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期刊浏览

国际刊号:ISSN 1672-5905

国内刊号:CN 11-5147/G4

邮发代号:2-418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教育部高校师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联系我们

投稿邮箱:jsjyyj218@163.com

网    址:www.jsjyyj.net

提高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效率的策略崔红丽

提高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效率的策略 

 云南省宜良县第三中学   崔红丽

摘要:提高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效率的途径很多,只要我们在教学中不断探索,勇于开拓,勇于创新,定会寻找出一条既符合实际又有效的途径,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学习到更多的知识。
关键词: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提高教学效率;策略
信息技术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学科,理论与实践是密切联系、相辅相承的,理论指导实践,实践强化理论。教学中必须采取多种有效策略,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让枯燥的课堂变得生动活泼,从而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激发学习欲望,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信息技术这门课中有很多知识都是比较抽象、难以理解的,这就要求我们计算机教师多钻研教学方法,在上课时多用易被学生理解的、新鲜有趣的事物进行教学,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比如,在讲授PowerPoint2003时,我们可以教给学生怎样插入自选图形,然后让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引导他们合理地插入各种各样的图形,并加以修饰,还可以让他们从网上自己搜索一些动画、图标等,插入到自己的演示文稿中,从而创造出各式各样、生动活泼的演示文稿,然后再通过多媒体教学网络,将一些富有创意的作品放映给其他同学看,其他同学也可以从中受到一些启发。这样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法进行教学,完全符合他们的心理特征,不但不会增加负担,反而有利于教学,他们会学的更轻松、更愉快。
    计算机课不同于其它学科,学生接受新知识是听讲和操作的有效组合,学生新知识的掌握是建立在操作熟练的基础上的,没有上机操作,计算机课就形同虚设。作为以学习技能为主的计算机课程,应坚持精讲多练。教师把主要知识内容讲完后,把课堂的多数时间尽量留给学生操作,这样学生在操作中更能积极主动地学习和思考,提出的问题也比在理论讲解中要多。其他学科的作业常常有一题多解,计算机作业也是一样,为了达到某一特定效果或解决某一问题,也可以采用多种不同的操作方法。因材施教,全面提升学生信息素养。由于社会和家庭提供的信息技术环境不同,学生个人的兴趣、爱好有差异,导致学生信息技术基础不一致。大多数学生除了上信息技术课就很少接触计算机,接触也只是平常上上网,上网的主要内容是看新闻、聊天、玩游戏,基础很薄弱(如死机现象的处理、输入法的使用等都不是很熟练),而另外一部分学生能通过自学或培训掌握了较高层次的知识。作为一名信息技术教师,要正确对待这些差异,可以让学生互相帮助,互相监督,共同解决问题。在课堂教学过程,教师如果发现某些后进生不能完教师布置的任务时,就可以利用小组优生辅导差生,既可以采取左右辅导,也可允许下位自由辅导,通过组内相互协作,不仅迅速提高差生的信息技术水平,增强他们的学习信心,而且极大地满足了优生的成就感,促进他们学习积极性,同时给他们拓展知识、创新学习留有一定时间。分层分组同时可以促进组与组公平竞争,节省大量课堂时间,既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又提高了课堂效率。
确定适当的教学内容,在我们首先要处理好文化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实践课程的结构和比例。鼓励教师根据专业特质开发有特色的校本课程,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我们从学校的课程设置、教材选用与社会需求、学生学习兴趣的关系来研究探讨学生的厌学成因及其对策。通过调研和实践,我们进行了课程改革,从学生感兴趣的技能入手,突出中学学校的职业特色,淡化文化课及理论课,降低文化课的学习目标,加大专业技能课的课时比例,强化技能考核,并制定了计算机、电脑美术、服装等专业的技能考核方案,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为此编写与课程相适应的校本教材。对提高计算机操作课堂的教学效果起了关键的作用
   选择合适的教学步骤计算机操作课是一门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学科,教学步骤设计不好,安排不紧凑,将会导致浪费时间,学生学不到知识的结果。因此,教学步骤设计是否合理,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的整体效果。教学步骤要具有整体性。所谓整体性是紧紧围绕教学目标而使教学诸环节衔接自然,协调有序,有机结合,浑为一体,从而产生课堂教学的整体效益。因此,要求每个步骤都有明确的目的,严密的逻辑,预期的效果,步骤中无重叠、无脱节。而有部分教师对教学步骤的设计不够重视,导致上课时松散不紧凑,浪费时间,学生练习也没有连贯性,最终达不到预期的目标。
   安排充足的练习时间计算机操作课就是要求教师悉心辅导,学生反复练习,体会通过某个操作所得的结果,寻找操作的技能技巧,最终达到能综合运用的目的。如果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只追求进度,不给学生充足的练习时间,一味地要求学生一个操作接一个操作快速地学习,那将导致学生当时好象掌握了而课后全部忘记的结果。因此,学生的课堂练习时间要安排充足,并强调学生珍惜有限的练习时间,勇于尝试,同时教师应对学生的操作及时作出评价,让学生在得到教师的肯定及指导后,兴趣更浓,学习劲头更足,这样课堂教学效率更高。估计课堂可能出现的问题,确定解决问题的办法计算机教师除了课前必须检查有关设备问题之外,在授课过程也经常碰到或这或那需要及时解决的问题。比如:因学生操作不够熟练或错误的操作,可能会得到相反的效果甚至出现死机现象,而学生又未能自行解决;又如,计算机操作课需要使用计算机等有关设备,在授课过程中,有时设备会出现某种故障等等,而有关这些问题都要求教师及时解决,也只有及时解决,才能确保教学的顺利进行,确保学生在一堂课内掌握所学的有关操作,才能保证教学任务的完成,才能提高教学效果。因此,计算机教师应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及教学内容估计课堂可能出现的问题并确定解决问题的办法。
   总之, 提高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效果的途径是多方面的,只要我们在教学中不断探索,勇于开拓,勇于创新,定会寻找出一条既符合实际又有效的途径,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学习到更多的知识,操作更熟练,为今后的工作、学习、生活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

 


点击次数:10  发布日期:2022/7/5 16:27:39  【打印此页】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