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寻杨 敏
提高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寻
四川省岳池县东街小学校 杨敏
摘要: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头戏,提高阅读教学有效性需要多法并施。实践中,我们要着力培养学生阅读学习兴趣,突出其阅读主体地位,加强习惯培养,使之具有较强的理解感悟能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 阅读教学 有效性 提高 教学方法
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也是学生语文素养培养的良好沃土。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既不是补课也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这说明了阅读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意义。而传统阅读教学一直高耗低效,没有充分发挥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主体作用,导致学生不能获得成功体验,学习效果差,“以学彰教”的教的有效性被打折。在倡导大力提高教学有效性的今天,我们如何提高阅读教学有效性,就成为我们语文教育人的重要探究课题。多年的实践告诉我们,唯有创新教学策略,才能有效提高阅读教学质量。
一、激发学生阅读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生“我要学”的动力源泉。因此,我们要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就必须想方设法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使之在兴趣的内驱下产生学习欲望和动机,从而自觉参与到阅读教学中来,与教师一道共同建构有效课堂。实践中,可以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很多,我们可创设情境教学、直观教学、讲名人故事、激励评价等加以实现。但美国著名教育家布鲁纳告诉我们:“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因此,我们还可挖掘语文教材中的趣味因子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爱上语文,乐于学习语文。
二、突出学生阅读主体地位
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阅读作为语文教学的重头戏,理应落实学生主体理念。然而,受传统师道尊严的影响,我们很多教师还是独揽课堂,实行“满堂灌”,让学生被动接收知识,没有体现学生主体地位。当然,其主体作用也未得到有效发挥,其效果差也就是理所当然的了。我们知道,阅读能力的培养是需要学生亲自去尝试、去体会的过程,也就是说,教师要善于调动学生主动阅读学习,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明确学生的主体阅读地位,要想达到这一效果,就需要教师打破传统的教育教学方式,要免除以往那种参照着资料来查询作者的生平事迹、作品的特点-----来向学生平铺直述的教学方法,这样的教学方法不利于学生的阅读能力的培养,因为从始至终学生都处于一个被动接受的状态,要尽量改变这一传统教学方法,在没有学习一篇文章前,教师要让学生自行阅读课文,让学生自行理解其中的内涵和意义,使学生在接受课程讲解前能够对文章有一个大概印象,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真正明确文章的主旨内涵。例如,在学习《种花生》这一课,我们为了确保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课堂知识,可以在讲课前,让学生自己阅读文章2至3遍,学生通过阅读能够大体感受到文章的中心主旨,而且这一过程也是对学生的学习能力与阅读能力的培养和锻炼,学生能够主动去探究文章的内涵,达到思维的锻炼与培养。
三、培养学生良好阅读习惯
好习惯成就精彩人生,好习惯促成优秀学习效果。而良好的阅读习惯就是提升学生阅读素养的动力保障。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们要落实“教育就是培养习惯”的理念,加强学生的阅读习惯的培养,也就是说要时刻向学生发出阅读的讯息和警示,让学生主动投入到阅读中去,通过默读的方法来促使学生阅读文章,鼓励学生能够通过阅读提出问题,并经过深入分析解决问题,以此达到对文章的深入理解的目的。同时也要注意引导学生在阅读中与作者加强情感交流,在与作者思想上交流的瞬间,学生的思想才能摩擦出火花,而且在每阅读完一篇文章以后,最佳的方法就是让学生动笔写作,也就是将所阅读的内容记录下来,用纸和笔表达感想,以此来将阅读与写作能力结合起来培养,而且还要让学生记录下一些经典部门,将这些经典部分当成学生以后写作文的参照,这些都是非常好的阅读方法。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为学生提供高效、高质量的学习方法,以便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培养学生理解感悟能力
新课标明确指出:“阅读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具有感悟、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语言是表达思想的工具,阅读篇章中往往蕴含着作者大量的思想感情,这些思想感情应该成为读者感悟与理解的对象,也就是说读者要尽量理解这些文字资料,通过培养学生的感悟能力,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与阅读水平,教师在对一篇阅读文章进行讲解时也要积极地投入感情色彩,让学生从感悟的角度来全面地、深入地理解文章,要鼓励学生善于利用情感感悟的方法去阅读文章,体会其中的复杂情感。因此,感悟对于学生来说是非常关键的。
总之,阅读是语文学习中非常重要的一项,所有的文学功底、语文基础知识都是在阅读中体现出来的,阅读是对所学知识的利用与发挥,只有通过阅读才能真正检验出一名学生的真正文学水平,是对一个人综合能力的评价,阅读是小学语文教学比较重要的内容,我们应该在这一教学项目上面投入更多精力与时间,实现对学生的正确引导,全面提升学生的阅读水平和阅读能力,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而在小学阶段,语文又是学生学习语文的基础时期,因此,我们要善于利用这一基础学习阶段,来全面开发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为学生创造良好的阅读氛围,千方百计地指导学生阅读,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达到良好的学习境界,全面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参考文献:
[1]许小燕,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J].读与写,2020年。
[2]高晓燕,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策略探究[J].教研周刊,201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