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期刊浏览

国际刊号:ISSN 1672-5905

国内刊号:CN 11-5147/G4

邮发代号:2-418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教育部高校师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联系我们

投稿邮箱:jsjyyj218@163.com

网    址:www.jsjyyj.net

幼儿趣味教学方法探讨肖 杨

幼儿趣味教学方法探讨

肖  杨

(云南省永胜县第二幼儿园)

可以说,幼儿园中班的孩子们具有好动性,还没有相应的约束能力,不管生活,还是学习中,需要家长和老师悉心照料。如何让他们在愉快的氛围中提高学习的兴趣呢?笔者认为,要使用趣味性的教学方法,才能让他们在“玩”中学习,既满足他们好玩的天性,又达到了教授他们知识的目的。什么是趣味教学?即在玩乐中教会小朋友学他们年龄层能够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幼儿教学与高层次的教学不一样,他们属于启蒙教学,只有让他们对学习产生兴趣,才能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在教学中,老师们要根据不同的内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运用“寓教于乐”的教育方式,让他对生活充满热爱,对学习充满向往,从而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

一、通过音乐提升孩子的学习兴趣

幼儿尚在成长阶段,对音乐充满向往和好奇,这种天性是孩子与生俱来的,他们喜欢在优美的音乐中畅游、聆听,只要是与音乐有关的他们都充满兴致。虽然说孩子与孩子之间对音乐的感受、喜爱程度不同,但是如果我们教师在教学中让学习与音乐结合起来,教学成效将达到事半功倍。所以说,教师要充分利用好这一手段,让他们在音乐的世界里学会生活、学会学习、学会思考,为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奠定坚实的基础。

1、音乐可以培养孩子灵性

科学研究认为,我们人类左脑掌管语言的发展,而右脑则掌管音乐。右脑“空间”很大,可以储存很多词汇、信息、知识,对音乐更是有超强的储备能力,许多音乐家眼睛、耳朵有障碍,却不影响他们在音乐上的造诣就是明证。根据这一特点,教师将音乐运用到幼儿教学中,将达到很好的效果。笔者通过仔细观察发现,只要音乐一响,孩子们就显得活泼、开心、兴奋,对相应的学习便会十分投入。例如,在《春天在哪里》、《小燕子》等歌曲中,教师可以根据音乐设置相应情境,让孩子们参与到活动中来,通过这些场景,让他们对生活充满热爱、对事物充满想象、对一些现象进行思考。他们不需要记住多少歌词,而是感受旋律的美感,从而起到培养幼儿的灵动性和聪明才智。如《欢乐颁》、《摇篮曲》、《找朋友》等歌曲,对孩子来说是经典音乐,播放这样的音乐起到的作用很大。 

2、音乐教学可以为孩子营造良好的成长氛围

众所周知,《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相关条款规定:“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 “教育活动的组织与实施过程是教师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的过程”。由此可以看出,国家对教师在教学中的作用及地位有明确规定。结合教学实际,如果在教学中融入元素,以切实配合幼儿的心智和灵动,从而让他们学有所乐,教师在乐中教学。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在此类教学中要富有感情,只有这样,教师才能通过音乐这个载体,将教学内容输入幼儿脑中。同时,教师要努力塑造尊重孩子的氛围,在师生互动中让他们觉得轻松,学得主动、学得愉悦。此外,幼儿在音乐活动中的积极表现,教师要给予积极鼓励,孩子们只有在相对温馨、快乐、愉悦的环境中学习、游戏、倾听、思考,才能让他们达到心灵美、语言美。

二、游戏可以提升孩子动脑动手能力

游戏教学是幼儿教学中的基本活动,在各类游戏中,他们可以自由自在、尽情享受、积极参与。在游戏的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孩子们不但可以集中注意力、凝聚力,还可以提供他们的动手、动脑的能力,这样的教学定当事半功倍。

1、游戏可以提升孩子的综合能力

教学实践证明,通过游戏教学可以增强幼儿之间的合作能力,也可以增进孩子之间的互动,从而提高他们的交往能力。“Finger family”是一个很有趣味性的游戏活动,当中有妈妈、爸爸、爷爷、奶奶、小宝宝五个人,我让这些人物由不同的孩子来表演。从成效来看,整节课中孩子表现积极、充满欢笑,使他们在愉悦中学会这首歌曲。很多孩子回到家以后,根据5个人的不同身份,再在家里表演,很受家长好评。此外,我还根据不同游戏的特点,将传统的传说、笑语、故事、儿歌进行改编,寓教于乐。在教学中,我还将《老狼,老狼几点了》改编成游戏,让孩子进行表演,提高也他们的提问、交流能力,也增进了感情,教学成效显现。

2、游戏可以让孩子体现“主体意识”

如何体现孩子在学习中实现“主体意识”呢?通过游戏教学是最好的办法之一。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让他们动脑、动手、自己组织,让孩子们成为游戏的主体,这样他们就会更积极和主动。通过游戏,儿童在不仅获得愉快体验,还能掌握和学习到一些新技能、新知识。这就要求,教师必须要熟悉儿童游戏的程序、节奏,了解本班幼儿的水平、能力、层次,这样才能引进适合他们智力的游戏,否则提不高他们的兴趣,或者达不到教学目的。幼儿园游戏教学以其内在趣味性诱发儿童的内在动机,在具体教学中,游戏由教师来安排和引导,孩子进行直接参与,教师做好引导和鼓励。通过此类教学实践,教师的想法就会很快转化成幼儿的自愿行为,从而全面打开幼儿的心扉。

三、舞蹈教学可以增强孩子的自信心

笔者认为,舞蹈在幼儿教学中起到的作用非常重要。风格各异的舞蹈形式,姿态优美的演绎,可以从根本上灌输他们对这类艺术形式产生的美感。因此,我们可以在舞蹈参与和观看的过程中,提升孩子的学习积极性,从而提高他们的艺术感觉和感悟。

1、舞蹈可以向孩子展现“身体美”

舞蹈是动作、音乐、人数配合一致的艺术表演,通过观看,他们对舞蹈会有一个初步了解,从而产生学习的兴趣。优美的旋律与动作配合起来,孩子会幸福无比,并由此产生学习的自信心。一些简单的舞蹈动作,他们都乐于模仿与学习,在这样的过程中,自信增强、满足感展现。开展舞蹈教学,幼儿都有机会进行自我展示,成为学习活动中的真正的主人。教学中,幼儿可以发问,并主动与他们交流,听听他们的心声,共同解决一些问题,让他们在活动中展现“身体美”,从而形成独特的气质。

2、舞蹈可以激发孩子的学习热情

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把舞蹈当成一门课程,还要当成教学中的兴奋剂,将舞蹈教学融入所有的教学活动中。只有这样,舞蹈教学才能真正被幼儿们喜爱,让他们充满向往。研究表明,孩子对舞蹈的热爱主要源于它的美感,动作要充满韵味,他们才能产生模仿的动力。


点击次数:10  发布日期:2022/5/13 9:14:55  【打印此页】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