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期刊浏览

国际刊号:ISSN 1672-5905

国内刊号:CN 11-5147/G4

邮发代号:2-418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教育部高校师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联系我们

投稿邮箱:jsjyyj218@163.com

网    址:www.jsjyyj.net

论“双减”下农村音乐课堂趣味性提升的有效方法陶 然

论“双减”下农村音乐课堂趣味性提升的有效方法

四川省武胜县双星小学校    

摘要:“双减”政策下的农村音乐课堂不能仅以教首歌为追求而要注重学生兴趣培养,增强他们主体性。本文探讨了借助器乐助教、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创编设计以及丰富版本内容等四种提升趣味性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小学音乐  课堂教学  “双减”  趣味性  提升

随着“双减”政策推进,农村学校为实现“双减”提效提质要求也进行了不断改革和策略探寻。音乐作为学校美育实施的重要路径自然也在教改之列。学生课堂主人,要让他们在音乐学习中充分发挥主体作用我们不能还停留在“一言堂”上,要创新实施方法而使课堂变成以他们为主体的学堂,这样既可满足教学进度的推进又可让学生学有快乐。而这样课堂的实现其有效方法就是提升趣味性,使教与学在富有活力的氛围中展开并达到目的。下面,我聊聊论“双减”下农村音乐课堂趣味性提升的有效方法。

一、借助器乐助教提升课堂趣味性

器乐走进农村音乐课堂并非由来已久,较偏僻的学校更是新鲜之事。我们发现,很多器乐学生还只是在电视上见过,对于能在课堂上亲历还是第一次。对于这样的事物自然能激发学生兴趣提升课堂趣味性。因此,在音乐教学实施中为了完成教的任务实现学的目标我们就可以将器乐带进课堂,助力教与学。例如在教学《假如幸福的话拍拍手吧》这一课中我们就可以将琴、手鼓这两种器乐融入课堂教学中,再配合小手巴掌、小旗这样的学具助力学生感受幸福时的心情和行为。在这样有琴有鼓的课堂中学生认识了它们用法和积极作用,故生兴趣而积极学。特别是在帮助学生感受和体会弱起小节和附点音符意义的过程中更起到了化解学习难度的效果。又如在学唱“黄水谣”、“采茶舞曲”这样的可见时我们还应该让学生亲历其使用---在吹奏中学吹奏。这样更能促进他们既长技能又增情感,还催生兴趣提高主体性。实践表明,器乐进课堂对于农村音乐教学来说,作用是多方面的,拓展认知丰富音乐技能的同时还在促进学生终身音乐过程中起到了积极作用。

二、创设问题情境提升课堂趣味性

情境是教师为完成教学任务书、达成教学目标而精心设计的一系列教学事件,也称活动。而问题情境,就是将趣味教学法寓于其中的能诱思、能激趣、能煽情的一种教学方法,是新课改实践过程中获得的有效方法。我们常常将新知通过设问方式寓于其中,引发学生激情后思考,让学生满载学习动力去完成答案探寻。例如,在教学《蜗牛与黄鹂鸟》一课时为了让学生理解歌曲中黄鹂鸟的骄傲自大和蜗牛的锲而不舍的两种形象两种品质我们就可以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静心体会歌词大意。让学生在声音、音准、吐字、表情的视听中进行到小组交流,使课堂的氛围更加热烈。在讨论之后,我们就要求每组选一名代表发言,汇报小组交流讨论成果。这样,就有效地训练了学生的语言表达和深入思考的方式方法。这时候,我们要抓紧这个机会指导学生有“阿”的切分节奏处的唱法,鼓励他们模仿教师唱得轻巧。之后引导学生总结描写蜗牛说的语句要唱得沉得、黄鹂鸟唱出嘲笑意味、葡萄树要唱得活泼轻松。

三、引导创编设计提升课堂趣味性

引导学生音乐创编就是要求他们根据音乐内容和自身实际创编一些舞蹈动作,或者根据音乐旋律创新填词、创新节奏等。这个过程其本身也是提升课堂趣味性的一个重要做法,也是激发兴趣增强课堂活力的有效手段。这是因为创编作品的新颖性决定的,学生很多创编带着浓厚的趣味性,是搞笑的,学生就能从中体会到音乐的愉悦快乐。例如在教学《采茶舞》后我们可让学生为歌曲创编几个舞蹈动作。为了让学生人人参与,我们可以让有舞蹈天赋的同学做一次“小老师”,并引导同学们为他们的音乐献计献策;比较哪些参与人的节目可以表现出不同的风格和创意。当然,为了让学生更好创编,我们还可以进行必要帮助。如在教学《美丽的草原我的家》这一课时在进行学生创编律动之前,我播放了一组蒙古族儿童舞蹈的录像,让学生观赏后创编。这样,开拓了学生视野,丰富了学生舞蹈动作,给学生提供了创造空间,辅助学生更好完成编创活动。这样学生学不困难,创编有帮助,自然就能快速获得成功体验,因而兴趣大增。同时,又能获得创新思维培养,增强学习自信心。

四、丰富版本内容提升课堂趣味性

小学音乐教材所选内容大多是著名音乐歌曲,生活中到处都可以聆听其唱。原因在于这样的歌曲很能吸引人们去演唱。故而同一歌曲出现不同版本现象也就不奇怪了。但正这样的不奇怪,但对农村学生来说更是“稀奇”。教学时我们就可以将其作为内容拓展和兴趣培养的重要资源来利用。例如《北京的金山上》这一课的教学我们就可将管弦器乐引进课堂成为伴奏工具,让学生亲耳聆听才旦卓玛演唱而产生学习之需。过程中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学习兴趣生成并取得良好效果我们还可以将不同演唱者演唱的不同风格的《北京的金山上》通过多媒体播放呈现出来,如韩红民谣版、胡彦斌慢摇滚版以及扎西顿珠的爵土版,并引导学生对比才旦卓玛的藏音版。这样的教学通过引导学生感受和对比,更能增强教学有效性,实现提质。

总之,“双减”在进行,提质就不断。作为农村音乐课堂的执教者要以政策落实为追求而使课堂提效提质育人。如今,音乐教学在美育实施中以及在助力“五育合一”教改中的作用都得到了明显揭示,因此,作为担当的我们必须改变传统观念而使课堂活力再现,通过多样化的策略使课堂趣味性一再提升,让学生学音乐的主体性一再发挥。

参考文献:

[1]刘劲荣,浅议提升音乐教学趣味性的有效方法[J].北方音乐,2020年。

[2]朱静松,如何提高小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J].课程教育研究,2021年。

 


点击次数:22  发布日期:2022/7/1 9:43:34  【打印此页】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