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期刊浏览

国际刊号:ISSN 1672-5905

国内刊号:CN 11-5147/G4

邮发代号:2-418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教育部高校师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联系我们

投稿邮箱:jsjyyj218@163.com

网    址:www.jsjyyj.net

中小学教师信息素养的现状分析郭 林

 

中小学教师信息素养的现状分析

郭  林

(四川省平昌中学)

一、中小学教师的信息意识知识现状

(一)信息意识方面

信息意识是对信息及信息技术的功能、价值、重要性等的认识,我们以贫困地区教师对信息以及信息技术的态度为基点进行调查,结果如下:

1、信息需要强烈,但满足需要的行为在总体上没有达到高度自觉水平

教师信息需要的强烈程度反映的是教师搜索、吸收信息的动机水平,高水平 的动机不仅决定了教师对信息的敏感度,还能够促使教师产生自我充实与自我更新的活动,从而有助于提高自身信息素养水平和教学质量,值得注意的是,较强烈的信息需要与贫困地区客观信息环境之间的矛盾,使教师满足需要的行为在总体上没有达到高度自觉水平,表现在:并不是所有教师都能够采取积极措施满足自身的信息需要,当问及教学过程中出现信息(知识)匮乏时的举措,仅有38.9%的教师表示会积极采取各种方法加以解决,相当比例的教师(约38.2%)表示在学校条件许可范围内能解决就解决,不能解决则听之任之。

2、对信息技术重要性有一定认识,但在教师角色期待和现实之间难于找到平衡点

教师只有充分认识到信息技术的重要性,才有可能在教学过程中主动地获取、利用和开发信息,调查发现,贫困地区认识到信息技术重要性的教师总体上占优势;81.9%的教师认为在教学过程中使用媒体会使学生学习积极性显著提高;73.4%的教师认为中小学教师应该掌握教学软件的设计和制作技巧;59.8%的教师认为好的教学应充分利用现有的媒体设备以丰富教学的形式和内容;有68.0%的教师认为应把教学媒体的使用与否作为评价教师教学的一贯指标,数据表明,随 着教育发展和政策导向,教师信息认识有一定提高,但调查也同时发现,由于西 部贫困地区教育投入严重不足而导致教育教学条件上的匮乏,使83.2%的教师在认识到信息对教育教学重要性的同时,感到社会对教师的角色期待以及贫困地区教师在现实条件下可成就的角色之间有强烈的冲突,在二者之间很难找到平衡点。

3、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的意愿水平高,显示出一定的成就本位取向趋势

教师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的意愿与教师对信息技术重要性的认识呈显著正相关,这一结果与经济发达地区的研究结果一致,调查显示:如果有学习信息技术的机会,95.5%的教师表示会参加,即使培训需要教师自费参与时,仍有60.3%的教师表示愿意考虑参加,这在教师工资水平不高的西部地区是难能可贵的,表明教师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的意愿水平较高,当给教师提供四种不同性质的学习:观摩教学(听课)、教育理论培训、教学经验交流、学习先进教学技术手段时,选择第四项的教师达67.2%,值得注意的是,在为此结果作因素分析时,72.4%的教师选择为了提高教学水平,同时也有67.8%的教师复选为应对检查、评比和公开课教学的需要,显示出教师具有相当的需求外部认可的成就本位取向。

()信息知识方面

信息知识包括信息理论知识和信息技术知识,是信息素养的基础,没有信息知识就没有信息素养,调查结果显示,贫困地区中小学教师的信息知识水平不容乐观,表现在:

1、信息理论知识匮乏,缺失状态严重

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往往需要在实践中体会,贫困地区信息技术实践的不足直接导致对信息理论知识的忽视,表现在信息理论知识匮乏,缺失状态严重,调查和访谈结果表明与其他地区教师相比,贫困地区教师在教学中更突出地表 现出重实践、轻理论的倾向,37.1%的教师只能把信息技术简单理解为电教,55.5%的教师把信息技术等同于计算机技术,70%的教师表示信息理论知识没用,不如 直接学点技术实在,教师们很难意识到任何能力的形成与发展都要以一定知识为基础,教师信息知识的欠缺必然伴随着信息能力的低下,我们对教师信息能力的 调查结果与此推论高度一致。

2、受信息环境影响,有限的信息技术知识无法内化

贫困地区普遍经济条件差、教育投入少,虽然教育扶贫项目帮助部分贫困地 区学校初步改善了硬件设施和信息条件,但总体而言,贫困地区学校信息环境仍 十分恶劣,受此影响,即使教师们通过各种培训或进修途径获得一些信息技术知识,但回本地区、本校后却无法延续信息活动,因此使有限的信息技术知识浮于表面,无法内化。

中小学教师的信息能力道德现状

(一)信息能力方面 

信息能力是信息素养的核心,没有信息能力,信息素养就成为一句空话,对信息的检索(获取)、分析(生成)、消费(使用)和生产(创造)、都是信息能力的重要方面,信息化教育中,教师信息能力水平的高低决定了教育的质量,在西部贫困地区,教师信息能力的主要特点有:

1、教师信息能力在信源和信道约束下,只能作基础层面的低效循环

由于西部贫困地区教育投入的不足和偏远县乡的地域特点,使很多学校的计算机特别是网络资源几近空白,绝大多数学校只有数量有限的常规媒体,因此多数教师具有使用常规电教媒体的能力,但适配软件的不足,又使这类媒体无法成为主要信息源,广大教师首选信息源依然是传统图书资料,这使教师信息能力只能在传统信源和信道的约束下作基础层面的低效循环。

2基于网络和计算机的信息能力亟待提高,许多教师尚无危机意识

基于网络和计算机的信息能力是教师信息能力中最具时代特色的部分,如果这方面的能力缺失,信息素养只能停留在低水平层面上,而调查表明,这恰恰是贫困地区教师信息素养中最薄弱的部分。

()信息道德方面

信息道德认识模糊,信息道德体系构建尚需时日,教师劳动的特殊性决定在任何形式的教育中教师自身的道德水平能够影响其劳动产品,在信息化教育中,教师不仅要具备传统教育范畴的品德修养,更要具备一种新型的品德,信息道德——知、情、意、行的道德发展规律在信息道德发展中依然起作用、在信息空间中,教师要懂得与信息技术使用有关的经济,法律等知识,要懂得并遵循网络空间的游戏规则,本次调查发现,对那些与传统道德相关的信息道德问题,大部分教师能够作出理性的判断与选择,如对学生接触黄色网站,88.7%的教师认为应该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同时采用技术手段封锁不良网站,但对那些超越了传统伦理道德范畴的问题,教师就表现出无所适从广大教师没有较明确的信息道德标准,信息道德认识模糊,并因此影响到信息情感、意志和 行为的进一步发展,信息道德体系构建缺乏必要的支点。

 

 


点击次数:17  发布日期:2022/6/13 9:26:45  【打印此页】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