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体育教学中如何培养人文素养刘 奇
高中体育教学中如何培养人文素养
重庆铜梁一中 刘 奇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现代化建设的发展也有了很大的创新。现代教育遵循科学发展观,是以人的发展为核心,以人为本的教育。随着新课程标准的改革,学校教育愈来愈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化素质、道德情操及人文素养。在这样的背景下,高中体育教学的目的不仅是增强体质增进健康愉悦身心,更承担起了培养学生人文精神,彰显人文关怀的责任。
关键词:高中体育教学;如何培养;人文素养
我们现代化的教育更加强调的是全面和科学化的教育。我们的教育目标也不再是单纯的帮助学生获得学业的进步,而更主要的还有提升学生的科学文化知识,让学生获得心理上面的健康发展,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道德品质,而这些都是人文素养的重要内容。为此无论是哪一门学科我们都应该将人文素养渗透到学科教学中。对于高中体育课堂人文素养的渗透同样重要,下面我们将针对其具体的渗透策略进行探究。
1、高中体育教学人文精神培育面临的困境
1.1学校方重视程度不高
新时期的高中学校虽然在教育中涉及到了人文精神的内容,但是,依然是行于流水,不够重视,导致体育教学中人文精神培育不够系统、具体。目前,科学教育仍是衡量一个学校教学质量的标准,所以学校的教育仍是注重科学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人文教育。
1.2体育教师人文素养不足
笔者根据调查得知,当前很多高中体育教师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注重更多的还是体育技能的教授,而忽视了学生们对于人文文化的吸收与沉淀,从而导致高中生对人文精神认知不足,人文精神意识淡薄。除此之外,体育课堂不尊重学生兴趣和个性,学生表现好没有表扬,表现差也没有纠正引导,这些表现都体现出了体育教师人文素养的不足,从而在根本上制约了人文精神的培育工作。
2、优化措施分析研究
2.1提高体育教师的人文素养
首先要树立正确的教育价值观。体育学教育的价值是综合性的,体育教育工作者须持一种综合的教育价值观。对于个人,它既是一个开始的生活过程,又为未来的生活作准备;对于社会,既是为适应社会,又是为了推动社会,即促进社会发展,又促进个人身心发展。教师是作为现代体育化的代表参与教学活动的,教师的价值观在其教学活动和日常言行中得到充分的反映,并对学生产生决定性的影响。教师要秉承着不仅教知识,而且要育人,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理念的教育价值观。然后应具备精深的专业知识和宽广的知识面。体育教师除精深的体育知识外,也应该熟悉体育史、科学史、文化史,具备哲学、体育哲学、社会学等方面的基本素养。很显然,老师只有在熟悉了体育教育中人文精神培育研究化的规范,自觉接受它对体育活动的全部要求下,才能实现高中体育教育中的人文精神的培育目标。除此之外,教师还应掌握一定的体育新闻和体育运动员事例,以便在体育教学中根据课堂出现的情景,结合教学内容,对体育新闻和运动员的具体事例进行讲授,宣扬其体现的人文精神。
2.2教师要更新自己的教学观念,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
在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是课堂的主体,学生在进行体育课堂活动时一直都是在被动的接受体育知识。那么在新课改的理念指导下我们要重视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教学中要始终以学生为中心,注意师生之间的关系和谐,促进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这些都是我们的高中体育教师需要树立的新的观念意识。只有这样才能够帮助学生建立起一个良好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人文关怀下进行体育运动,从而促进高中生的身心发展。因此作为一名高中体育教师必须要做到提升自身的人文素养,在循序渐进和耳濡目染中对我们的学生形成一种影响力,提升自身的品质修养,更好的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感。
2.3强化培育人文精神的理念
哲学中讲,人的主观意识具有能动性,所以,要想在体育教学中进行人文精神的培育,最主要的是要树立体育教学中培育人文精神的理念,即要有人文精神的意识,又要有把人文精神融入体育教学中的思想。具体来说就是要树立体育教学中人文精神的意识,即要以“人本主义”思想为指导,对学生个性、主体充分的尊重。所谓的“人本主义”就是指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核心,尊重人、关心人、培养人,这正是人文精神的核心意识。在教育领域,教师要有“人本主义”表现为教育要尊重人的个性、思想,和主观能动性。以学生为中心,尊重学生的人格价值,尊重学生的身心特点,制定合适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选用合适的教学方法、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等等,以满足学生的爱好和需求。
2.4在校园内开展一些体育文化活动,增加校园体育文化建设
在人文教育的理念中提出了学生的身心得到全面的发展是素质教育的要求之一。学生不断地接受新的知识,借助于实践活动不断地进行积累,将知识进行内化,掌握相关的技巧,融入到实践中,使得自身的综合素质得到提升。那么学生的这一系列的活动都离不开外界的参与和支持。所以学生需要举办一些体育文化活动来为学生营造出一个和谐的体育氛围,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首先要在校园内大力的宣传一些人文精神,启迪学生的思维,让学生的体育精神得到提升。利用学校的宣传栏或者是校园广播宣传一些体育名人,让学生进行欣赏,在学校的走廊橱窗中展示一些体育格言等等。另外就是在组织学生进行体育活动时尽可能的淡化一些竞赛的元素,能够把重点放在学生的活动上面,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多鼓励学生参与体育锻炼,而不是为了竞赛而进行运动。
总之,在高中体育课堂中渗透人文素养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为了能够更好地体现出体育课堂中人文素养的渗透,我们的教师要不断的提升自身的素养品质,注意正确的教学方法的使用,利用体育活动和校园的环境进行人文素养的渗透,提高高中生的人文素质。
参考文献
[1]伍华荣,伍方荣.人文体育观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构建途径探讨[J].当代体育科技.2016(04).
[2]马丽.刍议人文体育观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构建[J].梧州学院学报.2014(06).
[3]胡科伟.人文体育观融入高校体育教学的思考[J].当代体育科技.201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