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语文课堂充满活力陈 勇
让语文课堂充满活力
四川省武胜县万善初级中学校 陈勇
摘要:要让语文课堂充满活力首先就要使学生增强主体活力。只要师生互动有序有效能进行思想交流和智慧碰撞,那这样的语文课堂就是有生机活力的。本文探讨了促进语文课堂充满活力的激发兴趣、珍视阅读体验和促进思维想象三种实践方法。
关键词:初中语文 课堂教学 活力 充满
新型的教学实施观认为课堂是师生双边互动对话的主阵地,教师不是知识的搬运工,也不是教师的传声筒,而是用智慧培育智慧的教学相长。随着“三活课堂”理念进一步深入一线教师人心,人们对语文课堂的教学探索也越来越具有多样性,特别是在“活力展示”理念指引下更多教师投入到了以充满生命活力语文课堂创建的课改洪流中了。我们知道,一个能真正活力展现的语文课堂是学生个体间、教师与学生之间用心灵感动心灵、用生命点燃生命、用灵魂塑造灵魂且充满睿智碰撞的课堂。这样的课堂是教学的至善境界。在“五育合一”新课改实践中聚焦语文课堂而重塑,让其充满生命活力,已成为语文教育的冲锋号。要落实这一理念,我们在抓好语文工具性的同时更要强化人文性,让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绽放生命活力,放飞青春激情,迸发智慧灵性。下面,我聊聊让语文课堂充满活力的教学实施方法。
一、激发学习兴趣,增强主体活力
在让学生从被动中转化出来成为学习主体策略中激发兴趣无疑是最见效的。原因在于兴趣是促进智力发挥作用的最活跃因素。作为语文教师,很多习惯上就采取先复习再讲新课这种方式进行。这种方式虽不是不可行,但长期施之,新颖性不足,很容易使让学生的“注意力”久久不能集中,思维不能活跃。学生也因此缺乏兴趣而没有与教师进行互动的意愿。我们知道,强烈需要是一个人积极做某事的原因,而兴趣强烈才会变成需要。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使之在以交往、交流和探索为主要的内需上显现得异常强烈,他们处于教学最需要的“愤悱”状态才能出现。因此,激发主体兴趣就应成为我们增强课堂活力的一种直接路径。例如,在《陈太丘与友期》的教学为了利用文本中的趣味元素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我们就可以在导入时以讲述古人坚持原则、直言是非的“方正”故事。这样实施,以故事激发学生兴趣再加上悬念方式的设问就可以使学生不仅需要产生而且探究之欲也随之出现,学生自然成为主体而不断学习。
二、珍视阅读体验,尊重学生个性
尊重学生的一个最直接的表现就是赞同他的观点。学生从中不仅可得到满足还可促使自我个性形成与发展。在一个充满生机活力的教室里师生之间、生生之间都是平等的,而教师本人就会毫无身为老师的威严。而在语文教学实施中,对同学的尊重就是对他们的阅读体验的珍视和评论观点的重视。我们都清楚,语文学科与其它科学的最大区别就在于它有着深厚的人文内涵。这种内涵既没有“标准”也没有对错,只有身处其中才会有同样的感觉。原因在于其在心理层面上,它对人们的影响是多种多样、深刻的,它会因为人们的人生体验、语文基础、见识视野等不同而发生变化,这就是所谓的多元性。因此,针对这种“仁者见仁”的内容,新课标对其“特殊性”提出了这样的教学要求,即重视熏陶感染、把握价值取向、珍视独特体验的观点。当然,我们也不能仅为了尊重学生独特的阅读体验而不强调取向的正确性。正确的做法就是我们应在尊重教学的内容的价值取向的前提下,引导学生向正确的体验上感悟和体会。初中学生在知识方面上出现或这或那错误是不可避免的,有能力上有这有那不足也是正常的,尤其是一些有问题的学生、来自农村的学生。老师怎样处理这些事的方法和途径很关键,千万不应有冷淡、责备的表情来告诉他们对与错,不恰当的批评方法常常会打击他们的自信。如果失去了自信,那么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就会下降,对语文的学习与实践也就失去了热情。这样的结果课堂就会没有活力而发生单边发话而不是对话。所以,我认为让语文课堂活跃应多尊重,包括学生人格和个性,更要尊重学生阅读体验,在多元观点出现时要多问问学生为什么有如此感受,让他们说说理由。
三、培养学生思维,激发想象力放飞
活力课堂不仅在于课堂学习氛围的浓烈更在于思想交流和智慧碰撞的频繁。语文学科是想象力的阵地,其有丰富的放飞想象力的机会和平台。作为教师应挖掘文本搭建平台,让学生在触接文本时能受此启发而延展想象,把文本进行加工,进行思维上的改造和创新,使其获得的新的见识或观点或体验。因此,在教学中,老师要引导他们打破文本情境,拓展他们的思考范围,使他们的认知能力和想象力得到放飞的频率增大。比如《从百草园到三昧书屋》,这篇课文生动地呈现了“百草园”的自然风光,让我们体会到文中的无穷欢乐。教学于此时,我们就可以由此作为想象力放开的平台引导学生思考如果离开了“短短的泥墙根”还会见到哪些有趣事或物,以此作为学生思维的触发器引导他们结合文本思考。再以“百草园趣闻轶事”为题要求学生写一篇想象作文。这样教学不仅可让学生自由发挥想象力、创造力,而且还可以激发学生联想以及利用文本进行场景创新,培养思维创新能力。
总之,在“三活课堂”课堂改革背景下要使语文教学课堂活跃有活力,作为一线教师的我们就必须使其成为一个让同学们愿意去学习、去交流、去探索、去语文实践的地方,让他们在教室里尽情释放自己的学习激情,尽情地发挥主体作用,从而学有兴趣的、有动力的、有思考的进行对话和互动,与教师共同去探索建设高效的语文课堂。
参考文献:
[1]杭燕,构建充满激情的语文课堂[J].陕西教育(教学版),2011年。
[2]张晓翠,让语文课堂焕发生命活力[J].学周刊,201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