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期刊浏览

国际刊号:ISSN 1672-5905

国内刊号:CN 11-5147/G4

邮发代号:2-418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教育部高校师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联系我们

投稿邮箱:jsjyyj218@163.com

网    址:www.jsjyyj.net

浅谈“和雅”特色教育实施策略李焓烽

浅谈“和雅”特色教育实施策略

广西玉林市陆川县世客城小学  李焓烽

内容摘要:

     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树立先进教育思想,坚持以校为本、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立足基础、挖掘潜力、注重创新、统筹发展,加强课程领导,聚焦课程建设,优化常规管理,实施教学研究,把责任和质量意识落实到各项工作中,用爱心与智慧为孩子的终身发展奠基,把学校办成“设备优、师资精、校风好、环境美、质量高”、有“和雅教育品质、和雅文化气质、培育和雅之子”等时代特征特点的优质学校。

关键词:和雅特色教育实施策略

 

在小学探讨“和雅”特色教育实施策略很有必要。让小学生从小遵循“和雅”的道路健康成长。下面结合在我校“和雅”特色教育实施策略进行探讨。

 一、建构理念文化体系   

和雅,乃温和文雅、和谐雅正。所谓“和雅”教育,从字面上来讲是“和而不同,各雅其雅”,是以和为核心,以雅为归宿的教育,应该成为学校的文化主题。“各雅其雅”是学校文化的核心是学校的文化价值追求,具体是指干部之间和谐互敬、教师之间和谐互学、学生之间和谐互助、师生之间和谐互动、人与环境之间的和谐共生、中西文化和谐共存、古今传统和谐共赏。“各雅其雅”是学校文化要达到的目标,一方面指树立“行为儒雅、语言文雅、情趣高雅”的师生形象;另一方面指营造优雅静美的校园文化氛围,二者之间既要和谐统一,又要体现各自特性。   

二、加强教师文化   

教师是学校发展的原动力。教师的学识、教法各有千秋,“和而不同”的理念,则昭示了兼容并蓄、海纳百川的包容精神与博大胸怀。我们通过教师学习文化的倡导,用先进的教育思想重塑教师的教育行为,让每一个教师都拥有独特的文化品位和教育智慧,以提升教师文化的育人魅力。   

三、创新课程文化   

“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学校科目繁多而统一,没有孰重孰轻之别,学科间互相融合,构建大的课程观,是学校对教学的指导观。   

1. 健康教育。学校在每个年级、每个班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设置学生心理咨询室,并将一直保持下去,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为他们塑造一个健康的心灵,完善人格品质。有计划组织适量的大小活动,如课间2分钟品格教育单项活动、大课间综合活动、10分钟队课专项活动等,使学生在活动的过程中形成才艺,培养兴趣,发展特长。   

2. 阳光体育。“阳光体育”课程是学校的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学校发掘教师的特长,结合学生的身心发展实际,自创自编了一套融健美操、武术、太极于一体的课间操,符合学生身体锻炼的要求,受到了学生的喜爱和家长的好评。我校抓住阳光体育的发展契机,结合学校实际情况,打造有我校特色的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通过大课间活动,学生们在运动中求合作,在活动中求个性,巩固和扩大体育锻炼效果,增强身心素质。   

3. 文化课程。“和而不同”在教学上的具体体现是:教育学生既要学习合作,又要学会竞争;既要面向全体,又要尊重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在教学过程中,“和”是共性,“不同”是个性。因此,教师应不断引导学生立足于“和”,着眼于“不同”,善于捕捉课堂上的“异点”。在教研方面,各备课组根据各年级不同特点,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重视同课异构。在课堂模式的建构上,以构建有效课堂为目标,积极推行四步课堂教学新模式:导学――培养学生认真预习和独立思考能力;展示――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发现问题能力;点拨――培养学生遇到问题并解决问题能力;反馈――培养学生认真反思和概括归纳能力。   

4. 阅读课程。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阅读课现在已经进入了课堂,学生在与书本的亲密接触过中,受到了良好的熏陶和感染。增设学法指导课与阅读指导课,教给学生方法,使学生逐步养成自主学习、阅读的习惯。   

5. 艺术教育。艺术教育是素质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为了使学生在艺术的熏陶下提升素质,陶冶情操,除常规的艺术教育活动课程以外,学校还大胆创新,对课程进行整合,把每周四下午设为“素质教育活动日”,分别开设器乐、舞蹈、书法、绘画、手工制作等特色活动小组,使学生在活动中既陶冶了情操又锻炼了才艺。   

四、强化学生文化   

1. 共性文化――文明礼仪教育   

文明礼仪教育体现了学生的基本素养和学校的形象,表现在学生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学校改变以往做学生思想工作单一说教的方法,变注重活动教育与评价激励相结合的方式,将德育主要内容渗透在学科教学、活动实践、环境文化、榜样示范等内容中。   

(1)学科渗透。挖掘学科教学中的情感教育目标,将品格教育融汇到每一个学科的教学中。   

(2)活动渗透。加强校内外的教育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爱国、互助、合作等精神。   

(3)环境渗透。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净化、美化校园环境,实现环境育人。   

(4)评价激励与检查督促相结合。制订并落实我校《小学生德育评价体系》《小学行为规范示范班》等评比制度,促进良好校风的形成。   

(5)榜样示范。结合少先大队部开展的争先活动与特长小明星评比活动,大力宣扬好人好事与表现优异的学生。   

(6)构建完整的德育网络。校内以“校长―德育行政(法制副校长)―德育领导小组―班主任―科任”为主线,校外以“学校―家庭―社区(村)―派出所”为主线,齐抓共管,形成教育合力。   

2. 个性文化――独特素质教育   

健康而丰富的学生活动,是学生学习生活的第二空间,是培养学生主体意识、提高学生能力、发展学生个性、展示学生才华、挖掘学生潜力的需要,也是学生自我价值实现和自我认同的需要。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办好一年一度的科技节、读书节、艺术节、体育周、英语周、才艺节等,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体验和展示的条件和机会。例如

艺术节――每年“六一”组织学生开展艺术节活动。主要形式有演讲比赛、漫画比赛、学生辩论赛、歌咏比赛、文艺汇演、黑板报设计大赛、读书征文等。   

体育节――举行运动会、篮球比赛、乒乓球比赛、排球比赛、棋类比赛、趣味性游戏以及形式多样的各类体育活动。

参考文献:

【1】班娜.以“雅”为核心创建雅文化教育.2016.12

2】赵红、周玉秋.“和雅”文化引领学校内涵发展.《教育家》杂志.(11).2015.11.

【3】梅可富.和雅校园文化的实践与探索.2014.06


点击次数:21  发布日期:2022/6/13 8:39:10  【打印此页】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