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构建初中英语活力课堂程兰珍
如何构建初中英语活力课堂
四川省仪陇县度门小学 程兰珍
初中英语教学的主要途径是课堂教学,而课堂教学又是在教学活动中得以体现的。因此,有效的课堂教学活动是顺利达到教学目标的可靠保障。影响课堂教学的因素有很多,如教师的因素,学生的因素,教材的因素,以及课堂环境的因素等等,为了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我们必须以教学理论作指导,经过自己的不断实践,不断总结,不断完善和创新,熟练地运用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策略,真正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提高学生学习的质量。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感受成功的体验,让初中英语课堂充满活力。
一、优化课堂导入,创设乐学氛围
课堂导入是英语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新颖有趣的课堂导入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营造活跃的课堂氛围,这样教师在引入教学内容时就会更加顺利,学生也会更加快乐。教师在设计课堂导入时,要考虑初中生的年龄及兴趣爱好,以教学内容为基础来选择导入素材。为此,初中英语教师要合理地构建知识体系,在新课标的教学环境,从导入开始,为学生创设一个充满趣味性的学习氛围,深深地把学生吸引到课堂中,全面开发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带来强烈的求知欲,去探究未知的英语知识,从中品味出英语学习的快乐,从而为构建活力课堂,做好铺垫。
例如,在讲动词“help”的不同用法时,可利用电脑多媒体播放一个顾客买东西时店员问他“Can I help you”的情境片断和一个人落水后大叫“help”的情境画面,然后让学生们相互交流并模仿表演这两个画面情景。学生们不仅很快就体会出“help”在不同情境中的不同含义,而且表演非常踊跃,模仿角色也真是惟妙惟肖。这样既让学生掌握了知识,又活跃了课堂气氛。适当的兴趣导入可以提高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同时,在教学过程中也不要过分强调只有学习才能达到富裕生活、提高社会地位,这种拜金思想不应该在青少年之间蔓延,要突出强调,只要是通过个人努力得到的合法成就以及合法地位都会得到尊重和认可。
二、借助生活情境,激发学习欲望
课堂教学中,情境的创设,是激发学生学习欲望,满足学生好奇心,最为有效的手段和方法。作为初中英语教师要意识到教学情境创设的教育意义,把生活化的资料,渗入到情境创设中,把英语知识与学生的生活,进行有机的结合,让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进一步学习和掌握英语知识的内涵,全面推进生活化课堂的构建,让课堂绽放出生活化的色彩。
例如,有一篇课文是对家庭成员称呼的认知。在教学准备阶段,教师就可以将知识点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通过设置一些生活化的小问题,进而将学生带入到生活化教学情境中来。以I have a family这部分学习为例,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回答“家里有几口人”、“他们都是自己的什么亲人”、“用母语我们怎么去称呼这些家庭成员”、“用英语我们又可以怎么去称呼他们呢”等等。通过这样的生活化教学情境的营造,就足以引发初中生对本节课的学习兴趣。营造生活化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到生活,把握所学知识与现实世界的紧密联系,能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现实生活中,这极大地激发了初中生的学习兴趣。俗话说,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在学习中,初中生体会到了学习的乐趣,找到了学习的成就感和满足感,自然就愿意参与到教学中来,在学生中找到满足,找到自信。相信这样的课堂才是提升初中生综合素质的课堂,这样的课堂才更能体现素质教育的意义和价值。
三、利用信息技术,增添课堂趣味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与进步,在课堂教学中运用一些多媒体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已经成为一种常见现象。对比传统的課堂教学,适当利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能够使课堂教学氛围更加融洽,同时课堂教学质量也更加高效。在课堂实际英语教学中,教师要想有效地构建趣味的情境课堂,多媒体技术的利用是不容或缺的。多媒体技术不仅能够丰富课堂教学内容,还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七年级英语 Let’s Celebrate这个话题中,整个话题的教学主题为介绍中西方的几个重要节日及它们的风俗习惯和庆祝方式,教学文化目的为让学生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在备课时,我搜集了一些与节日相关的素材,包括音频素材、视频素材和图片素材,在课堂教学时,我便借助教室多媒体为学生展示了这些多媒体素材,让学生了解中西方的重要节日。教学时,恰逢端午佳节,因此我精选了一段极具趣味性的英文动画来介绍端午佳节。在学生观看完这个短片之后,我提出了以下问题:“What festival is the video talking about? How do people celebrate it?”学生很快能回答出:“The Dragon Boat Festival.”随后我便引导学生回忆自己曾经是怎样度过端午佳节的。由于该话题与学生的经历相关,学生对此话题很熟悉,学生有话说的同时也有能力说,因此学生的积极性很快被调动起来,纷纷谈论起自己在端午节会做的事,极大的丰富和活跃了整个课堂的氛围,促进了趣味化的英语情境课堂构建。
四、组织学生课堂上进行小组竞赛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
由于课时有限以及受升学压力的影响,初中生在课堂上口语交流越来越少。要改变这种哑巴英语的情况,教师可以通过开展小组竞赛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口语练习。例如,当我们在学习“When is your birthday?”这一课时,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分小组互相询问彼此的生日,或者让每组同学写出各个成员的生日并用英语读出,让另外几组学生抢答说出中文,猜对最多的小组获胜。这样不仅仅培养了学生合作能力,还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培养学生小范围的集体荣誉感。
华罗庚先生有言:“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引导,必令学生运其才智,勤其练习,领悟之源广开,纯熟之功弥深,乃为善教者也。”这句话告诉老师们应该引导学生的学习兴趣,指导学生对教材内容进行钻研,毕竟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事情,老师只是一个引导者。如何才能让学生体验到学习的乐趣,这是老师们需要思考的问题,也是打造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的意义所在。在一个活力充沛的课堂上,学生对英语以及其他学科的学习兴趣会更加浓烈,教学的质量与效率也会大幅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