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学校德育实施中的应用高雪莲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学校德育实施中的应用
四川省成都市双流区西航港小学 高雪莲
摘要:学校德育工作是培育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直接也最有效的平台和途径。本文探讨了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学校德育实施中应用落实的四条基本举措。
关键词:学校德育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应用
为进一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活动应用,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校园、进课堂、进学生头脑”的“三进”精神,助力学校德育有效开展,促进学生形成社会需要的良好道德品质。在这几年学校德育实践展开中,我们就可以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德育系列活动中。当然,这种融入应该是潜入式的,如细风润雨般渗透,让学生思想品德在其滋润下变成社会需要的好思想、好品德。为此,我们可以在学校德育工作中这样来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培育人格中的应用。
一、建立工作制度促进应用有保障
(一)建立健全领导工作机制。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校园工作纳入学校工作计划,确立了年度德育工作目标和任务,落实德育工作校长负责制,促进学校德育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有效发挥主导作用。有了这样的制作作后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才会有保障,才能使育人工作得以学校上下的支持。
(二)建立育人机制。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落实到教学管理的各个方面,落实到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行为中。学校处处皆人,但效果好坏却需要条件和平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用落实如此。实践告诉我们,为有效应用还需要对教师进行专题培训,积极提高全校教师师师德和业务水平,切实体现教育教学全过程德育、教师全员德育的理念,以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风范影响和教育学生。
(三)建立激励机制。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校园工作纳入德育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表彰制度,按年度评选学校“优秀班主任”,列入“优秀教师”的表彰系列。建立了有益于加强德育工作的评聘、奖励、分配等制度,坚持对德育工作做出突出贡献的教师实行评先选优优先政策,发挥榜样示范作用。
(四)建立保障机制。没有保障,不能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校园得到有效落实。除了制度上的保障外还需要活动经费。学校也应将此纳入学校公用经费支出范畴。只有这样,才可收到切实保障效果。也只有这样,队伍培训、德育科研、德育课程开发、重大主题活动等重点工作才能顺利开展。
二、拓展实施路径营造浓厚氛围
(一)校园氛围营造。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24字要在学校显眼的地方呈现出来,个别学校做成钛金广告牌形式悬挂于学校正大门处,让全校师生时时可见、处处可看。这种做法是可取的,毕竟师生受此触动的机会很多,每天都可能润到其心。同时,为了扩大可见机会,学校还可以利用多处橱窗集中宣传核心价值观思想,让广大师生熟读、牢记核心价值观,深刻领会精神内涵。
(二)多种形式宣传。利用校园广播的渠道可以让师生更便捷地收听,每天都可以为全校师生上好一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德育课。另外学校还可以结合节假日活动通过黑板报、手抄报、主题班队会、演讲等形式,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活动。同时,在教室内、教学楼走廊、楼梯间张贴“八荣八耻”“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感恩主题教育”“诚实守信教育”“文明礼仪歌谣”等主题的宣传内容,引导学生了解文明习惯,践行文明行为,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形。
三、抓好载体大力走进课堂
(一)要求每天各班语文课前开展核心观诵读活动。每天的语文课前2分钟展示,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国学经典诵读纳入其中,学生根据本周的国学经典诵读内容,进行学习、巩固,展示,让整个校园形成一种良好的诵读氛围,进一步传承美德、健全人格、开启智慧。
(二)每周一次千人诵。利用每周一早上升旗仪式,组织全校学生齐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国学经典,让学生在齐诵中增长知识、规范言行、陶冶情操。
(三)每周一节国学课堂教育。学校调整了全校教学课程,安排专门的课时进行诵读活动的落实。利用每周星期二下午的一节课,由各班班主任老师组织上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经典诵读课,让学生每周读一首、记一个国学经典,让学生养成文明健康的品行和高尚的道德情操。
(四)每月一个主题特色课堂。学校把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爱国、立志、宽容、尽责、礼仪、诚信、孝顺、节俭”八大主题,每月开展一个主题活动,上好特色课。由各年级组长安排本年级特色课的老师,每月进行一次展示,同年级老师相互听、评、议。
(五)每期一次诵读比赛。为了让经典诵读与核心价值观“知行合一”,学校连续几年每期举行了一次师生诵读比赛,让全校师生体会主要内涵,真正做到传承国学经典,弘扬华夏文明。
四、结合价值观内容开展社会实践
(一)开展“剪纸艺术”实践活动。为了让学生真正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24字的深刻含义,学校还利用兴趣活动时间开设学校传统特色项目活动,如剪纸艺术特色实践课等。使价值观教育有依托,不空洞。
(二)开展“感恩”实践活动。为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结合学校实际,可以开展“感恩父母”“感恩老师”“感恩党”为主题的教育活动,教育学生要具有博大胸怀和无私奉献精神,进一步深化学生的感恩意识,以实际行动表达对母亲、对教师、对祖国的热爱。
在学校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用落实活动需要持久化、系列化,更需要做大量工作,才可以取得较好成效。作为德育推进者,需要不断改进、不断探索不断创新,才能使所在的学校走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特色化品牌化道路,才能培育出更多更全面发展的社会所需要的学生来。
参考文献:
杨贵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学校德育工作中的融入[J].新课程研究,202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