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期刊浏览

国际刊号:ISSN 1672-5905

国内刊号:CN 11-5147/G4

邮发代号:2-418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教育部高校师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联系我们

投稿邮箱:jsjyyj218@163.com

网    址:www.jsjyyj.net

浅析依托城固历史文化开发高中历史校本课程的重要性张发川

浅析依托城固历史文化开发高中历史校本课程的重要性

云南省宣威市第八中学  张发川   

摘要:高中历史校本课程,就是以校本为历史课程的编制主体,让学校教师和学生积极参与,自主开发供学生学习或选修的高中历史课程,它是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有益补充。对于依托区域历史开发高中历史校本课程的重要性,笔者有以下几点认识。
关键词:依托城固历史 高中历史 校本课程开发
   校本课程以学校为本位、由学校自己确定的课程,它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相对应。校本课程开发是基于学校、为了学校、属于学校的课程开发活动,即以学校为基地、以学校为基础、以学校为主体的课程开发。校本课程开发重视学校及区域乡土文化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强调学校办学特色与理念的凸显,关注教师作为课程开发的主体作用的发挥。可见,校本课程开发是促进学校特色发展、教师专业发展、学生个性发展的重要途径。在刘旭东、张宁娟和马丽等人编著的《校本课程与课程资源开发》一书中指出,校本课程的出现在国际上有三种看法:第一种认为,校本课程的历史几乎和学校教育的历史一样悠久,在古代时期学校的课程在较大范围内和一定程度上是由学校自己决定的,那时在课程中占主导地位的是校本课程(这是从校本课程的存在形式来考察的);第二种看法认为校本课程的思想源自于20世纪70年代西方发达国家,认为校本课程实质上是一个以学校为基地进行课程开发的民主决策的过程,即校长、教师、课程专家、学生以及家长和社区人士共同参与学校课程计划的制定、实施和评价活动(这是从校本课程的思想产生来看的);第三种观点认为,校本课程真正出现在1973年爱尔兰阿尔斯特丹大学召开的校本课程开发国际研讨会上(这是从校本课程概念的出现为依据的 )。事实上,自20世纪70年代在英、美等发达国家开始重视校本课程以来,国内外关于开发校本课程的研究随着兴起和不断发展,有关校本课程开发的理论研究、有校本课程开发研究相关论文有700余篇,取得了一定的理论研究成果。但是,依托乡土历史文化资源来开发校本课程的实践探究并不多,并没有成熟的实践研究成果,尤其是作为一线教师开展符合校情、学情的特色历史校本课程开发实践很少见,因此,一线教师通过对校本课程理论研究成果的学习和开展区域内特色校本课程的实践探究是非常重要和有意义的。
校本课程开发是落实国家教育方针的体现、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实践是学生个性成长、教师专业提升、学校特色发展的重要阶梯。而特色的校本课程开发必然离不开特色的资源,历史校本课程的开发必然要求依托特色的浓厚的文化底蕴。城固县有名胜古迹、人文景观、文化遗址达437处,已出土文物3600多件,是仅次于河南安阳而位居全国县级第二的历史文化名城,而且城固也是丝绸之路申遗工作中陕南唯一的县。城固县有张骞等历史名人、小河口会议等历史遗址、五门堰等古代著名水利工程、陕南第一祠堂”——原公镇韩家祠堂、晚晴51位进士等人文历史资源多处,这些历史文化资源使城固具有了独特的历史文化特色和内涵,这正是开发特色历史校本课程的特色资源。在依托城固历史文化资源为基础的高中历史校本课程开发中对国家、区域、学校、教师、学生都是有着重要意义的。
1、有利于落实中央决策和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传统的课程是由国家开发,它注重的是教育的基础性和统一性,但是它的开发周期长,缺乏灵活性,不能及时反映科技进步的成果,不能照顾到各地方、各学校的实际,为了尽可能补充国家课程开发的不足,2001年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在《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提出,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这两个决定都是中央的决策。这些决定的提出符合我国国情,符合社会的要求,符合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同时本课题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有利于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精神、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
2、 有利于促进学校形成办学特色。
依托区域乡土历史文化资源开展的校本课程开发是充分考虑到自己学校独特的教育资源和教育环境以及教育哲学观而进行的教育实践过程,是学校自己的教育哲学观和办学宗旨的贯彻落实。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也是学校特色不断形成完善的过程。大量特色校创建的成功经验证明,特色课程的构建是实现学校办学特色的重要途径。
3、 有利于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
国家课程开发是由课程专家来完成,教师只是课程的实施者。如果教师不能理解课程开发者的意图,他就不能很好地实施课程,就很难使课程达到设计者预期好的效果。而校本课程开发赋予了教师一定的自主权,充分调动了教师积极参与课程开发的热情,为教师提供了发挥创造性空间和大显身手的机会。教师是课程开发的本身,是教师接受继续教育的过程,有利于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和课程知识,对进一步实施国家和地方课程也有促进作用。
4、有利于学生主体性的发展和文化素养提升。
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有利于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有利于提升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主体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促进学生在探究中发展。依托城固历史文化资源开发校本课程,还能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参与乡土文化的研究性学习,有利于提升学生的文化底蕴以及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爱国情怀,有利于发展学生的特长和个性。
   总之,只有依托国家课程精神、体现区域文化特色、基于学校课程理念、立足一线教学实际、关注学生终身发展的高中历史校本课程才是有效的校本课程,才是有利于国家、区域、学校、教师和学生的课程,才能真正发挥校本课程的教育功能和作用。

 


点击次数:16  发布日期:2022/7/5 16:32:45  【打印此页】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