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期刊浏览

国际刊号:ISSN 1672-5905

国内刊号:CN 11-5147/G4

邮发代号:2-418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教育部高校师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联系我们

投稿邮箱:jsjyyj218@163.com

网    址:www.jsjyyj.net

浅谈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的五个结合聂春生

浅谈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的五个结合

聂春生

(云南省永胜县顺州镇迪里小学)

摘   要:识字是学习文化的起点,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在识字教学时,如果“为识字而识字”,把识字孤立开来,那么,识字就将变得枯燥无味。在这样的情境下识得的字,自然“记得快,忘得也快”。因此,识字教学的“音形义结合”“识字与认识事物相结合”“识字与听、说、读、写相结合”“识字与语言环境相结合”“识字与写字相结合”,这些在我们的教学实践中,要很好地坚持与运用,使学生的识字学习学得快、记得牢、用得好。

关键词: 小学语文     识字教学    五个结合

识字是学习文化的起点,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一般地说,学生不掌握一定数量的汉字,就无法阅读和作文。他们识了字,并且牢固地掌握字的音、形、义,才能理解词句的意思,领会课文的思想内容,顺利地阅读书报,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才能运用所识的字词叙述事情,表情达意。因此,识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一项重要任务。然而,在识字教学时,如果“为识字而识字”,把识字孤立开来,那么,识字就将变得枯燥无味。在这样的情境下识得的字,自然“记得快,忘得也快”。因此,识字教学的“音形义结合”“识字与认识事物相结合”“识字与听、说、读、写相结合”“识字与语言环境相结合”“识字与写字相结合”,这些在我们的教学实践中,要很好地坚持与灵活运用,融会贯通,使学生的识字学习学得快、记得牢、用得好。

一、 字的音、形、义结合

汉字是由音、形、义三个因素构成的统一体。识字过程就是牢固建立字的音、形、义之间联系的过程。教师要在引导学生感知字的任何一个因素的同时,能准确地再现另外两个因素,即见形而知音、义,听音而知义、形。(一)字音的教学。借助汉语拼音正确地读出字的音,能读出字的声母,韵母和声调,能给汉字注音。(二)字形的教学。通过教学汉字的笔画笔顺,偏旁部首,间架结构的知识,以及独体字分析字形记忆字形,找出字形上的难点,运用比较形近字,如:推——堆,明——朋,记住字,利用加偏旁,换偏旁,减偏旁,熟字和在一起认识字。(三)理解字义。结合课文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联系词句和上下文理解字义。对一词多义能根据具体的句子选择合适的意思。汉字教学中要做到音,形,义三者统一,能让学生做到见字形,读出其音,了解字义;听到字音,能知形,知义,想到字义,能读音知形,这样三者便有机的结合起来了。

二、 识字与认识事物相结合

小学阶段,识字与学词是一致的,因而学生每学一个词就应当认识词所表示的客观事物,学习词的过程就是认识事物的过程。 

因此教学中可运用各种直观手段或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观察、思考、想象,使抽象的概念变成可以感知的具体事物,这就是把识字和认识事物结合起来了。如学习“山”“石”“田”“土”“鸟”等词,可以结合图片帮助学生把抽象的方块字与具体的事物结合起来,从而了解字义。再如,学生学习了“麻雀、黄鹏、杜鹃”等词,除了解每种鸟的一些特点,还应结合投影图片或标本,帮助学生在生活中分辨出这几种鸟,而不是只会背诵字典中的解释,实际上并不认识这些鸟。

此外,认识事物应包括客观存在的一切物体和现象。如教“壮丽”一词,教师可以用图片,可以通过参观游览,也可以用语言描绘,使学生联系生活实际了解怎样的景象才是壮丽的,并且能和学过的“美丽、秀丽、绚丽”等词区别开,从而能够在表达中恰当地运用这个词。这才称得上学生在识字学词的同时认识了事物。 

三、识字与听、说、读、写相结合

识字、学词是为了运用。学生在听、读中能理解学过的字词,在说、写中能正确运用学过的字词,这才是学习字词的根本目的。学生识了字以后,要指导他们认真朗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想,把每个字音读准,把字、词、句的意思弄懂。这样,生字在朗读中反复出现,从而得到巩固。在讲读课文时,要有意识地结合学词学句,加强对字词的理解。复述课文时,要求学生注意运用学过的字词。在学生理解词义的基础上,可以指导学生运用词语进行口头或书面造句,在说话、写话乃至作文中灵活运用所学的词语。此外,还可以开展课外阅读、课下练笔等丰富多彩的语文课外活动,引导学生参加各种语言实践,使学生有机会反复运用学过的字词。这样,既有利与字词的巩固,又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

四、识字与语言环境相结合

识字学习是一个反复的、长期的过程,教师要充分利用语言环境资源,增加汉字和学生见面的机会。“字不离词,词不离句”是语文教学总结出的识字规律,是指导识字教学的“至理名言”。在语言环境中识字,就是在学词中识字,在学句中识字、在阅读中识字,使识字结合一定的语言环境进行,而不是脱离语言环境单独识字。我们的具体做法是以读课文为识字的切入点,以读生字、读词语、读句子为识字的着力点,引导学生识字,将自己认识的字、词、句与课文整合起来,培养学生识字方法。汉字是音、形、义的统一体。在语言环境中识字,有助于建立字的音、型、义之间的牢固联系,准确理解字义,提高识字学词的质量。难懂的字词变的比较通俗易懂了。如:(1)小弟、弟口(渴)了的“渴”;要(喝)水的“喝”;(2)这个(办)法真好的“办”;(3)他(为)班级做了许多好事的“为”;(4)这种鸟叫(乌鸦)的“乌鸦”等。这些字都是在读文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结合故事内容进行识字,而不是孤立的识字。可见,学生识字是要以语言环境为依托的,在语言环境中学到的字词是活的,识字学习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离开了语言环境孤立地进行识字教学,必然是耗时多而收效微。只有借助语言环境识字,对于学生来说才容易接受。所学的字就会扎根于语言的沃土之中。

五、识字与写字相结合

俗话说:“眼看千遍,不如手写一遍。”写字是巩固识字的重要手段。学生识字以后,如果不及时指导他们书写,就容易遗忘。心理学研究表明,识字时只认不写,字形难以记住,而认读以后及时书写,使视觉分析器和动觉分析器协同工作,字形在头脑里留下的印象就深得多。所以,在识字教学中,要在学生读准字音、理解字义、掌握字形的基础上了,通过写字来巩固字词。这样,识字和写字相辅相成,互相促进,从而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

总之,教学有法,但无定法。在识字教学中,我们应该传授正确的、科学的汉字知识,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去挖掘汉字中的奥秘,通过各种教法,各种途径,使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熟练地掌握所学的生字,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的识字学习由枯燥变为有趣。教师的识字教学变得更容易,学生学得更轻松。


点击次数:30  发布日期:2022/7/5 16:21:10  【打印此页】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