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让学生成为体育课堂主体的有效策略杨永立
论让学生成为体育课堂主体的有效策略
四川省岳池县临溪小学校 杨永立
摘要:在体育课堂上要让学生成为主体不是说让就能成的,需要我们教师注重在课堂上进行趣味性、新颖性和情感性的教学创新,才能使其从习惯的被动状态中走向主动而充分发挥主体作用。
关键词:初中体育 课堂主体 成为 有效
体育课堂,学生是主体。这是新课标在开篇之言中就明确指出来了的,而且也在“教学建议”中也道出了让学生成为主体的一些建议。但我们发现,学生能否成为主体不是新课标说了算,而是需要看我们课堂教学中所出现的所有因素有不有利于学生改变习惯的被动,有不有利于使学生把学习看作是一种内需。只有当他们“心求通”“口欲言”时他们才能从“愤悱”状态一跃而起成为主体。虽然,体育课堂较其他学习更积极,但要真正主动和发挥主体作用还是需要多作教学创新。这几年新课改的推进,让我在探索中有了下面一些收获,在接下来的篇幅中我谈谈让学生成为体育课堂主体的有效策略。
一、增强课堂互动趣味性
教学即互动。课堂互动在本质上就是对话。故而在新课改中人们常利用互动对话作为课堂间师生之间信息交流的代名词。尤其是在大力倡导学生是体育课堂主体的今天,更多人认为促进师生互动对话有利于课堂提效增质。因此,增强课堂互动也就成为了我们大多教师的一致追求了。在这过程中,要让学生与教师进行真正互动对话就必须使其有主体性,解决敢于互动对话的心理畏惧感、增强自信心。而要实现这个,加强他们兴趣激发是首要,只有当兴趣浓烈变成内驱时,他们才会受兴趣控制而积极参与体育课堂学习。例如在《科学锻炼的基本原则》教学中我们要让学生成为课堂主体积极学科学健身的重要性和掌握科学健身的基本原则、树立科学锻炼意识,我们就要想方设法增强课堂师生之间互动对话的趣味性,融趣于知识传递中,为实现于此,在教学中我采用了以教学一体机创设情境为主的情景教学法,过程中配合提问、引导、合作、讲解、分析等法式,让学生在探讨交流中真正感受到了课堂互动的趣味性和愉悦性。实践证明,只有课堂互动持久保持趣味性和民主性,学生才能真正化被动为自觉,在渐变过程中实现自我改变而成为课堂主体。
二、增强教学方法新颖性
传统课堂,平铺直叙,缺少变化。故而难把学生吸引进课堂,导致教学相离。新课改倡导教法灵活、手段多样。的确,在新课改下的体育课堂不再形式单一,而是以丰富的教学方法替代“一言堂”,以良好的师生互动取代“满堂灌”。学生增强了参与自信,增强了锻炼意识。这些效果的实现得益于我们增强教学方法新颖性的课堂改变,让学生感觉到了课堂在“变化”,体育学习在“变化”,魅力增强。
(一)内容多样化。传统教学,大多一课一主题一目标,就是实现某种动作技能掌握。但现在“00后”学生特别好动、好奇,过于单调的内容不利于激发他们兴趣和求知欲,容易形成厌学乏味感。在今天,我认为再单一内容的主题我们也要尽可能地丰富课堂信息,拓展知识宽度,让学生在一课堂课内收获的不仅只有动作这个技能还要有方法以及情感方面的东西。为此,有效课堂应做到教学内容多样化,满足学生多种需求。例如,在短跑教学中,我们就不能仅把快速摆脱静止时步频、步幅的方法作为重点反复进行,也不能把过多时间放在化解培养学生正确起跑步频、步幅的难点教学上,而是更注重内容多样化和方式多样化的结合,在热身时我们可引进“长江黄河”游戏以活跃课堂环境,实现氛围预热和运动预热,在化解重难点时我们可通过提问、快速跑辅助、听口令起跑以及起跑比赛等方式进行,在课堂巩固环节我们还可以变换短跑形式将各种方式起跑、折回跑、抢物跑、折线跑等整合其中以丰富教学内容的内涵和外延。这样教学既内容丰富信息量大还能让学生得到多次锻炼,让学生有更多收获,感受更加强烈,自然就成为主体了。
(二)主题生活化。体育源于生活。许多内容和我们生活有着千丝成缕联系。因此,常说的教学生活化在体育课堂中仍然有很好的用武之地。实施这种方法不仅利于让学生感受到体育学习的价值还能使学生增强主体性,更好地助力课堂互动。为了实现这一点,在主题生活化的过程中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展开,一方面,教学内容的设计要贴近学生生活实际,把慢跑比作是走在平路上的郊游、原地高抬腿跑比作是爬山,把两手侧平举比作是过独木桥。另一方面,把学生爱好的玩耍如打沙包、蛙跳、跳皮筋等引进课堂,让他们唤醒动作记忆,增强对新知的求获欲。
三、增添课堂交流情感性
情感是等同于兴趣的一种非智力因素,在人对事物探求欲中其作用非常不可小觑。人不激不奋,好表扬、好面子的初中学生更喜欢得到教师的激励和夸赞。因此,要增强课堂互动我们就必须打好“情感牌”,在课堂上营造出一种与生之间的融洽感情氛围,以实现心理相容、教学相吸的“磁化”课堂,从而增大互动频率,提高师生互动教学效果。在实施过程中,从爱护学生出发,尊重和热忱放在首位,对待“问题学生”更要倾注爱心和耐心,发现他们闪光点,通过肯定和表扬增强他们自信从而达到帮助他们克服困难成为超越自我的主体的目的。
总之,要使我们执教的体育课堂成为高效互动对话的主阵地,就必须想方设法在促使学生成为主体的过程中下力气。只有他们爱体育、乐体育了,他们主体性就强了,就能充分在互动对话中发挥作用了。所以,在实践中作为教师的我们要坚持在趣味性、新颖性和情感性这三张牌上作文章,找途径,以真正树立课堂主体。
参考文献:
[1]阎春萍,浅析体育教学中师生之间的有效互动[J].课堂内外,2019年。
[2]徐平,论体育课堂让学生充分发挥作用的策略研究[J].教学与研究,201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