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实施分层教学的实践与思考舒婷婷
初中语文实施分层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四川省武胜烈面中学校初中部 舒婷婷
摘要:为满足不同学生的不同学习需求而在初中语文课堂上实施分层教学。但要使这种方法有序有效我们就必须在动态分层、分层预设和分层实施做足功夫,以增强针对性为突破口而提升有效性。
关键词:初中语文 分层教学 实施
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人们对教育的要求越来越多样化。“齐步走”的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尽管人们的期望很高,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却无法实现。但也有许多问题被揭露,比如成绩优秀学生“吃不饱”、差生“吃不消”等。为了有效地克服解决这些问题,新课程标准中引入了“分层实施”这个概念,并要求一线教师根据不同的教学对象以及对不同的基础层次的学生进行分层次分组别的培养实施。由此,分层次式的教与学方法就出现在各个学科课堂中。而针对我班学生语文现状---两极分化较明显,我就在实践中采取分层教学法来实施,这种基于学生现有语文基础的教学实施,针对性强,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感受到了语文学习的快乐与有收获感,实现了“跳一跳”效果。下面,我结合我县“五育合一”课改推进要求和自主探研心得谈谈在初中语文课堂中实施分层教学的实践问题。
一、尊重个体差异,实施动态分层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而我们的“以人为中心”的教育思想也在时刻提醒着我们,要充分认识到学生间的这些差别。而分层实施正是在这种思想基础上发展出来的一种梯度育人的方法。那么在实际操作中,就必须要有一个动态分层编组构建新的教学对象的问题,即分类分层分组。在实际操作中,我们可以依据学生的语文现实、实践能力、学习爱好以及情感态度等因素进行分类;在语言学习过程中,由于学习态度等原因,可以把学习者分成几个比较固定的水平或类别。一般分为三类,在教师心目中分别以A(优秀)、B(中等)、C(后进)称呼。A组的学生成绩优秀,对语文学习有浓厚的学习热情、较强的求知欲和较强的语文实践基本功;B组的语言实践能力强,但非智能水平低;C组的不仅语言能力弱,而非智能水平也很低。针对上述层次进行动态调整,以维护参与者自我尊严,提高他们自信与成就感。在实行分级后,要及时建立学生的个人资料,及时记录他们语文动态,并与每个学生进行必要的交流和沟通,以欣赏的目光期待他们希望能更好地发挥主体作用,及时促进生动发展。
二、针对现实学情,分层备课预设
做好准备是一堂高效语文课生成的先决条件。实施分层施教更应用功在准备,更需要教师对各个层次学生进行学情研究和针对性择法。所谓针对学情备课,就要求老师要以“以人为本”的理念来进行教学设计,使各个层次学生尽可能学习到与自身学力相当、难度适宜的语文内容以及达成目标。在问题的解决上,应综合考虑不同水平的同学对问题的接纳程度,采用不同的问题探究路径以激发学生的思考,使分层探究在各个层次都能有效展开。例如《安塞腰鼓》的教学我们为了使分层实施能在A、B、C三个层次中都能有序的开展起来我们在预设学习目标就做到了分层体现,对于成绩优秀的A层学生我们就要求其在在精读课文口味语言过程中去寻美点,体会作品中的一些重要句子的节奏美和诗意美,通过探究学习感受作者用词、结构和写法三个方面特点。对于B层学生我们让他们找出文中句式、修辞、写法、结构等方面有特点的句子来读一读,说一说好在哪里。而对于基础较差的C层学生我们则要求他们能做到在有感情地朗读过程中较好地把握文章基调和感受安塞腰鼓的恢宏气势即可。有了这样的预设但也要注意预设的弹性应用,即根据实际可能对学习目标作适当调整,向上向下都按实际来定。这样实施,既体现了教师睿智也增强了教学针对性,更利于学生语文学习。
三、灵活教学方法,做好分层实施
分层实施较一般课堂更考验教师教学组织能力和方法选择能力。在同样的课堂上要使不同层次学生均能获得最适宜的语文学习,不仅有分层预设更要有分层教学实施,才能将预设变成现实。在实施过程中由于要让三个层次的学生都动起来,都尽可能以主人的身份参与到学习中并收到良好学习效果我们在导入新课之后就要尽可能地出示分层学习目标。为了维护学生尊严我们在实施中最好以空间位置分组的方式来按排哪组学生完成哪类学习任务的做法来进行。例如,《斑羚飞渡》课堂上的分层实施,我在A组中采取以“放”为主的自主探究教法,让学生围绕羚羊形象描写去体会描写方法、侧面描写应用的作用。在这层学生学习过程中适当有“扶”,提供方法支持。对于B层学生要求他们找出文中描写羚羊形象的句子,分析羚羊的形象特点。而对于C层则让他们概括文章内容,积累文中丰富的词语。对于中等学生和后进学生的实施多以“扶”为主,做好过程引导,让他们能学起来并有很好收获。由于B层人员多,课堂教学用时占比也应较大,教师提供方法帮助也要适当多一些。紧接着新授展开的巩固语文实践,同样需要强化分层训练,按照他们学习内容尽可能地设计出与之相应的语文练习实践,同时也要做适当的拓展,提升他们语文应用能力。
总之,实施分层教学的方法对于两极分化较明显的语文课堂来说是有很大实施意义的,不仅可以让更多的同学感受到语文学习的快乐,有利于充分发挥他们的语言能力,发掘他们的内心潜力。但分层教学实施却需要教师最大限度地去备课、上课、布置作业等环节,特别是针对性,要做到“因人而异”,从而减少学生的学习压力而充分发挥主体性,引导他们利用知识进行有效的语文实践,从而使自己的语文素养得到较好发展。
参考文献:
[1]陈红丽,初中语文教学中分层教学的应用[J].学周刊,2018年。
[2]张芳,新课标下初中语文分层教学刍议[J].试题与研究,201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