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期刊浏览

国际刊号:ISSN 1672-5905

国内刊号:CN 11-5147/G4

邮发代号:2-418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教育部高校师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联系我们

投稿邮箱:jsjyyj218@163.com

网    址:www.jsjyyj.net

评价策略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有效实施江丽萍

评价策略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有效实施

四川省岳池县凤山小学校  江丽萍

 

摘要:评价策略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有效实施能为学生在拔节孕穗期获得充实的道德与法治培育营养。本文探讨了评价策略有效实施需要做到正面引导和全面评价,让同伴之间互作主体而施。

关键词:小学道德与法治  评价策略  实施  有效

在传统教学评价中,老师对学生的学习参与活动及其效果进行评依据多是作业中大红钩的数量和考试中的分数。在践行新课标的过程中,则更加强调多样化评价的实施,在评价对象方法更加讲究多元化,不但重视果,还重视流程,乃至评价本身。通过这几年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我发现,充分践行新课标中关于评价的相关理念,在课堂上做到主体多元过程多项坚持正面合理的课堂评价,不但可以激趣增强学生主体性,还可以增强他们的学习激情和集中精神克服惰性的进取意志,使他们感受到学习的乐趣。而且,在促进学生良好思想品德形成和道德认知提高方面起到重要推手作用。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有效利用评价策略这把利器助力学生主体性的激发与作用发挥导向,使其为获得更好的道德与法治教育而躬耕发力。接下来,我谈谈评价策略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有效实施。

一、课堂上评价策略的实施要坚持正面引导

学生越夸越乖。多年从事思想教育的我发现小学生的评价实施一定要坚持正面引导。原因在于学生很多行为都是源于这三点而发生的,一是好奇,二是注意力不能持久,三是由于不能静心和细心。这些都是这个年龄段所具有的天性特征,即使因为这几个原因犯了错也是这个特征“惹的祸”,而不在于学生本身。学生在课堂上不能持久认真听课和积极主动参与也是注意力不能持久犯下的不良行为。这些行为的发生对于他们自身来说是无意识的,甚至自身都还有注意到。所以,我们在教学中应坚持正面引导,同时还要创新教学策略,采取适当的“停顿”来“等一等”那些注意力开始抛锚的学生,让他们意识到自我走神了。这时我们老师就该发挥评价利器功效了,可以表扬某位同学而起到“点醒”和激励作用,如某某学生听课多入神呀,总是认真地看着黑板。比如,我们在教学实施时遇到特别爱插话学生时,我会好心地说:“你很聪明,说的对,只要你能把你的双手都拿出来,我就会夸奖你。”在接下来的实施中,你会注意到,他的双手非常总是认真地举起来,而且还高……

二、课堂上评价策略的实施要做到多角度全面评价

道德与法治教学的课堂评价应侧重于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既要重视其核心素养的发展也要强调学习行为的表现和获取知识的方法应用等,与其他学科不同的是它对知识与技能的关注有所减弱,放在了情感与态度、行为与习惯之后而排列在第三位置上,但并未意味着不重要只有道德与法治学科具有学科特色更有侧重而已。课堂上要求评价要多样化,其目的就是可以发掘每个同学的优点,发掘他们的潜力让学生在拔节孕穗期获得充实的道德与法治培育营养。因此,在课堂评价中我们要转变课堂教学评价习惯做法,必须从构建多元化的评价机制和方式入手改进结果评价,丰富过程评价实施主体和方式,让课堂评价多一把尺子比如在课堂互动对话中我们老师会让同学们以小讨论的方式针对一个较困难的问题或者公开的问题上进行讨论(我在教室里最常见的就是“同桌交流”,因为这样更容易组织实施)。每次这个时候,我都会以平等中的首席的身份加入到他们的合作探讨的小组队伍中去,一边参与,一边引导他们的协作探讨一边找机会对他们进行点评同学很喜欢用脑子思考,他的回答很有见解还有李四那个学生很有责任心正是这些不经意的评价,促进了学生在收获学习道德与法治的情感、态度、方法的同时也促进了学生敢于发言、敢于表达自我道德实践观点起到了很好作用。正是因为经常有激励,那些容易教师忽视的学生们一下子就来了兴致,开始了热烈讨论的参与。原本认为只是短暂的沟通却让学生有了更多的思想的认同这对于促进他们“四德”的形成和政治认同是大有帮助的所以,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我们可以放缓教学步伐,多作评价,特别是中低段的道德与法治教学。作为一线教师不仅要重视学生主体参与到评价之列来,也要让他们成为被评对象。而且还要从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评价实施中让学生在校园生活、家庭生活、社区生活中的道德实践也列入其中。这样的评价才是更多角度和更加全面。总而言之,道德与法治课堂上评价策略的实施要做到多角度和全面评价不能一板一眼地看待一个人,有的同学也许在这一节课表现不佳或一次测验中没有取得很好的分数就给予否定是极其有悖新课标关于评价实施理念的新课标对于课堂评价有很多新的指导,特别是2022版,其落实更需要我们在接下来的教学实践过程中认真研读并落实

三、课堂上评价策略的实施要做到之间评价

新课程标准提倡教学评价的主体多样化,既要让老师参与,又要让学生担当。值得注意的是学生参与可能是主体也可能是客体在这实施中让他们有更多的发言权,可以互相点评,也可以自由评论。而且在同伴评价中我们教师应将主动交还到学生手中,让他们站在学生视野的角度进行互相评价。学生相互评价有助于培养良好的聆听别人讲话的良好习惯。在班上,我们还可以采取相互建议的方式提出发展方向或者针对某某的问题谈谈自己的处理方法或者你有什么话要跟他说?这样多的评价实施整合到评价策略实施中,才能更好地促进评价取得共同进步的实施成效

总之,评价策略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有效实施不仅能促进学生更好地发挥主体性还能使他们在形成知行合一上获得更好培育,为他们扣好人生第一扣子奠定好品德基础。

参考文献: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有效性评价的实施策略探究[J].基础教育论坛,2016年。


点击次数:15  发布日期:2022/7/5 16:20:58  【打印此页】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