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美术个性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张 洲
初中美术个性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张 洲 四川省平昌县青云小学
摘 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社会的各个层面,逐渐对教育给予了更多的重视,国家层面上明确规定要进行新课程改革。在这一大背景下,我国现在的教育,更要突出以人为本的观念,强化和突出有针对性的个性化教学理念,当然这也包括初中阶段的美术教学,为顺应现实的客观要求,我国现阶段初中美术教师要积极地创新和改革教育观念。同时还要鼓励学生大胆创新,充分尊重学生课堂上的主体地位,积极地引导他们创作出属于自己的美术作品,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自身的美术潜力,从而进一步促进我国初中美术课程的发展。
关键词:初中美术;个性化教学;思考;实践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与国际社会的接触不断深入,西方的一些先进思想不断进入我国,社会发展对于学生的要求也产生了改变,而我国教育为了顺应这一客观因素,也必须进行大胆改革与创新,而其中就必须着重突出学生的个性化教育。在初中阶段的美术教学过程中,无论是在教学内容还是教学方式上都要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个性化的教育,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努力培养他们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这不仅有利于学生学习美术的相关课程,更在深的一个层面上促进了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提高,为了达到这一目标,相关教学人员应当在课堂上营造一个良好的课堂氛围,努力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激发他们追求美好生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一、 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我们应当充分意识到,艺术之所以能够不断得到发展,很大程度上就是由于艺术在不断地进行创造和开拓,因此为了促进学生在艺术层面上的发展,要鼓励学生进行创新,同时最大限度地开拓他们的思维,提高他们的创造性和创造能力。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教师需要采取一些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教师首先需要充分认识到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的重要性,同时还要改变传统的思维,让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在课堂上让学生积极地参与相关评价,以此为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打好一个良好的基础和做好一个必要的铺垫。在日常的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充分意识到学生是课堂上的主体,努力创造更多的教学环节,并让学生参与到其中,从而让学生获得更高的参与感和独立感知意识,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并鼓励他们积极大胆地说出自己内心的想法。而在另一方面,教师在课堂上还要更加主动地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性思维,让学生将自己特有的个性化思维,通过美术作品展现出来,让学生能够获得一定的成就感,提高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 转变传统教学观念,充分尊重学生的创作方法和创造思维
(一)扩展创作材料,扩大材料的丰富性和多样性
美术作为一门艺术学科,它需要学生对作品进行认真审视和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因此为了能够让学生更好地对作品进行解析和认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创造环境,从而使得学生能够充分挖掘相关创造的材料。而在课堂教学上,教师也要科学和合理的积极引导学生寻找自己创造所需要的材料,并以这些材料为载体来充分表达学生的个性创造的理念。
(二)充分尊重学生创作作品时所运用的技法
初中阶段的学生具有其独有的个性和特点,教师应充分尊重这一客观现实,充分尊重学生的年龄特征和他们的个性特征,给予他们足够的创造空间,引导学生自由地进行多样化的技法创作。美术这一门学科,非常看重学生的动手绘画技术和能力,而其中绘画所包括的技法种类相当多,但没有相当严格的绘画技术要求,例如,在绘画过程中,学生可以采用水彩和蜡笔相融合的技法,也可以运用水墨画捶染技法等。学生在进行创作时可以自由的选择,多种多样的创作方法和创作方式,只要学生在大体方向上没有错误,教师就不应该对其进行局限和约束,要充分尊重学生进行创作时所运用的技法,充分尊重他们的主观性和创造性,让他们充分感受到美术的艺术性和自由性。
(三)允许和鼓励学生个性发挥,鼓励学生个性化的表现语言
由于初中阶段学生所具有的特殊特点,学生在创作时往往会选择那些独特的表现语言,针对这一现象,教师应当充分贯彻因材施教的理念,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允许学生发挥自己的个性语言,同时还要鼓励学生使用属于他们自己的个性化的表现语言,从而实现个性化的初中美术课堂教学。
三、 丰富化作品的评价标准,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由于美术作品不同于其他科学化和标准化的作品,它没有一个固定和统一的评价标准,因为每个人的主观感受都是不同的。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对学生进行合理的评价,以此来促进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个性化的发展,实现学生能够个性化发展的目标,为此相关教学人员在初中美术课堂上要实行科学的评价,在对学生作品进行评价时,要抛弃传统落后的评价标准,不以传统的以单纯的技法难度作为评价的标准,应充分尊重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以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为教学重点,通过衡量学生的个性化发展程度,进而来评价学生的美术作品,要让学生在作品中融入自己的精神和主观感受,让学生在创作时赋予自己作品生命力。而在另一方面,美术评价还包括了对课程之外与美术相关活动的评价,而就初中美术个性化学习的评价来说,评价的角度可以从多个方面来进行。
四、 结束语
初中美术教师要积极地了解和认识到初中阶段学生的身心发展情况和个性特征,同时坚持和贯彻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将学生的基础情况和相关的美术教学目标进行有机和科学的融合,把教学重点放在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上,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能力,而不是传统观念上的重教学而轻教育,要充分尊重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只有这样才能使得学生在美术课堂上的个性化得到充分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