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体育课堂提效增质的实践策略姚彦军
论体育课堂提效增质的实践策略
四川省武胜县石盘初级中学校 姚彦军
摘要:提效增质是我县在以促进教育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的“五育合一”新教改推进实践中提高出来的一种质量提升呼吁,本文探讨了注重学习主体兴趣培养、注重体育游戏方式融合、注重练习竞技平台搭建和注重信息技术手段运用四种实践策略。
关键词:初中体育 提效增质 实践
提效增质是我县在以促进教育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的“五育合一”新教改推进实践中提高出来的一种质量提升呼吁,要求教师实现课堂育人最大化和最优化。体育作为“五育”之一扮演着学校素质教育实施平台,不仅应为学生增进身体健康、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强社会适应能力埋单,还要努力在让学生获得体育与健康知识和技能、形成勇敢顽强和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等方面作出巨大培养贡献。而身为一线教师,为了有效完成这些任务实现这些目标,唯有在课堂上积极探寻提效增质的实践策略,才可能在有目的、有计划、有个性的体育课堂中担当起新课标赋予我们的教育使命。下面,我以教改推进体会和十年课标践行经历谈谈体育课堂提效增质的实践策略。
一、注重学习主体兴趣培养
兴趣是点燃学生努力学习火焰的打火石。加强兴趣培养就好比“火上浇油”。体育课堂学生之所以能成为主体不是基于他们对体育学习的需要,而是教师反复的激发与培养。多年实践告诉我,体育课堂上如果仅作学生对体育学习兴趣上的维持,要实现主体性增强的预期是不可能的,任何一项技能获得都是反复苦练的结果,如果没有强大的兴趣作动力支撑学生自然也就无法体验成功而再生动力。故而只有多激发和培养那才是动力源源不断生成的重要原因。因此,体育教学不能忽视学生主体兴趣培养,更不能少了能激趣、培趣的教学路子。在传统体育教学中,很多教师无意间就会走上师讲生听的实践模式,更而甚者采取“放羊式”实施。这种方法虽然让学生有了“自由耍”,但其留给体验的东西并不多,学生并不会因此而生成体育参与兴趣。为了培养主体兴趣我们应采取能激趣的实施路径来进行,如情境法、故事法、竞争法等,特别是新知授与,应将其与情境结合,创设出与动作技能培养相适应的教学情境而践之,这样才使教得到学生极有兴趣参与的支持,从而在以主体角色践行中与教师主导作用发生交集,在互动中形成教育相吸。例如,在教学“立定跳远”的过程中我们就可创设“危境中的青蛙”情境,让学生从模仿青蛙跳开始来学习,再引导学生在预摆、预蹲、跳的过程中去完成这个动作。这样就就可促使学生有兴趣地学,而且学得主动有效果。
二、注重体育游戏方式融合
体育游戏是课堂的润滑剂,关系到学生学习情绪、劳逸结合、体智调节等多个教学提效因素。作为教学实践者,不能随着将体育游戏安排在某个实施环节,要有目的针对性,能确保在教学中的作用是必要的,是最大的。如果仅取悦学生的游戏就大可不必将其融合到课堂上来费时,在满足性娱乐性、趣味性、益智性、有效性这“四性”基础上必须做到从学生学情实际出发。体育游戏的内容选择和形式安排必须要遵循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的普遍规律,从学生现有基础出发,才能让学生更好地参与。在人类的实际行动中,任何的知情意行都是逐步从外在向内在转化的、这种从身体层面到精神层面的变化是相关联的,而且这几者之间彼此作用和相互推动。而运动项目多元化的特征,既为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协调素质、思维素质都创造了有利的环境,又为发展学生潜力发展夯实了基础。所以,在体育教学中,作为一线教师的我们应该根据初中学生心理和生理的发展来进行游戏的选用。这也体现了尊重学情的思想。体育教学欲提效提质融合体育游戏是必要的,但要注重融入方式,根据教学需要找准切入环节实施,才能将提效提质变成育人现实。
三、注重练习竞技平台搭建
体育课堂的练习环节较其他学科所占时间比都较大,用好这一环节使其提高技能训练有效性是整个课堂实现提效增质的重要保障。作为教学实践者我们不仅要精心设计细分其时间,还要丰富训练内容和形式,使其更能促进学生训有动力练有信心。针对体育学科特征,我们可将蕴含的丰富的竞争性发挥出来,让学生能在其课堂中满足好竞争这个年龄赋予的特征要求。在教学球类技能课堂中(不论是“三大球”中的哪一球类),我们都可以将其竞争性变成比赛,形成形式多样的小组对抗赛、男女混合赛、技能比拼赛等。这样的比赛不宜时间过久,学生以组轮流参加,尽可能让学生全员参与。同时还要注意引导学生及时小结,总结方法和注意事项。在学生总结中,他们很可能对本课重点抓不住而将竞技过程中用到的其他方法谈及过多,这时就要注意引导和思维提醒。
四、注重信息技术手段运用
初中阶段体育教学中的很多技能都较复杂,有的还需要几个连续动作才能完成。针对这类技能培养,要提效增质就必须让学生快速建立动作表象,以帮助他们掌握动作特征。例如,《双杠》教学,这个在整个初中体育教材中都属于难度较大、学生难掌握的技能教学内容,如果我们一开课都能实现本课目标作为首要追求,那毕竟是方法不得当的做法。对于操作较难的内容可以从激趣以增强他们战胜困难的信心上去突破,通过信息技术手段采用视频慢放、定格的方式来让学生看清每个动作细节以及运用之间的衔接。只有这样,他们在头脑中有了丰富的细节表象,他们才能有信心、有勇气去挑战转体180°成分腿坐时重心的移动这个难点动作。过程中,教师要指导不断、激励不断。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一次次尝试中去揣摩、感受要领而学会双杠技能。
当然,“五育合一”在推进,提效增质就在路上。作为践行者,只有上下求索方可致远。教学无止境,探寻提效增质的实践策略也需要与日俱新。在接下来的教学提效增质征程中,我将更加努力使自己担当的体育课堂更加高效地育人。
参考文献:
毛春菠,提高体育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寻[J].科学中国人,202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