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期刊浏览

国际刊号:ISSN 1672-5905

国内刊号:CN 11-5147/G4

邮发代号:2-418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教育部高校师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联系我们

投稿邮箱:jsjyyj218@163.com

网    址:www.jsjyyj.net

初中化学课堂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初探唐 佳

初中化学课堂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初探

云南省宜良县第十一中学    唐 佳  

摘 要: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在化学教学中我们越来越重视学生之间和师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关键词:化学课堂;合作学习;策略方法
   合作学习是指在由多名学生组成的异质性小组中从事学习活动,并以他们小组的表现为依据获取奖励或认可的课堂教学形式,其主要依据是集体动力理论。一方面,具有不同智慧水平、知识结构、思维方式、认知风格的成员各有自己的特长和优势,在合作性的交往团体里,他们可以相互启发、相互帮助、取长补短,实现思维和智慧上的碰撞,从而产生新的思想,创造性的完成学习任务;另一方面,合作的集体学习有利于学生自尊自重情感的产生,在交往实践中学会理解,倾听,尊重他人,通过合作而高效率的解决个人难以解决的问题,体会合作的重要,培养合作意识、社交能力及对集体、他人的责任感,努力达到每个学生在认知上、情感上和态度上的积极发展。现代教育教学的理念要求我们要创造一个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充分交流与沟通的课堂,要达到此目的的关键就在于构建一个能使学生们相互作用的学习环境。
    一、要培养学生合作的习惯,这是合作的前提
    现在的学生基本上没在进行过合作学习的尝试,普遍存在与别人沟通能力的缺陷,在学生还不了解合作、还缺乏基本的合作技能的情况下盲目开展合作学习,学生的第一反应是面面相觑,茫然不知所措,根本不知道要干什么,更谈不上进行有效的合作了,显然这是行不通的。让学生养成合作学习的习惯,实施小组合作学习切不可操之过急,一蹴而就,必须循序渐进,优化引导过渡,一般分为个阶段。
第一阶段要让学生学会翻身、学会能坐,这是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阶段。应在各种形式的教学中有意识地渗透合作的意识,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不知不觉地具有这方面的意识。化学教学中本身就有许多学生分组(2人一组)实验,虽说这还不是真正的小组合作学习,但至少也含有合作的成分。教师可充分利用这有利的时机有目的地进行渗透教育。如在进行实验基本操作教学时,可让双方互相评价对方的操作,指出不足之处并帮助其纠正,互相讨论操作的要领和注意事项,这样既可保证学生掌握基本的化学实验技能,又使他们具有朦胧的合作意识。
第二阶段,要让学生能站,这是培养学生最基本的合作技能阶段。学生如果缺乏必要的合作技巧,就无法有效地合作学习,甚至无法合作学习。合作学习的技巧是小组成效的关键。学生的合作学习的技巧既非与生俱来的,也并非在团体之中就会自然得到良好的发展。教师应在各种场合创造机会,让学生主动参与各种教学活动,互帮互学,学会思考,学会表达,学会总结,学会讨论,学会倾听,学会评价,学会赞美,学会欣赏等合作学习的基本技能,为课堂教学中的合作学习奠定基础。
第三阶段,要让学生能扶着走,这是正式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起始阶段,也是学会阶段。万事开头难,尤其是初中化学教学,在课时紧张,升学压力重的情况下,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存在着一定的难度。但必须让学生明确开展合作学习与升学是并不矛盾的。要开展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最重要的是要让学生认识小组合作学习的意义,打消他们的思想顾虑。例如,在进行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这个实验时,发现钟罩内水面上升没达到1/5,就这个问题我组织学生进行了一次合作学习,在明确实验原理的基础上,各小组从药品的用量、仪器气密性的好坏、测量上升水位的时机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讨论,在提出假设的基础上通过实验探究进行验证,并在交流中获得了共识。通过类似于此的合作学习,能极大程度地调动全体学生的求知欲、好奇心,使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良好的发展。这使学生初步懂得了什么是合作学习,如何进行合作学习,并且也初步尝到了合作学习的甜头,感受到了成功、进步和发展的快乐,使合作学习深入人心。
   阶段,要让学生能自由走。这是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较高阶段,也是乐学阶段。由于学生的主体性得到了充分的体现,自然会产生求知和探究的强烈愿望,此时可要求同学根据已有的知识基础去观察自然、观察社会、观察身边的事物,选取比较感兴趣的主题,或者是某些热点、焦点事件,通过报刊杂志、电视、网络广泛查阅和收集资料,并整理成有一定观点的系统资料,在小组内进行交流、讨论,合作研究解决的方案,达到共享知识、共同拓展视野、共同进步的目的。
    二、给出适当的问题是教师组织小组合作学习的关键
    进行合作学习的任务最好是中等难度的、有真实情景的、有挑战性的以及解决途径和结论不惟一的问题。太易和太难的问题都不适合,太容易的问题无需讨论,太难的问题,小组讨论难以使个人在短时间内进行深入缜密的思考;真实情景有助于激发小组的兴趣,具有挑战性;解决途径和结论不惟一有助于更多的成员参与评价和获得成功感。给出的学习任务是否恰当,是教师设计这项教学活动的一个关键。
   例如,在进行二氧化碳一节的教学中,可以探究的问题有很多,比如二氧化碳的密度、溶解性、二氧化碳与水的反应、澄清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反应实验中异常现象的探究,到底把其中的哪些问题作为提供给小组的合作学习任务,这就需要教师在其中做出选择。一方面,教师要考虑选择认知目标的重点和难点,另一方面,我们还要充分考虑上面提到的对进行合作学习的任务要求。

总之,在合作学习中,教师与学生之间应为指导参与的关系。课堂教学离不开合作学习,有效的合作学习需要有效的教师活动。只有教师有效的组织,精心的设计,耐心的培养,深入的研究,才能将合作学习的实效发挥到最大,使课堂更和谐,教师更轻松,学生更受益。
参考文献:
1.戴圩章;“合作学习的几个问题及对策[J];基础教育参考;201108
2.朱国美;基于小班化的初中化学小组合作学习策略[J];江苏教育研究;201122

 


点击次数:18  发布日期:2022/5/13 9:12:48  【打印此页】  【关闭