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体育教学方法研究赵德俊
小学体育教学方法研究
山东省济南市郑庄小学 赵德俊
体育教学是教学工作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其教学成效对促进小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因此,小学体育老师应该利用创新的教学方式,提高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使学生主动参加体育锻炼。
在现代小学体育教学中,小学体育教师应该具备与时俱进的思想,在这种新型的社会环境下,整合利用各种有利资源,站在创新角度,通过教学理念、教学方式、教学评价机制的创新,有效提高小学生的体育学习积极性,让小学生能够更加 热爱体育锻炼,积极参加各种体育活动,从而得到体质状况的改善,促使小学生得到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
一、课堂教学内容的创新
从传统体育课堂的课上教学进程来看,多是由授课教师先行向学生介绍和讲解本节课所要学习的技术动作要点以及相关注意事项,其后,教师为学生进行技术动作示范和演示,最后由学进行练习。可以说,审视这种课堂教学进程,能够发现:学生在整个学习 过程之中毫无主动性,其所能够做的只是按照教师的要求按部就班地完成技术动作的学习任务而已,如此便无法让学生获得创新意识的养成。考虑到这一情况,体育教师应当摒弃这种做法,而是采取内容更为丰富、形式更为多样的教学模式使学生能够感受到在体育课堂上学习技术动作的乐趣所在。为此,体育教师必须在系统把握课程体例以及相关教学要点的同时,梳理出教学中应当凸显出来的 重点知识和难点知识,并在课上对学生加以耐心地引导,确保学生能够真正习得这些知识内容。
例如,教师在带领学生学习“跳绳”时,先向给学生机会,让学生来讲解跳绳的方法,其后,教师再将跳绳分配给班级的学生,让他们来验证一下,按照他们刚才讲过的跳绳方法是不是正确的。如此一来,学生便得到了实践的契机,并且能够从中发现问题。此时,教师结合学生在跳绳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为班级学生讲解跳绳的正确跳法,从而使学生了解和掌握了这些知识内容。而且,因为有了前面的对比,使学生能够在课后进行跳绳时会有意识地加以规避错误的技术动作。
二、教学方法的创新
在教学过程中,小学体育教师还应该看到小学生的差异性,结合小学生的心理特征、体质特征,对小学生进行 差异化的教学。传统的教学方式,多以灌输式的教学为主,因此,很多学生的个性难以得到充分发挥,也忽略了体质有差异的学生学习需求。所以,在教学中,改变教学方式还需要运用因材施教的教学方式,分析每位小学生的体 育喜好、体质特征,从基础锻炼开始,为小学生制定不同的学习目标、锻炼目标,让小学生能够正视自己,端正学 习态度,扎实锻炼好自己的身体。在小学基础锻炼中,对于身体协调性较差的学生,小学体育教师可以通过丢沙包、跳绳等运动,来提升其身体协调性;对于身体基础较好,耐力较强的学生,可以结合学生的个性喜好,让其自行挑选适合的体育运动项目;对于耐力相对较差的学生,可以为学生制定一个合理的中长跑锻炼计划, 让其在体育锻炼中,不断增加自己的忍耐力,克服运动中出现的障碍。
三、教学评估的创新
在教学评价中,小学体育教师要以鼓励为主,对小学生进行个性、中肯的评价。教学评价的创新,旨在通过制 定客观、公平的成绩评价体系,对小学生进行无差异性的成绩评价。这就需要小学体育老师结合教学模式及学生的学习成果、学习态度等,个性、客观地对小学生进行成绩评估。创新教学评价方式,能够促使小学生认识到自身的不足,并对学生起到激励作用,让学生不断调整自己的状况,更好地进行学习。在以往的教学中,小学体育评价体系较单一,只对学生的体育达标成绩进行评估,而现代教学评价中,应充分融入体育精神、运动技能、体育文化等方面的考核评价,让小学生不仅重视体育成绩,更能从观念上开始改变,促进小学生的全面发展。
四、利用多媒体教学材料的创新
现代科技的不断发展,极大地丰富了小学教材形式。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小学体育老师除了利用教科书,还应该充分结合文字图像、音响视频等网络教材,丰富小学体育教学课堂。一般来说,课本教材是教学活动的基础, 而多媒体教学是教材内容的拓展。文字教材一般内容有所限制,且信息量较小,文字晦涩难懂,不利于学生理解, 而利用网络资源、多媒体信息等,能够丰富教学课堂,使教学内容变得更加的生动形象,从而促使小学生更快地吸收、消化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材料,就是要让小学体育教师立足于教材,并通过不同的形式,拓宽小学生的视野, 让小学生得到体育学习效率的提高。
总而言之,小学体育教学对小学生各方面的发展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现代教学改革中,小学体育教师应该站在创新的角度上,对教学活动进行创新,有效提升小学体育的课堂教学质量, 让小学生的身体素质得到更好的锻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