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期刊浏览

国际刊号:ISSN 1672-5905

国内刊号:CN 11-5147/G4

邮发代号:2-418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教育部高校师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联系我们

投稿邮箱:jsjyyj218@163.com

网    址:www.jsjyyj.net

探究新课改环境下高中数学教学的有效提升王秀连

探究新课改环境下高中数学教学的有效提升

                                 云南省宣威市第八中学 王秀连

摘要: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高中数学教学需要重点培养学生的能力,强调学习的技巧性,提升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控能力,促使学生对数学知识形成正确的认知。作为学校需要不断对教学方法进行改良,改变教师的教学观念,促使教师在新的教学背景下更好地开展教学行为。高中数学教师需要站在发展的角度上,对学生的数学素养进行培养,促使学生更好地进行数学学习,提升学生的综合实力。
关键词:课改 高中数学 教学策略
引言:近些年来,我国课程改革的工作不断深入,高中数学教学也迎来了新的挑战。在新的教育背景下,高中数学教学需要致力于提升学生运用数学知识对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力以及开发学生的思维等,在教学时需要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促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感知数学知识架构与内容。本文对新课改背景下,如何快速有效提升高中数学教学效果的策略进行了探讨,希望为高中数学教学提供一定的指导。
1.改变教学的方式
1.1改变教学过程中的角色定位
在新的时代背景以及教育背景下,作为高中的数学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教学时,需要将学生作为主体,重点关注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兴趣。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需要为学生提供足够的时间与空间,促使学生能够自主进行思考并且进行实践探究。教师也能在基础教学内容的基础上引入一些引人入胜的数学知识,促使学生能够理解高中数学知识的实用价值,提升学生对实际数学问题的解决能力。
1.2改变教学模式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为了提升教学的整体效果,入手点为提升师生之间的互动频率。教师与学生之间平等交流关系的建立有助于师生交流频次的提升,提升学生对教师教学课堂的参与程度。基于此,教师需要不断对自己的教育观念进行有效更新,促使学生在课堂上更好地发挥出主导作用。比如教师在为学生讲述关于对数函数的知识时,将指数函数的内容作为开题内容,促使学生对两类函数的知识内容展开对比,发现其中的异同点,,这不仅有助于学生快速掌握对数函数的知识,也能对指数函数的知识进行复习,实现一举两得的效果。
1.3因材施教
尽管教学行为是对全体学生开展的,需要对教学的标准进行统一,但是教师需要意识到不同学生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性,这时就要求教师能够做到因材施教。将统一的教学标准与因材施教相结合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模式,这既能满足教学大纲的基本要求,也能保证教学计划的如期实施。教师在为学生提供教学指导时,需要注重学生各项能力的有效提升,更需要关系学生的学习状况以及情感需求,在此基础上开展针对性的教学活动,可以实现更好的教学效果。
2.改变学生学习的方式
2.1学生需要主动进行学习
为了从根本上提升教学的有效性,教师首先需要思考的问题是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促使其在课堂上表现出更高的参与程度,这是教学效果提升的有效前提。在对学生进行数学知识教学时,教师需要格外关注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和提升,为学生创新能力的提升奠定基础,帮助学生有效地开展其他科目的学习。比如,教师可以在小组讨论学习的基础上,增加加分的教学策略,小组的分数能够转化为物质的奖励,促使学生不断对比不同小组的分数,以此来提升学生在课堂上思考与发言的积极性,学生得独立思考能力逐渐形成。
2.2学生进行体验式学习
在新的教学背景下,教师为了有效丰富教学内容,能够借助体验式学习的模式来对学生进行教学。体验式学习是指在对知识进行学习时,学生需要进行反复的观察和练习,促使学生深入研究生疏的知识,并且从中获取一定的经验。将体验式学习的模式引入到日常教学过程中,有助于提升学生对知识的感知能力,在反复的练习过程中提升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加深对数学知识的印象,也能逐渐形成全新的思考架构,层层深入地对数学知识进行学习,逐步构建其数学知识学习架构体系。
2.3合作式学习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教师需要对学生合作意识的培养予以特别的关注。为此,教师可以为学生进行分组,每个小组成员的学习成绩状况应该存在差异,这有助于优秀学生带头作用的发挥。合作式的学习模式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合作意识,在互帮互助中构建起全面的知识架构体系,比如在对三棱锥的知识进行教学时,教师可以先提出一个问题:三棱锥和四棱锥之间存在哪些区别,此时学生们会各自发表观点,在小组内进行交流,形成互助互补的良好学习氛围,学生能够在其他学生观点的引导下不断出现新的观点,无形之中学生的独立思考以及合作学习的能力便得到了有效提升,为数学成绩的提升奠定良好的基础。
3.教师优化评价方式
传统教育模式中,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往往以学生答案的标准性为唯一标准,然而却忽略了学生获取答案的过程,久而久之学衡也就不会重视获取答案的过程,只要是保证最终的答案正确即可,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过程逐渐产生偏差,这对于学生学习成绩的提升不利。对此,教师需要改变教学评价的理念,注重过程与结果的有效结合,促使学生重视答案获取的过程,从中总结出属于自己的数学学习体系,获得自信心的提升,学生的成绩也会逐渐得到提升。
    综上所述,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作为高中数学教师需要注意转变自己的教学思维,重视对学生学习能力、思考能力以及合作意识的 培养,促使学生的发展与素质教育的要求相符。对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开展体验式学习、合作式学习,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等,逐步提升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感知能力,进而促进其成绩的提升。
参考文献:
[1]高成武.探究新课改环境下高中数学教学的有效提升[J].中国校外教育,2019(29):83+88.
[2]李晓芸.新课改背景下高效高中数学课堂的构造探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9(34):30-31.
[3]徐艳松.新课改背景下高中数学教育教学观念的转变路径探析[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9(15):91.
[4]卢弘,曲锋强.新课改环境下高中数学有效教学之探索[J].中国校外教育,2017(03):106-107.

 


点击次数:31  发布日期:2022/6/13 9:26:13  【打印此页】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