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期刊浏览

国际刊号:ISSN 1672-5905

国内刊号:CN 11-5147/G4

邮发代号:2-418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教育部高校师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联系我们

投稿邮箱:jsjyyj218@163.com

网    址:www.jsjyyj.net

和雅校园文化的实践与探索李金辉

和雅校园文化的实践与探索

 广西玉林市陆川县世客城小学 李金辉

内容摘要

文探讨了和雅校园文化的实践与探索过程,对“和雅”教育进行了理论注解,回答了学校物质文化、广告文化、行为文化、课程文化与“和雅”教育是如何有机结合的,对还须完善的工作做了客观的交代。   

关键词和雅校园文化实践与探索   

 

学校文化是关于学校生存与发展的问题,是一所学校办学的理想和信念,是学校办学的灵魂,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精神支柱。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学校生存理由、生存动力、生存期望的有机构成。树立办学理念是学校自身发展的需要。它使学校各项活动和行为具有自觉性和目的性;校园文化是在办学趋同化的大潮中,一所学校形成或保持自己独有个性和特色的需要。学校文化可以外塑形象,内聚人心。我们根据学校实际情况,通过专家引领,行政会议讨论,决定以“和雅”作为学校文化主题,高标准、高起点进行学校文化建设。   

一、“和雅”教育的内涵和意义   

对于现代教育,“和雅”又被赋予崭新的意思。和,追求和谐的教育;雅,打造儒雅的教师团队,培养文雅的学生,建设高雅的校园文化,推行雅致的学校管理,促进师生共同成长,成为内涵丰富、气质优雅的人。   

(一)“和雅教育”的含义   

1. 和雅文化精神的核心是:合作、宽容、进取、卓越。   

2. 和雅教育人的培养目标是:学校意在使全体师生在“和雅”的环境中共同成长,成为内涵丰富,气质优雅的人。   

3. 和雅教育的三个层面:①教师儒雅――和而有爱,儒而有学;②学生文雅――和而礼正,雅而灵动;③校园典雅――雅致和谐,书香醇美。   

(二)“和雅”教育的意义   

1. 有利于规范我校管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2. 有利于提升我校形象,彰显我校特色。   

二、“和雅”教育的理念体系  

我校“和雅”教育的理念体系体现在如下九个方面: 

1. 校训:“明道尚和知礼崇雅”   

“道”“和”“礼”“雅”除了《词典》赋予意义外,我们主要解释为:“明道”就是通过加强修身,学习多种知识和理念,并通过实践不断地领悟、掌握客观规律,遵循社会行为准则。有管理者的“道”,教师的“道”,学生的“道”。管理者要掌握教育发展规律和管理规则;教师要明白教育教学的科学规律和从事教育教学应遵循的原则;学生要知道如何参与学习活动和应遵循的行为规范。   

尚和:崇尚和谐,求同存异,和睦共处又和而不同。   

知礼:广义地说,是讲文明;从狭义说,作为待人接物的表现,谓“礼节”“礼仪”;作为个体修养涵养,谓“礼貌”;用于处理与他人的关系,谓“礼让”。   

崇雅:做人品高尚、举止优雅、情趣高雅的人。(和雅教育的最高境界)   

2. 校风:和易和悦,雅言雅行   

和易:谦和平易。在教育过程中取《礼记・学记》“君子既知教之所由兴,又知教之所由废,然后可以为人师也。故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和易以思,可谓善喻矣。”之意。   

雅言:言正、言明、言美。不说错话即不说伤害感情的话,不说违背原则的话,讲普通话;说话清楚明白;不讲脏话。   

雅行:行安、行端、行慎。行动安详,不慌张;品行正直,仪态端庄,举止优雅;处事谨慎,不鲁莽。   

3. 教风:和爱,儒雅,求实,创新   

和爱:和善可亲,与同事和谐互学,对学生关心爱护,有同情心,与学生和谐互动。   

儒雅:学问渊博,风度温文尔雅。   

求实:讲求实际,做学问做工作不可弄虚作假、异想天开,要脚踏实地、实事求是。   

创新:指以现有的思维模式提出有别于常规或常人思路的见解,利用现有的知识和物质,在特定的环境中,本着理想化需要或为满足社会需求,而改进或创造新的事物、方法、元素、路径、环境,并能获得一定有益效果的行为。   

4. 学风:和睦,文雅,勤奋,进取   

教风和学风相互对应,既包括了对两大群体的职业要求,又包括了个体的素质特征,还体现了学校教育核心理念。   

5. 学校使命:培养“知书达礼博学睿智”的和雅少年。   

6. 办学目标:办成“特色鲜明、和雅优质”的品牌学校。   

7. 学校形象定位:人文、书香、绿色、洁美的精品学校。   

8. 学校管理理念:仁爱务本勤勉致雅。这是学校制定和贯彻落实各项规章制度的思想核心及原则,同时也是学校全体管理人员必须信守和遵循的行为准则。   

9. 办学口号: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把这句口号作为我校在办学过程中的纲领和鼓动作用的语句,对内起激励作用,对外有宣传作用。   

三、前阶段对“和雅”文化的实践与探索   

1. 统一思想,形成共识。“文化”不仅仅是文字,更是一种认同。做校园文化建设的关键是对自己学校发展历史、文化传承、办学理念要有清晰的认识,统一办什么样的学校,怎么办的思想,不是提几个漂亮的口号就叫校园文化。   

2. 打造“和雅”文化的环境。学校文化包括三个层面,每个层面都从不同角度向教职员工展示着文化的力量。其中物质文化主要是通过视觉识别系统来影响人,因为视觉是人们接受外部信息最重要的通道。因此,学校通过环境建设,突显和雅特色的校园文化。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1. 优化和雅课程的校本教材。编写《和雅文化教师读本》,把教师行为规范,经典教育案例、本校优秀教育案例编入其中;编写《和雅文化家长读本》,介绍学校办学情况、宣传学校办学成果,推荐优秀的家庭教育案例;修改《和雅文化学生读本》,增加优秀学生成长案例。   

2. 进一步推进和雅课堂实践。总结学导练课堂取得的经验,进一步做好课堂教学中启发、引导、激励细节,让学生自主学习、互助学习更积极有效。   

3. 推进和雅教育活动的开展常态化、规范化。用体育节、艺术节、科技节以及各种纪念日开展活动,做到有方案、有落实、有活动、有成果。   

4. 用活动来推进德育教育。紧紧围绕校训、校风、学风开展主体性、实践性、主体式德育活动,形成系列、形成板块、形成梯级,做到一月一主题,周周有活动。   

5. 与时俱进,不断提升校园文化。制定阶段性建设方案,进一步加强物资建设和环境建设,使校园更加绿色、洁美,更有人文、书香气息;及时更换楼道文化、橱窗文化,保持新鲜感和吸引力。   【参考文献】   

[1] 柴春玲以“和雅文化”促进校园文化建设[J]. 甘肃教育,20166  

[2] 史云波探索“博・雅”校本文化 彰显自然优雅校园[J]. 考试,201533  

[3] 张乔云雅文化的校园传承[J]. 天津教育,20149.


点击次数:40  发布日期:2022/6/13 9:26:34  【打印此页】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