的实验,先让学生围成一个圈,然后手拉手站在一起,接着把开关断开,这时学生就能感受到电流从身体中窜动,从而了解线圈在自感现象中的流动情况。又如在学习气体的力量的时候,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做覆杯实验:先选择一个比较大的杯子,装上半杯水,然后用硬纸板盖住杯口,接着把杯子倒扣过来,放在一位同学的头上,最后可以看到没有一滴水渗漏出来。在有趣的物理实验环节,学生通过合作探究和亲身体验,了解了很多物理知识,同时也明白了知识就在身边这个道理。在实验探究过程中,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实践能力都得到了提升,学习氛围也非常愉悦,有利于增强和保持学生对初中物理的学习兴趣,从而实现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3]
     三、初中物理教学要培养学生的审美
    罗丹曾经说过:生活中并不是没有美好的事物,只是没有发现美的眼睛。美好的事物能够起到陶冶情操、净化心灵的作用,让人身心放空,思路也会变得清晰起来。而初中物理的美主要是科学美和自然美,它的美存在于自然现象中,也体现在物理理论知识中。物理教师在研究物理学的过程中,应向学生展示物理理论的统一美与简单美。虽然物理知识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但是它的内在规律是非常清晰的。比如说开普勒行星三大运动定律揭示了行星的运动规律,麦克斯韦方程展示了电磁现象,另外还有牛顿运动定律、高斯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等都是以最简洁的语言来诠释物理理论[4]。虽然物理学中有很多枯燥的公式,学生常常会感到很无聊,但是,只要学生认真探究,就可以发现其中的简单美和统一美。当然,这也是需要教师进行引导的,只有这样才能唤起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和欲望,对物理学科形成正确的认知。
   总而言之,在新课程背景下,要想在物理教学中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物理教学工作者就要下一番苦功,认真探究如何创新教学模式,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果教师能够把核心素养的培育目标落到实处,就可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品格和能力,从而为学生今后的工作和生活奠定基础,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 彭前程.积极探索基于核心素养理念下的物理教学[J].中学物理:高中版,2016, 34(02):1-2.
[2] 曹义才.基于核心素养导向的中学物理课堂教学——观福建省物理青年教师教学大赛有感[J].物理教师,2016,37(11):30-33.
[3] 贝婧一.立足核心素养 优化物理实验——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策略研究[J].中学教学参考,2017,15(05):59-60.
[4] 王亚峰.基于核心素养理念下的物理课堂教学设计——汽化和液化教学为例[J]. 中学物理:初中版,2017,16(04):43-45.

 


点击次数:17  发布日期:2022/8/1 15:36:09  【打印此页】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